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理论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运用

2021-12-29 09:09吴婷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知信行胰腺炎护理管理

吴婷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知信行;护理管理

在世界范围内,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70%~80%的AP患者为胆道结石或过度饮酒引起,病死率高达20%~30%[1-2]。尽管现代医学在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护理学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提升,目前AP主要治疗措施已经转变,由以往的外科干预转变为综合性的内科治疗,并将知信行健康教育作为疾病干预的重要环节[3]。为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笔者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选择我院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68例。纳入标准:诊断符合《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4],并经过B超或CT明确诊断;成年人,年龄18岁及以上;意识清晰,沟通顺利,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合并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合并精神性或神经性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2.7±6.9岁),严重程度分级:轻度25例、重度9例。研究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3.0±7.0岁),严重程度分级:轻度26例、重度8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仅住院期间每天进行干预,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具体方法如下:①基础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以侧卧位为主,休克患者取休克卧位。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防止压疮。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特别是腹部情况,询问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情况,并评估腹壁紧张感及肠鸣音。每小时记录患者尿量、中心静脉压、腹围,调节输液速度。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进行疼痛护理。②饮食护理:急性发作期需禁饮禁食,缓解期或康复期可视情况给予进食水,但以少食多餐、清淡为主。③胃肠减压护理:需要胃肠减压的患者,通过胃管排解肠道内的积液、积气,保持压力在-7kPa至-5kPa。注意口腔护理,保持清洁。④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主动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增强疾病康复的信心。

研究组:从患者入院意识状态清晰后开始干预,持续干预至出院后3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知信行理论模式,从疾病知晓、健康信念、健康行为三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住院期间每天进行,出院后每周1次。具体方法如下:①疾病知晓:首先对每位患者疾病知晓情况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疾病的诱发及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发展及转归、饮食及用药等方面展开调研,将患者对每一方面的知晓情况分为“不了解”、“部分了解”、“非常了解”。针对调研结果展开针对性健康知识宣教。宣教方式包括健康专题讲座、个人针对性指导,并发放宣传单。每次宣教过后确定患者的掌握情况,然后指定下期疾病宣教内容及目标。②健康信念:主要是强化心理护理的内容,首先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心理状态,对于出现焦虑、抑郁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心理干预,通过讲解疾病病因、病情、治疗、转归等,让患者的负面心理得到缓解。指导患者自我情绪疏导,鼓励陪护或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及安慰,激发患者直面疾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念。通过分享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信心。③健康行为:指出每位患者自身存在的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告知其对急性胰腺炎的危害。鼓励患者戒烟禁酒、饮食调适,制定健康食谱,分享健康饮食对身体的益处。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每日进行有氧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愉悦心情。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干预前(入院)、干预后(出院3个月)以下情况进行评价。①疾病知晓评价:发放问卷调查,设置50个疾病相关的基础问题,每项2分,共100分。得分越高,则患者疾病知晓越佳。②健康信念评价:采用抑郁(SDS)及焦虑(SAS)自评量表。两项量表均为4级评分,含20个条目,按照得分相加后的总分评价抑郁或焦虑的严重程度,得分越高则越严重。③健康行为评价:为患者依从性评价,包括遵医嘱用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定期复查等。根据患者依从性情况分为优、良、可、差,计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

1.4统计分析 数据由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疾病知晓评价及健康信念评价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健康行为评价采用χ2检验。显著性差异α=0.05,即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2 结果

2.1疾病知晓评价 如表1:干预前两组疾病知晓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2健康信念评价 如表2:干预前两组SDS量表及SAS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3健康行为评价 如表3:干预前两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AP患者以高热、呼吸异常、腹部胀痛、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患者能够引起消化道出血甚至休克,危及生命。在AP护理管理过程中,支持性护理为AP患者主要干预措施,在饮食方面,轻重度AP有所差异。轻症患者入院时可常规饮食,如果患者由于腹痛、恶心、呕吐或肠梗阻而无法正常饮食,他们可以在被允许的情况下自行制定饮食计划。重症患者入院后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48h内),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可选择性使用鼻饲管或胃管进行肠内营养[5]。疼痛护理是AP患者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没有明确禁忌症的情况下,推荐一种或多种药物进行镇痛,包括麻醉藥、非甾体抗炎药等。过KAP理论模式下的AP护理管理要求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例如年龄、健康水平、基础疾病、免疫力等均能对治疗及护理效果产生影响[6]。因此明确不同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才能更事半功倍地完成护理任务。

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理论模式又称认知模式,主要反映人类知识获取、信念产生、行为改变三个过程。知识获取为基础,信念产生为动力,行为改变为目标。通过KAP理论模式管理,有助于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人类生命健康,目前已广泛用于疾病预防、保健、护理以及其他非医疗机构的管理。陈丽君等[7]通过KAP理论模式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增加胆源性胰腺炎行RECP术后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且可有效减轻病痛,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在实施KAP理论模式时注重对患者原有状态的评估,建立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新知,从而代替旧知并实现疾病的远期自我管理。干预后,研究组疾病知晓得分高于对照组,SDS量表及SAS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KAP理论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知晓率,改善健康信念,促进健康行为养成。此外,KAP理论模式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个人素养对于实施效果影响较大,在长远发展中应不断学习国内外前沿的护理知识、护理理念,并进一步传递给患者,使患者不断受益,从而提升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知信行胰腺炎护理管理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关于急性胰腺炎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观察
护士对宗教信仰患者知信行能力调查分析
基于JCI标准下哮喘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维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