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1-12-28 10:36林春榕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体系文章

林春榕

(连城县第二中学,福建 连城 366299)

高考是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语文科目的高考命题体现出了对于优秀人才进行功能性选拔,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和艺术文化情怀,这就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及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当前的高考命题来看,语文阅读理解题目不断增加增量,且在范围上不断扩大,层次上不断提升,难度也不断升级。面对此种形势,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居安思危,积极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向,探寻高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高考评价体系内容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方向

(一)高考评价体系内容

该体系的出台揭示了考试的本源性问题,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同时也给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无疑是将高考从传统形式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进行的一大突破性的变革。在这个体系中,为我们提出了创新型的考试评价体系:一个核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个层次——指向培养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特性——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以“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考评价体系,其中与实践教学紧密的关键在于引导教学,就是需要教师以评价体系作为指引方向进行教学,虽然不能将这个体系作为考试大纲,但是它却为考试命题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所以重点还是落在了素质考核上,从这个层面来看,如果教师的日常引导教学不能进行创新和改革,向素质考核靠拢,必将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巨大影响。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方向

语文学科是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改革变化较大的重要学科,特别是语文阅读命题正在发生很大改变。如在阅读速度上以往阅读文字在7000字,现在增至9000字,同时题量也不断增加,在阅读面上,涵盖哲学、历史、科技等内容。这就为当下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考的变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面临严峻的形势,近年中考阅读材料也不断丰富起来,难度增加,基于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保持高度的紧迫感,在语文阅读中既要兼顾学生学习的广度,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阅读深度,领会阅读内涵,加强积累,增长见闻,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阅读体系,培养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二、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认知能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通过对高考评价体系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前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但实际上对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不论是高中阶段还是初中阶段,所有知识的本质是相同的,即要把握好阅读教学法的基础工作,指导学生加强日常知识、语言、词汇的积累。众所周知,字词是文章阅读的最核心的基础元素,学生只有在明确课文阅读的重点字词、词义和意境表现基础上,才能深入领会并通过阅读感悟文章精神内涵。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阅读理解,提高积累能力,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深入认知和分析,增强对文章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逐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如在2018年全国新课标语文阅读中,其中的文言文阅读就对重点字词进行了考核,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宋史·范纯礼传》联系上下文,写出对“株连、御名、陵寝”等词汇的理解。此类题目考察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和语言的积累,只有通过对大量文言文的阅读积累,才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字词内涵,准确把握含义,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文言文阅读同高考真题进行有效结合,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对字词的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词汇进行重点积累,有效帮助学生夯实词汇储备,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对重点句段进行把握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与积累效果。

(二)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构建初中语文阅读体系

在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需要教师针对高中三个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目标设定,在教师的阅读教学引导下,逐渐帮助学生构建语文阅读体系。

高一阶段,教师可以拓展多种阅读知识、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小升初过渡时期,在小学学生阅读文章通常是使用一种方法或知识点进行分析,而到初中后,就需要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和策略,因此要让学生多做训练。比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思考探索为指导,对课文进行六步法分析:概况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情感、对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语言进行鉴赏、理解主题思想。此外还可对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进行分析等,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种阅读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实现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以《荷塘月色》为例。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默读理解文意,同时要抓住关键语句,在“读什么”“怎么读”方面为学生进行示范,同时做出具体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方法,使其能够举一反三。

高二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元化的阅读方法,理解和掌握文本的阅读策略。此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需要学生掌握对常见文本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如小说、游记、新闻、散文等。针对不同的文章体裁,就需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游记散文时,不仅要关注游踪、景观特点、作者情感,而且要重点体会文章内涵,即能否从自然相向社会相去进行思考,也就是文章能够体现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背景等,培养学生感受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表现内涵。比如在阅读课文《记念刘和珍君》时,指导学生体会爱国青年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地同中外反动派作斗争的精神,体现着作者是那种一贯站在战士的血迹中坚韧地反抗着、呼啸着前进的战斗气概。 这样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教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也符合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高三阶段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阅读体系。此阶段学生进入到最后的中考冲刺阶段,此时的语文阅读应当倾向于对学生阅读应用、分析和评价的高阶能力培养,同时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前两个阶段阅读基础和积累,引导学生逐步构建符合自身阅读体验和学习能力的阅读体系,同时引导学生不管对于何种体裁以及采用何种阅读方法,均要在认知和能力上有新的提升和突破。另外教师还要依据中考改革的题型特点,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引导,同时加强必要的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解题思路。

(三)利用范例阅读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由于高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涉及的文本体裁众多,而不同体裁在阅读方法和技巧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在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要想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范例阅读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逐步体会文本和范文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知识和感悟。在开展范例阅读引导时,应选取相同体裁的文本进行示范教学。比如在阅读《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文章时,教师可通过范例阅读,加强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技巧培养。本篇文章考察学生对信息筛选的分析能力、文本内容的归纳能力,所以通过此类题目可以向学生进行技巧讲解。在分析时先对文章进行分层,然后提炼出重点词语,如关键数据、句子等,最后将答案进行整合。这样学生再遇到此类文章时便可进行灵活处理,掌握解题技巧。

(四)鼓励学生合作阅读,巩固提升综合阅读能力

随着语文高考命题的不断改革,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清楚的认识到语文考试改革和评价考核方向,并以此为指引,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更好的积累语言基础知识,构建完善的阅读体系,掌握和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技巧和方法,同时积极为学生搭建阅读综合能力提升平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仅依靠学生自身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以及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为学生创建多元化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鼓励学生加强合作阅读,促进共同进步。如在2020年百色模拟卷中,给出的阅读材料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三个不同赛区(北京、张家口、延庆)之间的里程和车程运行时间。要求学生分析这三个比赛场馆是否会为运动员带来交通方面的困扰?针对这一阅读材料,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在组内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建议,并对想法进行合作探讨。通过合作阅读,学生首先从自身进行了体验,同时在合作交流中能够彼此拉近距离,且能够在相互探讨中对阅读有深入的体会,增强阅读感知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三、结语

随着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教育一直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发展改革。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切身体会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使命感,积极研究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向,把握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构建语文阅读体系,不断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从容应对中高考改革。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体系文章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自助式”家庭作业的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