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血肿初期使用冰冰降温贴对消退患者皮下血肿、缓解患者疼痛的效果研究

2021-12-29 21:09郑思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舒适度疼痛

郑思威

【关键词】内瘘血肿;降温贴;疼痛;舒适度;操作简单

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科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是一种有效的血管通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在我国,据资料记载约80%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会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管通路[1]。血液透析患者本身由于自身免疫力不高,身体条件较差,患者的血管相对较脆弱,容易出现穿刺不成功的情况,或穿刺结束后,按压方式不正确,导致患者愿意出现动静脉内瘘血肿的情况。新瘘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容易造成损伤,同时修复能力不及惯用内瘘,很容易影响到内瘘的使用寿命。这种动静脉内瘘血肿现象的发生,对患者也带来相对大的伤害,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对增加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同时,血肿现象的出现,很容易造成患者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患者血管内膜出现增生,进而发生狭窄或闭塞等严重的并发症,不但影响患者的存活时间,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带来的严重的影响[2-3]。因此,在对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要加强对血肿情况的护理措施。近几年来,我国的护理事业在国家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促进下,也出现了相对的发展和改善。在不断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目前,针对动静脉内瘘血肿发生的24h后的护理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据有关研究记载,其处理的措施可相应对患者使用冰敷,其效果较好[4]。基于此,本次报告中的笔者针对冰敷效果进行进一步探讨,抽取我院的60例内瘘血肿患者在护理时应用冰冰降温贴进行护理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成两组,给予前30例患者使用冰敷进行护理的设为常规组,给予后30例患者使用冰冰降温贴进行护理的设为研究组,常规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5.63±3.66)岁,体重51.32~77.58kg,平均体重(62.11±1.08)kg,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88±32.12)年;研究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4.85±1.88)岁,体重50.88~77.89kg,平均体重(61.08±1.85)kg,病程1.5~11年,平均病程为(5.08±1.06)年。

1.2处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的处理措施可使用冰敷法进行护理,主要有:在患者出现内瘘血肿后,使用我院自制的冰袋,冰袋中使用1mL的蓝墨水和Bater0.9%的氯化钠100mL进行混合,在软袋中,贴上冰袋的标志,放在冰箱中进行冷冻,后可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将患者内瘘血肿位置进行包裹,将弹力绷带固定在患者血肿部位,在半小时内,对冰敷位置进行移动一次,在2~4h内,可对患者的冰袋进行更换,具体依据冰袋的具体情况而定,持续对患者进行冰敷24h,在对患者进行冰敷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状态,防止患者皮肤出现冻伤。

研究组患者的处理措施可使用冰冰降温贴进行护理,具体:在患者出现内瘘血肿后,将冰冰降温贴放在冰箱进行保存,具体可视患者的血肿情况,在患者血肿部位的位置,根据血肿部位大小进行裁剪,裁剪大小以超出血肿边缘两厘米为标准,将透明膜揭开,将具有胶质面的贴贴在患者血肿位置处,贴敷时间在8h内,8h后更换一张新的降温贴,持续时间维持24h,在贴敷降温贴期间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观察,如患者血肿部位或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应马上结束贴敷。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肿直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根据血肿最长直径为标准,对护理干预后4h、12h后的血肿直径情况进行评估,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测量并记录其具体变化情况。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VAS疼痛视觉评分量表,其评分标准在于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相反,疼痛越轻。对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进行评估,对比冰敷和使用降温贴进行操作的时间情况。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进行分析,使用舒适度问卷询问表,其中患者如果感觉舒适可记为三分,患者感觉一般可记分两分,患者如果感觉不舒适可记一分。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篇文章中的研究数据,可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其进行相关的统计,计数型数据可使用计算型指标以“例(%)”表示,并使用c2值对其进行检验,而在舒适度、疼痛评分上、血肿直径及操作时间上采取x±s方式进行描述、并且应用t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本次实验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肿直径情况 两组患者自干预前及干预后4h和12h的血肿直径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分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h、4h及12h的VAS分数分别为(3.72±0.72)分、(2.41±0.64)分、(1.49±0.72)分,对比常规组更低(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及舒适度 研究组患者的操作时间对比常规组更短,但在舒适度上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3。

3讨论

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如果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后,很容易出现血肿的情况,加上在血液透析室进行治疗的患者,由于本身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导致患者需要长期治疗,从而引起患者血管状态不佳,血管相对来说比较脆弱,为护理人员的穿刺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容易会出现穿刺不成功,增加患者的痛苦[5-6]。另一方面,穿刺成功后,护理人员在拔针时,患者对穿刺点的按压方式不正确,容易导致血肿。因此,对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时,如果出现血肿,应对其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防止其血肿部位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选取冰冰降温贴对血肿处进行贴敷,对内瘘血肿初期患者来说,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对血肿处有消退的作用,本文指出降溫贴和冰敷的效果相似,均能够对血肿起到改善的作用。在临床上,护理人员一般对内瘘血肿患者的处理措施使用较高的为冷敷护理,并且,在护理效果中效果较好[7-8]。能够使患者的毛细血管保持在收缩的状态,使患者血管内的循环血量降低,从而增加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对血管的通透性起到了降低的作用,使患者血液出现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对局部充血的情况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中使用的冰冰降温贴本身已亲水性高分子凝胶作为载体,其成份有水凝胶和清凉剂,对人体皮肤状态具有迅速降温的效果,从而起到冷疗的作用。降温贴在近几年来的临床中使用率相对较高,不仅能够对发热患者起到降温的作用,最近几年还能够对压疮、静脉炎患者起到冷疗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证实,降温贴对内瘘血肿患者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并且对疼痛缓解效果比冰敷的效果更好。主要是由于冷疗能够对细胞的活动起到控制作用,从而使神经冲动的传导起到了抑制作用,对神经末梢处的敏感性起到了降低作用,从而缓解的疼痛的感觉[9-10]。本次研究中的降温贴操作简便,因此在操作时间上短于冰敷的操作时间,同时,降温贴刺激性相对较少,患者的接受度较高,相比冰敷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在对内瘘血肿患者的初期使用冰冰降温贴的效果更好,操作上更加简单,操作时间短,也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对血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整体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推广和提倡。

猜你喜欢
舒适度疼痛
吕梁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
辅助应用多功能保暖护肩装置对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舒适度及体温保护效果的影响
间断吸唾技术对根管治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谢谢你曾放过我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沥青路面早期裂缝的处治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