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在口腔疾病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2021-12-29 09:09杨微周姮陈少真谭青云吴娟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口腔疾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

杨微 周姮 陈少真 谭青云 吴娟玉

【关键词】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口腔疾病;各项临床情况;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

口腔健康是组成人体健康的重要部分之一,根据相关文献数据指出,大约有50%以上患龋的患者中,均缺乏与口腔相关的知识,且在治疗疾病的期间遵守医嘱的依从性较差[1];老年患者中行全口齿修复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对全口义齿以及口腔健康等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患者会出现义齿戴入后,长时间不够适应,从而对义齿修复的效果造成极大影响[2];此外,牙周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其健康行为对临床治疗疗效起着关键作用[3]。有研究指出,对口腔疾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口腔保护的意识,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从而预防或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口腔的有效率[4]。因此,本文主要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0例,选取的时间段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1~74岁,平均(54.57±6.86)岁;实验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3~75岁,平均(55.28±4.27)岁。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之间,各项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对差异(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不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无精神疾病者。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者;伴有肝肾功能衰竭者;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伴有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1)教育形式: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①院内教育;②口腔健康咨询;③讲座;④电视广播宣传等,指导患者极其家属学习口腔保健。(2)教育内容:实施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要保证教育的内容和对象之间,具有复合性,针对不同的口腔疾病,给予患者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对于①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患者,可采取个性化教育,让患者能够明白疾病产生的危害性,提高患者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保健,有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3)教育技巧:①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保证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能使患者接受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②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5]。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法:①建立口腔健康教育档案,组成口腔健康教育小组;②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查询与疾病相关的文献,然后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交流方案;③请专业人员,采用绘图软件,绘制与患者整体交流导图,可以利用PPT、FLASH动画以及电子产品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展示,有利于患者对教育内容更加理解,留下深刻的记忆;④根据不同口腔患者的疾病特点,以及需分析归纳、分门别类的健康资料,应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图画以及关键词等,制作成思维导图形式的健康教育图;⑤护理人员则需根据交流导图,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可重复讲解,并将此图置放在病房中,便于患者和家属随时查看[6]。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各项临床情况评估:采用NRS评分表[7],包含:①疼痛程度;②舒适程度;③牙齿软垢;④口腔异味等方面进行评分,总分10分,无疼痛感、无软垢、无异味为0分,1~3分者为轻度,4~7分者为中度;8~10分者为重度。

护理满意度评分: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行问卷调查,满分100分,①80分以上为满意;②60~80分为一般满意;③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例(%)”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情况比较 两组疼痛程度、舒适程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评分比较,对照组明显比实验组高(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67%、93.33%,对照组明显比实验组低(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大部人患有口腔疾病后,因早期未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往往容易被忽略,直至发生剧烈疼痛,对日常生活、工作、睡眠造成严重影响后才引起重视。若是不及时治疗口腔疾病,则易引发全身性疾病。目前,口腔疾病口腔健康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健康水平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按照其制定的标准为:①牙齿清洁;②无龋齿;③无疼痛感;④牙龈的颜色正常;⑤无出血情况等[8]。但是,在我国能达到以上标准的人群数量较少,有数据显示,中国口腔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占据总人口的74%左右,其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有4种:①龋齿;②牙周病;③牙龈炎;④溃疡[9-10]。成年人群体中,大约只有0.22%达到良好的口腔卫生指标;在中老年人群体中,约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全口没有1颗牙[11]。因此,给予口腔疾病患者有效、安全的护理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健康教育是组成整体护理中的一部分,且在优质护理中,也明确提出,对患者是实施全面性、系统性的健康宣传,执行率可达到100%、知晓率能达到90%;同时,健康宣传还具有帮助、鼓励患者产生到达健康的愿望,从而有利于患者自觉地防治疾病,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也是预防、治疗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2]。护理人员实施推广健康教育口腔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具有非常积极作用。思维导图则是由英国的心理学家Tony,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创建,指的是学习者对特定主题,而构建的一种知识结构视觉化表征,是表达散发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属于思维“地图”,可在记忆、学习等中应用[13]。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模式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舒适程度、牙齿软垢、口腔异味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何燕艳等人[14],在研究中实施了思维导图模式前后,对比了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程度、健康宣教满意度,结果得出:实施前患者掌握与疾病相关知识率为27.78%,实施后为97.37%;实施前健康宣传满意度为69.44%,实施后为100.00%,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应用思维导图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一是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对宣教内容产生深刻的记忆,使其条例更加清晰;二是利用图像以及彩色效果,能够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患者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晓程度[15]。

综上所述,对口腔疾病患者应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晓程度,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方式,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且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性与有效性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口腔疾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00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比较
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溶菌酶对口腔环境的调节与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