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2-30 15:09孙道京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4期
关键词:电切术PDCA循环

孙道京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而言,实施PDCA循环护理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n=68例,采用抽签法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PDCA循环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异甚微(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而言,实施PDCA循环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PDCA循环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4-01

膀胱肿瘤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虽能有效抑制疾病发展,但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1]。PDCA循环管理是临床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可规避常规护理不足,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主体,实施针对性护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案,重在分析在此疾病中,PDCA循环管理的实施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样本选择:择我院收治膀胱肿瘤患者,均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n=68例,编录时间:2019年1月-2021年6月,采用抽签法均分两组。对照组:n=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45~60岁,中位值(52.50±1.30)岁;观察组:n=34例,男27例,女7例,年龄45~60岁,中位值(52.50±1.3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术后切口护理,同时为患者做好术后健康教育,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言语疏导。

观察组:以对照组护理为基础,联合PDCA循环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P:计划阶段:在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术后情绪状态,自我护理技能等,通过既往护理经验,罗列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分析原因,护理人员针对原因制定详细护理计划,明确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制定心理护理干预形式。

(2)D:执行阶段:依据护理计划,严格落实护理内容。①组建PDCA循环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师以及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负责护理内容执行情况检查,责任护师与护理人员负责护理计划制定以及落实;②通过邀请专家来院讲课,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以及技能培训,使其掌握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护理内容,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通过后方可实施护理。③每周召开一次组内会议,护士长对上一阶段护理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总结,制定下一阶段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针对护理不足分析原因,并制定干预措施,规避同类错误再次出现。

(3)C:检查阶段:护士长定期查看护理内容执行情况,并召开组内会议,依据护理人员反馈,将合理的意见记录,并对护理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持续完善护理措施,关键护理环节,护士长可以通过现场示范的方式,指导护理人员完善护理操作。

(4)A:处理阶段:通过患者反馈,检查结果等,对检查阶段发现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阶段护理目标,对于上一阶段未能解决的护理不足,在下一阶段实施过程中重点监控,针对上一阶段取得良好效果的护理操作进行标准化以及统一化,依据以上内容反复循环,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此量表共8个维度,0分为最低分,100分为最高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优。

(2)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含尿道炎、血尿以及尿痛。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数据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对照组:(65.78±4.30)分、观察组:(65.78±4.35)分;护理后:对照组:(76.87±5.63)分、观察组:(88.96±6.10)分;组间护理前:t=0.000、P=、0.500、护理后:t=8.942、P<0.001;

两组护理前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较高(P<0.05)。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尿道炎2例(5.88%)、血尿2例(5.88%)、尿痛4例(11.76%),总发生率为8例(23.53%);

观察组:尿痛1例(2.94%),无患者发生尿道炎以及血尿,总发生率为1例(2.94%);

经计算,=4.610、P=0.03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

3 讨论

膀胱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等,术后患者因处于虚弱状态,极易导致内环境紊乱,引发并发症,从而阻碍治疗进程[2]。PDCA循环改进护理模式是基于PDCA循环理论发展而来,是常规护理的延伸以及优化,可在其基础上对于患者护理期间各个环节的护理内容、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不足,针对性改进,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联合PDCA循环管理取得显著效果,其原因在于:在PDCA循环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断改进护理措施,护士长对护理措施的执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完善,两者相辅相成,可对管理过程中不足之处提出改进,促使护理效果得以提高。对上一阶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可规避下一阶段延续错误,循环往复,促使护理质量提高。

综上:对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而言,术后实施PDCA循环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周文婧,黄英凡,陈振兰,等.延续护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4):3-3.

[2] 劉晓敏,狄桂萍.循环护理对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4):4-4.

[3]刘展东,陈其武,盛扬杰,等.PDCA循环管理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0,38(4):3-3.

猜你喜欢
电切术PDCA循环
综合护理措施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分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督导制下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PDCA循环应用于
宫腔镜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