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2021-12-30 00:03卢小兰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4期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卢小兰

摘要:目的:觀察心理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4例作为样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观察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20.0±0.9)、SDS(21.0±1.4)、SF-36(95.2±2.3)、依从性97.6%、满意度95.2%;对照组患者SAS(35.7±1.9)、SDS(34.8±2.0)、SF-36(80.6±3.6)、依从性83.3%、满意度76.2%。结论:加强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4-01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以延长患者的寿命。治疗期间,受疼痛及经济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常存在严重的负面情绪,对其疾病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会产生较大的阻碍。将心理护理应用到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样本。以42例为一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

观察组包括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36-74)岁,平均(51.42±3.02)岁。透析时间(2-18)m,平均(10.21±1.04)m。对照组包括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40-70)岁,平均(51.43±3.10)岁。透析时间(4-15)m,平均(10.30±0.99)m。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包括透析前准备及体征监测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如下:(1)透析前的护理:部分初次透析患者,对透析环境不熟悉,容易产生恐惧情绪。针对初次透析者,护理人员应于透析前,为患者讲解相应的透析知识,告知患者透析的流程,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之能够积极的接受治疗。(2)答疑解惑:透析期间,护理人员应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积极为患者介绍当前疾病治疗的进展,使患者产生自我掌控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自我效能,使之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得到缓解。(3)环境保持:透析室内应保持温暖、明亮、宽敞,应定期消毒,及时打扫。同时,应为患者准备电视机、报纸及杂志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提高患者透析过程中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4)疼痛干预:反复穿刺容易增加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可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考虑采用局麻的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者产生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几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心理状态采用SAS与SDS量表评分,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分。根据量表的要求,计算患者的分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20.0±0.9)、SDS(21.0±1.4)、SF-36(95.2±2.3);对照组患者SAS(35.7±1.9)、SDS(34.8±2.0)、SF-36(80.6±3.6)。两组相比,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实质性损害,患者肾脏萎缩,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机体各系统功能均会被累及,机体健康水平及抵抗力明显下降[1]。已知的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以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盂肾炎等为主,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口腔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等[2]。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方法以体征监测为主,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缺乏重视。透析期间,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会逐渐加重,依从性逐渐下降。部分患者甚至存在中途放弃治疗的行为,对其疾病控制效果的改善,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患者4SAS(35.7±1.9)、SDS(34.8±2.0)、SF-36(80.6±3.6)、依从性83.3%、满意度76.2%。导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包括“反复穿刺的疼痛”、“对透析知识缺乏了解”、“透析室内环境差”及“对透析的流程不熟悉”等。将心理护理应用到患者的护理中,为患者讲解透析的流程及其他有关透析的知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感。严格控制透析室环境,可有效提高患者生理上的舒适度,使之注意力得以分散,使之紧张等负面情绪得以缓解。给予患者局麻,可缓解由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同样能够达到提高患者舒适度的目的。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护理后,患者SAS(20.0±0.9)、SDS(21.0±1.4)、SF-36(95.2±2.3)、依从性97.6%、满意度95.2%。与接受常规护理者相比,优势显著(p<0.05),证实了心理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加强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小红.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9):41+43.

[2]刘丹.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3):251-252.

猜你喜欢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微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治策略研究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