新时代高职辅导员进行学生教育管理路径思考

2021-12-27 02:05葛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管理路径高职辅导员学生教育

葛新

摘要:从目前来看,高职辅导员工作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职业化的辅导员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辅导员需持续优化自身的职业素养,尤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并以此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学生教育;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8.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之间息息相关,因此,辅导员的工作创新思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掌握学生的特点,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向学生传递思想道德价值理念,放眼整体的同时还要聚焦个体。根据新时期高校对于辅导员的要求,转变思路和观念,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操经验,积极探索实践,坚持理论实践结合,不断优化教育方法,寻找到符合高校发展路径和模式的修养和思路。

1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主体需求变化迅速,个体发展特点鲜明

在高职招生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主体在知识结构和基础水平方面都比较低。其存在的不足表现为:难以主动研究学科理论、未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也不科学,参与技能操作的主动性和耐心不足,自律意识偏低,责任意识缺乏。此外学生的个性相对外显,但缺乏研究学科知识的毅力,关注力不足,过多重视个人的利益,立场不坚定,政治素养偏低。上述问题为辅导员的工作造成了较大阻力,导致思想教育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教育目标也无法达成。

1.2对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明确

辅导员虽然教师,但是属于管理人員。在高职开展管理工作期间,多数管理者难以对思政工作给予必要的重视,认为辅导员只要保障学生不发生安全事故即可,这种错误的思想便是将辅导员与普通的管理工作者的职能混淆。在此背景下,辅导员在工作中通常充当宿管员、调解员和消防员等多种角色,在角色转换期间,给人造成辅导员全能的职能假象。这种意识也导致辅导员难以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种混合的角色定位也对辅导员的意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其难以从尴尬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无法形成主人翁的意识,导致该群体严重缺乏职业的归属感。

2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相关措施

2.1加强思想和心理教育,建设良好班风

在高职内,学生出现逃课、违反管理规定等现象比较常见,这便需要辅导员针对所有学生个体研究其思想情况,针对问题挖掘原因。学生普遍只为取得毕业证才参与学习,并没有意识到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价值。因此学习时也多以旷课或者玩游戏的形式度过,只要求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即可,思想存在明显的误区。在上述意识的误导下,学生并未真正掌握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且在班级内也形成了不良的风气。对此,辅导员便需在学生入学期间,进行细致的沟通,了解学生对高职技术学习的看法和规划,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打算等。这样辅导员便可及时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辅导员还可通过组织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学生端正的学习意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辅导员也需密切关注学生开展集体活动的情况,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当前社会对高职学生存在偏见,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偏低。这种偏见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辅导员需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良情绪,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疏导。辅导员需引导学生深刻意识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双创竞赛等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和竞争意识与能力,这样不但能够丰富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提升专业素养的渠道,让学生能够摆脱焦虑情绪。辅导员还可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以团结、放松等为主题进行辅导,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引导其摆脱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出现家庭变故或者学习不佳的学生,辅导员还需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及时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其投入更多的关爱,帮助学生重新回到健康的状态中。

2.2发挥辅导员的教育职能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项能力的提升为契机,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高职院校的一些学生素质问题是短板,人文素养亟待提升。高校辅导员有责任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启特殊化、针对性的素质教育模式。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生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将高职学生各自的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养成较高的觉悟。做好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是高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之一,与高职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将时代特点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中,响应政府号召,通过辅导员的中坚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情怀。强化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培养学生修养,提高学生品味,除了人文教育以外,还有德育、美育建设,培养学生审美兴趣和思维能力。

2.3在管理体制上,注重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结合

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非常重要。从目前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效果来讲,有学生参与的管理工作效果要明显优于学校单方面的管理。学生自主参与的管理活动可由学校学工处统一布置任务,学校仅从表层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无法全面覆盖学生的所有活动范围。部分高职学生仍然延续以往的习惯,与本科学生的管理能力存在差异。而在辅导员的尽心辅助下,学生也形成了更高的依赖性,自我管理能力严重匮乏。因此,高职需侧重将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结合实施,借助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来督促学生相互监督,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高职也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学生管理工作效果。

2.4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

一方面,辅导员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力量,在思政课程的建设方面也非常重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社会主义价值观等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领融合起来,传输给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与积极向上的能量。另一方面辅导员应加强与不同的专业课教师交流沟通,并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学任务,挖掘课程中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发挥课程所具备的思政教育功能。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帮助专业课教师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准备效率,还能弥补辅导员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为了便于辅导员与思政、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定期交流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等方面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学校层面应建立教师队伍内部信息交流的制度平台。而辅导员也要从师德师风两方面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做一名优秀的专业辅导员,培养出更优秀出色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素质教育蓬勃发展中,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以此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红.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辅导员工作创新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21,10(14):26-28.

[2]孙俊丽.高职辅导员团体辅导技术在主题班会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14):200-201.

[3]林丹丹,韩云峰,王旭.新时代高职辅导员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2):54-56.

猜你喜欢
管理路径高职辅导员学生教育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中师学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路径探讨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路径研究
市场营销视角下的企业危机管理路径分析
高职辅导员企业文化传导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