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2021-12-27 02:05李维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小川学案法治

李维娟

摘要:人类正置身于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中,作为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引导探究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知识的更新更是快捷迅猛,人类正置身于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中。终身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自身的进取和努力,突出的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养成。作为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知识需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要靠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解决。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当今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一个道德与法治课的老师,就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发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一.通过精心编写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是新课改的产物,这种教学模式,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

生,让学生在老师引导和点拨下,自主的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繁多,知识点也比较多,要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和大纲,把握它的整体知识结构,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导学案,做到有的放矢。

自带道德与法治课以来,我几乎每节课都在使用导学案,我觉得课堂上用起来效果反应非常的好。通常一节课的导学案我主要编写以下五个环节①学习目标,目标要做到简洁明确。②重难点,重难点要突出。③自主预习,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把重点内容留作空白让学生当做填空题来填写。④设置问题,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分层次设置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思考探究。⑤当堂演练进行检测,这个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基本上都能够答对,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我在七年级下册《男生女生》这一课的导学案就是按照这个模式编写的,最让我觉得满意的是第四个环节,我精心策划了这样一个问题:“新学期开学,我们班要完成以下任务,搬运新书,发放课本,擦玻璃,挂窗帘,搬课桌,扫卫生区落叶,扫地,拖地,擦墙壁等。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让男生女生各自承担什么任务?说出你这样安排的理由?”学生们各抒己见,每一项任务安排的都非常合理,他们的安排比我预料之中的还要好,令我非常满意和欣慰。需要重点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看到学生遇到问题后,不能急于把答案告知给学生,而是应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交流探讨,最后教师再给予点拨精讲以解决学生的困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通过课本中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初中思想道德教材变为道德与法治教材后,在内容和设计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探究与分享活动成了新教材的一大创新板块,探究与分

享活动是针对课程内容进行的深度研究,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度理解,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现在我就从我上的一节公开课中的探究与分享活动谈起,那是七年级上册课本中《深深浅浅话友谊》这一课中的探究与分享活动。题目是小川带给我的烦恼,共有四个场景。场景一考试时小川让我给他递纸条;场景二小川不允许我与其他朋友交往;场景三小川邀请我去打游戏;场景四小川约我去打群架。我让学生们对这四个场景活动进行探究与分享,同学们得出结论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虽然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以分辨的为朋友做任何事,还需要我们明辨是非,判断对错,尤其是当朋友误入歧途乎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在探究与分享活动开展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分享,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合作,探究。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实践来获得新知,发展思维,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愉悦的学习体验。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潛移默化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通过课本上的扩展空间来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仔细翻阅部编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就不难发现在教材的每一框的结尾部分是其扩展空间栏目,相较于以往其他不同版本的教材,这是一个创新栏目,并且该栏目的活动设计具有综合性,延展性,复杂性,创造性。这个扩展空间教学模块就是让我们运用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去解决生活化的、开放性的实际问题,使课堂所学知识得以不断的延伸和发展。

在讲到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这一课时,我就充分利用了这一栏目。这个扩展空间的题目是:在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出什怎样的努力?我让有的说要坚持不懈;有的说不仅要不止于心动,更要付诸于行动;有的说要有一颗上进的心;还有的说需要做到自律,要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学生们各抒己见,侃侃而谈,场面激烈又兴奋。在扩展空间这一栏目,学生们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应用和提升。

四.教师通过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自发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初中生非常崇拜老师,把老师当做心目中最崇高的偶像,在他们的心里家长的话可以不听,但却拿老师的话当做圣旨,这足以见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教师可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只有喜欢这个老师,才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才会愿意自觉主动去学习。我们会发现有时候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甚至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命运。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所成,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发展,学生一旦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将会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小川学案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热闹”的动物医院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比例尺(一)”导学案
聆听幸福
宝宝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