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词频统计的高校朋辈心理委员制度演化趋势

2021-12-27 13:28王海燕王鸣鹃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朋辈辅导辅导员

王海燕,陶 皖,王鸣鹃

安徽工程大学1.机械工程学院;2.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高校朋辈心理辅导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校心理教育实践。起因是由于专业心理人员的匮乏而不能满足社会或大学的需要[1]。因此,部分学者开始去研究通过学校培训学生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心理教育方法。它可以简单理解成非专业的心理人员为受困学生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活动,此后该方法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3]。

在学生中培训优秀的朋辈心理辅导员,不但可以缓解高校自身专业心理人员不足的压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身边高校学生的心理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地作用[4]。因此,进行大学生朋辈心理的辅导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课题。研究期望通过对十几年来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文本挖掘和分析,得出高校朋辈心理教育在中国本土化的演化趋势及特点。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样本方法为TD-IDF法和Jieba分词及Pychart库,数据的筛选与研究框架流程见图1。

图1 研究框架示意图

1.1 TD-IDF

TD-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是一种用于信息检索和数据挖掘的统计方法[5]。主要思想是:如果某个词或词语在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并且在其他的文章中很少出现,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词或者词语具有非常好的区分能力。

1.2 Jieba分词

Jieba分词[6]是一款非常常用的中文分词、词性标注、关键词抽取的工具。其支持的分词模式有三种:精确模式、全模式和搜索引擎模式。考虑到全模式能将成词的词语快速分解出来,但是不能解决歧义问题,故本文采用的为搜索引擎模式。

1.3 Pychart库

Pychart是Python语言中的一个开源图表类库,基于Pychart可以轻松的生成图的可视化效果。

1.4 研究步骤

(1)以“心理委员”“朋辈心理”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内进行检索,分别选取2008—2011年和2016—2019年两个时间段内被引量前十的文献作为原始学术论文库。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时间段的原因是:自2008年开始,“90后”开始进入大学生涯,而近三年“00后”开始成为大学新生的主力军。基于此,也能看出针对“90后”以及“00后”之间朋辈心理教育不同的方向及演化趋势。运用PDF转TXT工具将这20篇文献转化为TXT文本文档,并对转化为文本文档的20篇学术论文分别利用Jieba进行分词及词性标注,然后使用Python语言编写的TF-IDF算法分别对2008—2011年和2016—2019年两个时间段内被引量前十的学术论文进行关键词抽取和排序,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关键词抽取和排序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08—2011年和2016—2019年这两个时间段内位于前列的关键词及权重差距并不大,但是可以明显看出2016—2019年多出如下关键词:“自我”“互助”“寝室”“性取向”等。

(2)利用pychart工具对2008—2011年和2016—2019年两个时间段内被引量前十的学术论文分别绘出其词云图进行直观性的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词云图

在词云图中,词语的大小和权重成正比,即词语越大,其权重就越大。从图1可以看出,左图和右图中的词语具有显著差别。相较于左图来说,右图明显多出如“习近平”“互联网”“寝室”“农村”“取向”“激励”“帮扶”等词语。

2 研究结论

2.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拓宽

在之前的现实背景下,各个高校基本都建立了包含心理中心(学校层面)、心理辅导协会(学院层面)和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班级层面)的三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经过近十年的改进发展,部分高校开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延伸到了宿舍,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包含宿舍心理信息员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机制。

2.2 宿舍心理信息员的作用凸显

四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主要依托学校中各个下属学院在每一个宿舍选拔出开朗、亲和及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去担任宿舍心理信息员。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使其能够依据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宿舍中主动营造出积极良好的宿舍氛围,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同时,寝室心理信息员可以协助上级网络来开导和陪伴已识别出来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2.3 互联网有利于加强各级网络间的联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得到更加健康的教育和更好地发展,在当今这个以学科交叉、创新驱动、数据密集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信息沟通的速度和质量飞速提升。上级网络可以通过宿舍心理信息员的信息收集、信息反馈来获得各个寝室问题学生的第一手信息,如何利用这样一个信息化特征极其明显的技术来帮助高校了解问题学生、辅助问题学生就显得尤为必要。比如,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对寝室心理信息员的工作状态及效果进行分析,进而改善并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效果;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问题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分析他的行为,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能更好更快地做出相应的心理预防措施。

2.4 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朋辈互助增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当代大学生就是青年的典型代表,高校心理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传统就是重视青年,关爱青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工作,频频走进高校中进行调研和座谈,他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青年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新思想、新理念,逐渐形成了不断发展的习近平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对提升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这一良好的交流方式。学生们互相激励对方,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担任身边人的心理辅导员,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循环。这不但是高校专业心理人员队伍的有效补充,同时,学生们在互相帮扶中还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华,能促进大学生工作热情的提升和友好情谊的发展。

3 研究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近10年互联网对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本文提出构建“互联网+”模式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主要从如下方面来建设。

3.1 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选拔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由心理部门或学生处来负责,故朋辈心理辅导人员也多由这些部门在学校范围内进行选拔和招募。但是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往往与在校大学生的直接联系较少,一般都是以下发文件等方式将选拔任务下放到各二级学院来开展,相较于专门的心理部门来说,二级学院的专业性和透明性会有所不足,可能使得选拔出来的心理辅导员在培训阶段不能很好地学习相关知识,而真正对此积极性高涨想参加的同学又未被选拔上。这样下去,既浪费了心理培训的资源,也不利于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同时也会打击部分潜在心理辅导员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水平。因此,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来实现心理部门与全校学生直接对接,给每一个有意向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同学以公平竞争的机会。主管部门可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QQ群等进行宣传,同时通过设置网络问卷的方式将报名功能附加在宣传页上。这样,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直接报名,省去了学生排队填表的麻烦,且能减少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量。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轻松、便捷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工作。

3.2 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培训

高校设置的专业心理教师数量很少,且教师同时还要承担科研、教学、行政等工作,使得约谈问题学生和培训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时间大大减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从学生层面来看,因学生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想去寻找一个共同的课余时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故时间上的不协同及授课教师较少将不利于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专业的心理教师可以在授课的时候进行同步录屏,经过剪辑处理后发布到网络平台上供广大学生来学习。教师也可以上传相关的练习和题目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也让学生学习的时间更加自由。之后,专业教师再进行线下答疑和集训进行巩固,以此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通过“互联网+”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扬长避短,从而能更好地促进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培训工作的开展。

3.3 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工作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约谈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并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使之能度过一个幸福充实的大学生活。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约谈对象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通过入学不久之后进行的心理普测筛选出来的需要进行约谈的学生;二是自己本身需要寻求心理帮助的学生。心理普测筛选出来的需要约谈的学生和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较多,且他们分布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朋辈心理辅导员在联系相关人员的时候会显得尤为困难,且在短时间内处理这么多学生,心理辅导员需承受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在面对心理辅导员或进入专门的心理辅导室时会担心被人察觉,这也会影响心理辅导员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如通过在QQ、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来公布不同心理辅导员的头像、专业、性别等信息,让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自行选择所中意的心理辅导员来进行线上交流或是面谈。自己选择的、适合自己的心理辅导员可以更好地帮助问题学生去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对问题学生的咨询过程进行网络存档,做到有档可查,负责到底。学校也可以对优秀的心理辅导员进行网上表彰,大大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工作。

4 结 语

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以习近平青年观为指导构建出的“互联网+”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可以给广大的大学生提供更好地成长平台。同时,在“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高校生活环境中逐渐完善的高校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熟练地掌握自我调节的科学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学们也锻炼了自己面对困难、挑战挫折的强大能力,最终达到整体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朋辈辅导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