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安徽寿县博物馆藏战国楚金币

2021-12-30 09:01朱远俊
艺术品鉴 2021年9期
关键词:铸币寿县钤印

朱远俊

寿县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称作“寿春”,据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记载,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 年)楚联合诸侯伐秦失利后,为避秦之威胁东迁定都于寿春,命曰“郢”。直到公元前223 年秦攻破寿春城池而楚灭,这里就成为战国晚期楚国最后的都城。楚国在此为都经营虽不足二十年,但在这方土地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和无尽的瑰宝,大量楚国金币的出土就是其中之一。

寿县历史上曾经零星出土过楚金币,见之于文献的就有好多次,最早的可追溯到北宋年间。沈括在《梦笔溪谈·卷二十一》记:“寿州八公山侧土中及溪涧之间,往往得小金饼,上有篆文‘刘主’,世传‘淮南王药金’也。……背有五指及掌痕,纹理分明……”沈括的描述与今天出土的楚金币的形制几乎完全相同,所不同的也是谬误之处,错把篆文释为“刘主”。晚清方浚益、方孝杰父子所著《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中记述:“……有郢金钣,铭二字印款……此金出寿州、凤台二邑田间。”徐乃昌编著的《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稿》:“清光绪二十九年,即公元1903 年,寿县城南二里桥孙姓治枯井时,发现楚金币七块,其中有三块郢爰,重量不等,……有陈金钣铭,印款六枚相连,未经剪凿。”这里所说的“有陈金钣铭”即为“陈爰”。但这些楚金币因出土时间久远,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下落已无迹可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安徽省境内的各大城市均有零星的楚国金币出土。尤其是在江淮大地的腹部——寿县,于20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中期,连续三次大批量出土窖藏楚金币,共出土楚国金钣 184 块,总重量达一万八千余克,除“郢爰”金钣2 块、“卢金”金钣1 块和无印记金钣1 块分别调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外,其余均藏于我馆,使我馆成为全国收藏战国楚国金钣数量之首,同时也是我馆最具特色的馆藏精品。

楚金币只是人们对楚国金币的一种统称,“郢爰”才是其中一种准确命名。方浚益、方孝杰父子所著《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中记述:“……光绪丁丑(公元1877 年)冬孙秋潭大令家澄以此金见贻,始得审视,知前此以为汉器者皆误也。右一字从邑从呈是郢……长男孝杰后释左一字为爰。”是说在此之前把战国时期楚金币“郢爰”,当作汉代器物的人都错了,把沈括释为“刘主”的误释订正了过来。

图1 卢金

图2 无印记金版

图3 郢爰

春秋时期,我国进入了铸币阶段。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交换频繁,货币流通范围扩大,金属铸币大量增加,种类繁多,形制各异,一般常用劳动工具(曾当作等介物)的形态来铸造货币,如齐、燕的刀币,三晋的布币,秦国的圆钱,都是从劳动工具刀、镈、纺轮演变而来。铸币形式演变的趋势,一般是从模仿开始,例如楚国的铜贝,是仿制海贝形状的一种制币,沿袭殷周用贝作为货币的习惯而来。以后由贝币演变成模铸文字的“蚁鼻钱”或“鬼脸钱”。《史记·平淮书》记载:“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或白、或黄、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又说“乃至秦……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由此可见,秦统一之后龟贝才不作为货币流通,但秦统一之前的战国应当还有龟贝的存在。寿县出土的大量龟壳模样的楚国金币,足以说明战国晚期的楚国依旧沿袭着传统的习惯,继续行使龟贝货币。楚人古来就有“货币而宝龟”的习俗。《周礼·天官冢宰》中,也有“贡献金玉龟贝之类物品”这样的记载。用黄金浇铸龟甲形货币,这是楚人把为币的龟甲转换为金属货币时的一种刻意模仿,突出反映了楚人对以龟为宝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创新。

楚金币作为楚国的大额货币,从寿县的出土情况来看,主要可以分为饼金和钣金两大种类,其规格和形制则又因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一是作为国家货币“郢爰”的印记是方的,而作为地方货币“卢金”的印记是圆的,另有无印记金钣及圆形金饼。这不仅说明楚金币的钤印是浇铸前就已经规定、谋划好了的,且可以从中看出,这种规定和谋划是根据中央(王室)与地方发放的货币而有着明显的区别。

郢爰,研究者一致认为是楚国中央(王室)官方所铸,大量出土的郢爰实物也说明了这一点。我馆共藏整钣郢爰几十块,重量为242 克至272 克之间。从形状上看,两端内凹,四角外翘,背面隆凸,厚薄不一,呈龟壳形,均有范模条纹,多为不大规整的方形;币面钤有大小不等的方格状文字印记,排列上大体根据金钣大小或横或竖钤上去的,并且钤得很满,即使是拐角处地翘起部位也加一印或有半印,无固定规则和格式,这就说明钤印的数量与重量没有关联。但钤印的作用却大有讲究:它是以郢都王者名义,或是以地区官方名义向使用者证明,这是由政府统一发行的经过鉴定、值得信赖、可以放心使用的货币,目的在于表示一种担当和诚信。而在楚金币所有种类当中,从现今各地已经出土的情况看,就数由国家发行的“郢爰”发现量最多,铸行时间最长,流通地域最广。

卢金,为楚国卢地(今湖北省襄阳一带)所铸造的金币,属地方性官方法定货币。整钣卢金与郢爰不尽相同,同为龟版形,同有钤印,整钣重量接近。其不同之处是:郢爰称“爰”,卢金称“金”;郢爰为方印,卢金为圆印;其颜色较之郢爰的浅黄偏深。我馆藏整钣卢金四块,另有一个碎块,尚存四分之三印。整钣每块重量在250 克至266 克之间,正面印记个个都为圆形,其中一块的背面和侧面有刻画数字和记号,另一块的一侧有切割痕迹;还有一块背面现出条纹,并有两个孔洞,其中一个是穿孔,明显可以看出这是铸造时发生冷阻现象造成的。卢金出土极少,尤显弥足珍贵。

无印记金币,同郢爰、卢金版形相同,为龟版形,整钣重量相当,在258 克至268 克之间。唯一不同之处是这种金钣正面光光堂堂无一钤印。有的钣面两侧原铸痕清晰可辨,大多钣块的一侧有切割痕迹。从浇铸面观察,因冷阻造成凹凸不平的正面,呈大小不等的凹点和穿孔,不像已钤印记的“郢爰”“卢金”的浇铸面那样平整,应是铸币时在浇铸过程中因发生失误而出现的不宜钤印的废品,抑或作为币材留备再行铸造时重新使用。

楚国为我国古代有名的黄金产地。《诗·鲁颂·泮水》有所谓“南金”。《管子·轻重甲》:“楚有汝汉之黄金。”《战国策·楚策》:“黄金珠璣犀角出于楚。”因而楚国以“郢爰”“陈爰”“卢金”等龟币和金饼特殊形态的黄金铸币作为流通的手段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

总之,楚金币在我国古代贵金属货币发展的历程中,其先进程度和引领作用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它在过去是楚国经济流通领域的一种大额货币,今天来看它是代表我们华夏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金色符号,在我国货币乃至世界货币的史册上,十分荣耀地写下了金光闪闪的一页。

猜你喜欢
铸币寿县钤印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略论我国古代钱币铸造中的板形范立式顶注工艺
货币的演变与科技发展的联系
担当
浅谈印章识别对书画鉴定的作用
一个后发县域的“新路”
中国画落款与钤印研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影响铸币税的理论及量化研究
水墨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