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方法和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2021-12-30 00:03张敬雯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4期
关键词:用药安全药学服务临床疗效

张敬雯

摘要: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在提高西药房服务质量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200例采用西药治疗的门诊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则加入西药房药学服务。比较两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为门诊患者提供有效的药学服务,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药学服务;临床疗效;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4-01

随着医改深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用药指导已经不适用于临床服务,需要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药学指导效率,从而提高临床服务质量[1]。西药房在供应药品时,需要立足于用药安全的原则上,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创新药学服务模式,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2]。药学服务在现代药房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满足现代患者的实际需求。为了观察药学服务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200例采用西药治疗的门诊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200例采用西药治疗的门诊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中有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为21~77岁,平均为(52.2±6.3)岁;其中高血压22例、糖尿病28例、慢性胃炎35例、冠心病15例。对照组中有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为19~75岁,平均为(51.8±6.1)岁;其中高血压23例、糖尿病27例、慢性胃炎36例、冠心病14例。入选标准:①有明确的疾病诊断指征且采取西药治疗的门诊患者;②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器质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②过敏体质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在药品发放窗口指导患者具体的用药方法,并严格按照药品管理规范进行药品发放与登记管理。

观察组则加入西药房药学服务,具体措施为:①提高药师的专业素养:在药学服务中,药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药学服务质量。因此首先要提高药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定期参与培训的方式提高其专业素养,包括药物配伍禁忌、审方以及药学服务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例如《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等,定期考核并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将药师的服务态度与表现,纳入职业考核范畴;还要建立处方管理系统,对未发现不合理处方的药师进行点名批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其沟通能力,在发药时能够与患者更好的交流,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此外还要做好与同事的对接工作,掌握好药物管理信息。②加强药品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用药安全,一定要严格控制药品采购工作,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以及有效期限,及时剔除质量不过关以及临期的药品,确保发放给患者的药物都是安全有效的。同时药品管理要做到双人核查,确保发放药品准确无误。③监控药物不良反應:由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因此需要跟进患者的用药治疗情况,电话咨询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叮嘱患者定期复诊,确保药学服务的安全性。还可以开通微信群,在线指导患者的用药问题,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差异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药学服务是利用药学知识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临床服务,确保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3]。传统用药指导主要是根据处方发放药物的同时,告知患者用药方法,药师对于处方配伍的关注度较低,服务的主动性不高,不适用于现代社会。随着医改的深入,药师的工作内容与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仅是药物调剂与咨询,同时要负责处方审核以及药学服务,对于药师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西药房在开展药学服务中,首先需要提高药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其服务能力与责任意识,从而在工作中主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药学指导,同时文章中还加入了电话咨询与微信指导,能够满足现代门诊患者的要求,通过更加便捷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不局限于医院,扩大了其服务范围,从而满足现代患者的需求,能够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有效的药学服务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可确保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通过为门诊患者提供有效的药学服务,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贞. 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对我院门诊西药房内部调剂差错率的影响[J]. 海峡药学,2018,30(6):278-279.

[2]刘泗容,高宝根,黄春育,等.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J]. 中国医药科学,2017,7(12):133-135.

[3]陈红梅,徐伟忠. 探析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海峡药学,2017,29(8):272-274.

猜你喜欢
用药安全药学服务临床疗效
我院17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变更调查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385例感染病例的分析
眼科病区用药咨询常见问题分析
我院5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
急诊用药咨询的帕累托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