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产妇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分析

2021-12-29 21:09张磊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

张磊

【关键词】无痛分娩;麻醉方式;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舒芬太尼

自然分娩是最有利于母婴健康的最佳方式,但是由于自然分娩中带来的巨大疼痛,使得较多的产妇选择了剖宫产,诱发了较多的并发症[1],影响了母婴的健康,因此,临床上将研究的方向关注于分娩镇痛这一话题上。随着临床麻醉药物以及麻醉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完善,使得无痛技术越来越娴熟,甚至是可以将麻醉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保证麻醉镇痛的安全性[2],基于此,目前临床上将这种无痛技术应用于阴道分娩中,并称为“无痛分娩”,以保证母婴的安全,降低产妇的疼痛,避免诱发应激反应等。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都是临床上常见的麻醉药物,而硬膜外麻醉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麻醉技术,本文则将二者结合,探究无痛分娩的效果。如下是具体的研究过程。

1患者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共计抽取60例,均为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间我院接收的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中,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6.26±3.12)岁,其中最小的21岁,最大的30岁;平均孕周为(39.77±0.13)周,其中最短的38周,最长的41周,平均体质量为(66.87±3.21)kg,体质量61~73kg;实验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6.34±3.01)岁,最小为22岁,最大为29岁;平均孕周为(39.86±0.12)周,其中最短的39周,最长的41周;平均体质量为(66.55±3.13)kg,体质量60~72kg。上述的患者资料对比结果显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阴道分娩者;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足月分娩;此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妊娠期并发症;排除伴有严重脏器疾病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者。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出现镇痛时,观察宫口扩张的情况,同时连接相关仪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待宫口扩张至3cm时,行硬膜外麻醉,麻醉期间,患者需呈坐卧位,取腰椎L2~L3或者L3~L4段间隙为麻醉穿刺点,行常规铺巾和消毒后[3],取腰穿针穿刺,深度为3cm,注射1.5%利多卡因(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528)5mL,实施平面麻醉,并观察5min[4],如果无不良情况,同时也无脊麻的情况,需要连接镇痛泵对产妇实施自控镇痛麻醉。

对照组:舒芬太尼、布比卡因联合麻醉:选取0.075%布比卡因以及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5]5mL作为负荷量、持续自控泵注,剂量控制在4~6mL/h。

实验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复合麻醉:选取0.125%罗哌卡因以及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5mL作为负荷量、持续自控泵注,剂量控制在4~6mL/h[6]。

如上两组产妇的麻醉药物泵注均在宫口全开后停止。

1.3观察指标 本文的观察指标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为产程时间、应激反应以及新生儿出生5minApgar评分。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分别从分娩前和分娩后入手,在分娩前以及分娩结束后采取产妇的静脉血3mL,检测Glu水平以及COR水平,分别采取氧化酶法以及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产程时间分别记录第一、二、三产程。新生儿出生5minApgar评分:分值10分,得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包SPSS25.0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观察指标中的产程时间、应激反应、新生儿出生5minApgar评分均属于计量资料,则需要使用统计学软件包中的t值检验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对比分析,结果以x±s表示。组间对比结果以P值代替,其小于0.05时,代表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程时间的对比 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上看,实验组均较短,对照组较长,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应激反应的对比 麻醉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应激反应水平对比无差异性(P>0.05);麻醉分娩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应激反应水平均高于麻醉前(P<0.05),但是实验组麻醉分娩后的各项应激反应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新生儿出生5minApgar评分 对比新生儿出生5minApgar评分,结果显示(P<0.05),实验组较高,对照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

3讨论

分娩期间形成的疼痛是女性分娩过程中的一个复杂的生理以及心理過程,同时也是临床上的一种正常现象,在剧烈疼痛的影响下,产妇机体内部的环境会受到影响,同时产妇的分娩状态以及情绪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增加应激反应,诱发不良的母婴结局,而无痛分娩则是指在安全、有效的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的支持下,明显的降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甚至是达到无痛的方式,并且因临床麻醉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无痛分娩技术的安全性不断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产妇的疑虑以及不安,并且提升了产妇的自然分娩率[7]。

本文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较为常见,属于目前临床上安全性较高的麻醉药物,前者属于酰胺类局麻药物,常被临床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处理,在应用罗哌卡因的过程中,其可以快速阻滞钠离子,避免其进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内,进而可逆性阻滞沿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有麻醉和镇痛的双重效果,并且,有研究学者指出[8],罗哌卡因在小剂量的应用下,就可以达到感觉阻滞的效果,剂量较小,安全性较高,而本文的舒芬太尼常被用于临床辅助麻醉药物,其属于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较高的亲脂性、亲和力和镇痛效果,并且该药物可以与血浆蛋白充分结合,效果明显优于临床上的芬太尼药物。本文将其与罗哌卡因联合使用,通过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起到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降低了产妇的应激反应,缩短了产生,从而保障了母婴的结局。此外,再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明显看出,实验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以及第三产程时间均较短,而对照组的产程时间均较长,且实验组麻醉分娩后的各项应激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两项的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能够有效缩短产程,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确保母婴的安全,麻醉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无痛分娩对胎儿和产妇的健康有影响吗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探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术后硬膜外镇痛6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