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2021-12-29 09:09甄素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效果

甄素花

【关键词】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护理干预;效果

支气管结核临床发病率较高且病程长,特别是单纯抗结核治疗,因渗入病灶难度大而始终无法获得理想治疗效果[1]。而冷冻治疗属于全新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气道得以疏通,有效缓解其臨床症状,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而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期间合理运用护理服务手段,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接受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护理手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课题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结核患者40例进行统计学比对,按照入院序号划分两组,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上下限为64岁、20岁,中位年龄(40.11±3.02)岁,实验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上下限为67岁、21岁,中位年龄(40.15±3.0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可比性显著(P>0.05)。

1.2方法 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过程中,患者需吸入麻醉,麻醉药物为盐酸利多卡因,浓度为2%[2]。麻醉起效以后可经鼻腔亦或是口腔将支气管镜插入其中,对支气管内部状况进行观察并确定病变位置,将病变坏死组织切除,并对分泌物进行处理。在插入气管前要消毒处理冷冻头,于病灶处放置探头顶端。同时,要求探头末端和支气管镜远端距离在5mm,且将冷冻时间设置在30~90s,而具体温度在-50℃~-70℃。若组织发白或者是脱水即可关闭冷冻,在1min自然溶解后解冻,各点冷冻与溶解次数在3~5次。在完成冷冻后,需将异烟肼与阿米卡星注入冷冻部位[3]。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需在术前合理指导患者,使其了解手术治疗禁忌与具体流程。应为患者提供必要诊疗环境,保证病房内通风条件良好,并对病房内部温湿度加以调节。另外,要注重隔离管理的作用,并在手术过程中与医生配合,术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观察,根据医嘱督促患者按时用药。

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其一,术前阶段。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进行必要指导,使其能够了解打开喉咙的方法并提前进行练习以掌握。在饮食方面进行干预,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治疗之前一定要空腹4~6h,以免检查时误吸。护理工作人员还需对患者身体放松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其掌握深呼吸的方法,进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4]。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心理情况作出评估并加以疏导,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并意识到积极心态在治疗中的积极影响。一般可借助交流或者是播放轻音乐等方法使患者情绪得到改善。其二,术中阶段。护理工作人员要始终陪伴患者,使患者的信任感不断增强。在冷冻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将冷冻探针插入到纤支镜的活检孔,经冷冻后取出探针并清除污物,以增强冷冻效果。在插管至咽部的情况下,要引导患者深呼吸,确保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擦拭患者所分泌的痰液。如果治疗过程中患者有呼吸困难、胸痛与胸闷等症状需及时将纤支镜与探针退出气管,在对两者清洁处理后再进入。如果患者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应在局部注射浓度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剂量控制在1~2mL。如果局部渗血,需将生理盐水与白眉混合后注入,并采取高浓度持续给氧的方式。医护工作人员还要对患者情绪的改变进行观察,并给予其必要安慰,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5]。其三,术后阶段。术毕,护理工作人员要帮助患者擦拭眼泪与污渍,而患者则要在休息十分钟后缓慢坐起。在对患者观察30min后如果没有异常,即可将其送至病房。同时,护理人员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在漱口的时候要求患者用温水,术后两小时之内不能进食[6],2h后可先喝少量水,病人无呛咳后再恢复正常饮食。此外,要针对患者开展康复指导,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具体注意事项,患者应尽量少说话,且要尽可能减少用力咳嗽的次数。如果患者的痰量增加或者是有少量血痰,要告知其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度焦虑和紧张。少量的咯血1~3d内会自行的消失,如果大量咯血就要及时告诉医生,做进一步的处理。

1.3评价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对两组SAS评分、治疗频率、治疗时间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3.0分析两组数据,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性。

2 结果

2.1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效果分析 组间总有效率比照(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 实验组总满意度较之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实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照(P<0.05),详见表3。

2.4两组患者SAS评分、治疗频率、治疗时间研究实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5),详见表4。

3 讨论

所谓支气管结核,即位于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和气管的疾病,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支气管结核会对支气管的功能造成损害,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影响其日常生活。临床治疗中,一般会采用抗结核药物或者是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给药方式。通过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后疗效明显,在冷冻治疗后患者病灶组织部位会形成冰晶,使得细胞内部的各项机能异常而死。同时,在冷冻治疗后使得人体的酶系统被改变,有效改善了病变部位酸碱度,对细胞代谢功能造成破坏,直到其死亡[7]。而冰晶会阻塞细小血管,使血液流速减慢,致使局部组织坏死,为后续治疗提供必要帮助。同时,经治疗后能够使免疫细胞总T细胞含量和辅助性T细胞含量增加,利于特异性抗体的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支气管镜很容易使患者出现不适感,介入冷冻治疗手术并不止一次,在麻醉和治疗的过程中均会加重患者的痛苦。所以,很多支气管结核患者的心态并不积极,甚至面对再次治疗会拒绝。临床医疗期间,护理工作的作用不容小觑。积极贯彻落实护理服务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与心理状态,同样会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所以说,对临床护理模式的探寻与运用十分有必要[8]。

根据既有研究成果发现,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效果十分明显,而通过优质护理措施的运用,同样可提高疗效,也使得患者治疗期间的不适感有所缓解,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此外,部分学者在临床研究中选择支气管内膜结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给药治疗,在总结术前、术中与术后三个不同阶段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发现,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服务的完善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帮助,而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9]。

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的支气管结核患者中,能够使其心理情绪得到改善,利于其接受度的提高。而且,优质护理干预将重点集中于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使其能够持续接受治疗,通过术前、术中与术后阶段的干预指导,充分突出了优化护理操作服务的优势,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切实感受关怀。

总体来讲,支气管结核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用支气管镜介入冷冻,并在围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缓解其心理情绪,同样也提高了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