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教育者专业实践的改善及其实现路径

2021-12-30 21:51邱元锋
科学咨询 2021年40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教育者师范生

邱元锋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高校教师教育者,顾名思义,即在高等院校担任师范生的教师,为将来的人民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实践教学内容。在多个方面为师范生的未来教学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教育者既包括专业学科的教师,例如:数学、语文、英语、化学、物理、生物等。也包括了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师,例如;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因此,我们要重点针对教师教育者自身的教学素养入手,将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解决,实现教师教育者更专业的发展与进步,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水准,这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一、 教师教育者自身问题的提出

(一)理论与实践层面

教师发展的基础主要来源于师范生的主要保障,即教师教育者,如何提升教师教育者专业实践能力对于整个社会的教师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实践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众所周知,教师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质,著名的教育学家厄尔曾说过:“学术致力于发展更多或接近于真理的知识,专业则关注用行动或实践带来变化。”由此可见,教师教育者是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巩固,充分提升教师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二是实践层面,实践与理论相对,教师教育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蕴含极强的实践性的职业内涵。实践对于教师教育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是教师教育者未来发展的关键之处,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就可以让教师职业切实高效地迈进标准化、专业化的时代[1]。

(二)实践性特征应使师范生全面发展

教师教育者的性质,是一种专业的实践性教育,并朝着更高的教学水准迈进。因此,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进行结合,切实有效地为教师教育者形成一个有着理论知识与实践意义的教育体系,充分提升教育认知水平,加强实践经验。因此,教师教育者应当有高教的教师担当,高教教师不仅学术理论扎实,也有极强的实践能力。教师教育者有着双重的身份,一是学术研究者,也是专业的工作者,这保障了教师教育者的工作过程中的内涵与深度。因此,仅仅将教师教育者用传统的教师行业的标准去评判,显然是不科学的,应该重点针对教育专业实践能否切实高效地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与其他方面的进步为标准进行评判。

(三)国家层面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卓越教师培养改革计划中,针对于地方政府与各中小学、高校三位一体的机制进行培养,切实有效地展现教师教育者的基本理念,为教师教育者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将对中小学生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提升。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可证实施办法(暂行)》中明确道,充分规范加强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建设,提升教师教育者的教育质量,着重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提升。在国家的多个政策中,我国的教师教育者不仅要充分完善自身的教育方法的体系,还要对理论与实践的能力进行提升,对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有着一个清晰的认知,将教师教育者真正意义上理论实践双发展,这是我国教师教育者在未来的发展方向[2]。

二、 教师教育者价值的体现

(一)教师如何教学

第一,教师教育者先要体现出来的价值就是要专业性的教学,教师教育者不仅要针对师范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能力有一个清晰的掌握,还要对自身的知识面、教育观念与教学理念有一个认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实时更新,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更好地将师范生的学习行为与质量进行改善。第二,要更加专业地教导师范生该如何教学,需要师范生清楚认知的是,要做到一个合格教师的前提条件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展开教学,将师范生的学生思维逐渐发展成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同时存在,学会站在学生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是教育者需要重点关注的。第三,教师教育者要学会如何对师范生进行专业的教学示范,通过模拟实际教学来教导师范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充分发展学科教学与实践教学。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

教师教育者需要具备完善的学术研究基础,能够挖掘与培养未来教育工作者的学科思维。另外,教师教育者还要针对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及时地进行研究与更新,与时俱进地研究师范生的学习规律与学习进度,充分掌握师范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将自身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充分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为教师教育者开拓自身的教学事业,提供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教师要对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行充分的掌握,切实加强对教师教育者的教育更新的把握,能够针对教学过程中,师范生或自身出现的不解与疑惑给予完善详实的解答,对理论与实践科学合理地进行融合沟通[3]。

(三)针对师范生教学的反思性实践

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师范生进行专业实践的教学,能让师范生能够自如地在理论与实践中互相切换,这是提升师范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高校教师教育者要针对师范生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性的实践,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导师范生如何发现中小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情况,利用模拟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演示,在师范生学习过程中再进行重复性的演示,再由教师进行实际的判断与分析,积极营造出一个和谐教学环境,用自身的教学经验与观点同学生们展开讨论,对教学内容进行实践与反思,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将自身的经验与方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们,在这其中无形的锻炼师范生们的思维与能力,真正意义上的将反思性实践落到实处。

三、 专业实践的改善及其实现路径

(一)认同教师教育者角色,自主提升专业改善实践路径

社会对于教师教育者的认同,是专业角色性质的认同,而教师自己对自身的认同,是自身的对教师职业的情感归属与身份的追求,这是教师教育者对自身职业负责的基本要求。教师教育者若想更好地提升专业实践的自主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认同自己的教师职业,通过自身对教学的反思性实践,将自身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进行充分对比,在其中找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将自身的教学认知与理解有效地进行提升,明确自身的职业信念,这有利于将师范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切实有效地发展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并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来,这不仅可以将自身的实践能力更进一步,还可以将自身的教学质量提升到最大化。

(二)搭建专业实践改善平台

教师教育者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师教育素质,还要有丰富的教师教学经验,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现如今的大学师范类专业中,教师教育者过于倾向于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方法,往往是理论偏多,实践教学的内容却寥寥无几,显然这是行不通的。教师教育者的教学一旦脱离了实际,将教学固定在了理论上,这样的教学课堂一定是枯燥无味且死板的,与实际情况是脱节的,这无疑严重地降低了教师教育者的教学质量,这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师范生是不合格的。因此,我们要搭建专业实践改善平台,让教师教育者与学生在这个平台中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学习,将专业知识完善地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加强教师教育者自身的教学能力[4]。

(三)认同其专业学术实践的价值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教育者的学术地位应该受到教育界的充分肯定与认同,让教师教育者对自身的教师身份进行认同,并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我们应该对教师教育者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保障,例如,通过设立教师教育考试进行专业证书的颁布,这样可以加强教师教育者对自身职业的归属感,再者可以增加教师教育教授的头衔,切实有力地提升教师教育者的学术地位。教师教育的政策是保障教师教育者的有力后盾,这样在未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才可以将自身的心态摆正,更好地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健全外在政策,充分利用环境引导其专业实践

现如今,高校在评定职称制度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只重视科研成果,却对教学水平有所忽视的问题,这对于高校中教师教育者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这种重科研的模式对于整个教师队伍来说存在着不可衡量性,极易导致教师队伍中出现各类问题,例如失去教学动力、丧失教学兴趣等等。因此针对此类情况,高校要拿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来,将科研与教学的评价制度相互融合,根据高校教师的学科不同,有着不同评判标准,这样在保证公平的同时,还可以鼓励高校教师教育者充分履行自身的教学任务,科学合理地改善高校教学环境。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改善高校教师教育者专业的实践,就必须建立专业实践政策与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体系,认同教师教育者的身份与地位,增加其归属感,使得教师教育者产生稳定且强劲的发展动力,将专业实践主动进行改善。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教育者师范生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