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林业病虫害的特点与生态防治措施

2021-12-30 21:13郑爱华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发病特点预防策略病虫害

郑爱华

摘要:我国北方林业发展由于受到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综合因素的制约,林木生长速度与生长质量都劣于南方地区。部分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干旱,林木长势较弱,更容易受到病菌与害虫的侵害,夏季到来后,在潮湿闷热的天气中,病虫害开始不断生长增多,对林业产生极大的威胁。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北方林业的生长與规划。因此,在造林的实践过程中分析虫害高发的诱因与北方病虫害的特点,以便可以降低苗木病虫害发病率,提升造林质量。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北方林业种植中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特点,加强对病虫害产生情况加以分析,从而在技术上与管理上做出双重响应。以此来确保我国北方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北方林业;病虫害;发病特点;预防策略

引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渐重视,反战林业产业、恢复生态平衡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林业部门需要关注的重点。病虫害是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旦造林过程中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不但会影响区域内林业的经济效益,还给森林生态系统的规划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只有不断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林业病虫害提供全面科学技术服务,才能有效地发挥科学种植的优势。

1、影响北方林业病虫害发病的原因

1.1气候因素

由于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全球变暖导致一些不能越冬病菌与虫害可以在冬天存活,致使病虫害数量增多。害虫在春、夏季相对温暖的环境中大肆繁殖,再加上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北方地区在春季容易受到寒流潮侵袭,很容易造成树势衰弱,从而诱发病虫害的发生、传播。除此之外,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突发性病虫害也逐渐严重。例如:蝗虫。这种虫害可能像人类慢性病一样反复出现。

1.2生态因素

随着近年来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能够以多种方式应对各种病虫害。一些生命力较差的害虫已被消除,它们无法构成大面积的林业资源。威胁,但遵循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幸存的病虫害对我国目前使用的各种杀虫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现有的杀虫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尚存的病虫害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使用这种技术,一旦爆发了严重的害虫,就会导致抗药性爆发,这很难有效控制。

1.3管理因素

在我国种植林业的时候,选择的地区通常是技术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或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将缓慢,政府部门的资金将减少,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能力。技术能力,要做好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和预测,灾害发生时不可能应用先进的技术来控制灾害,导致灾害的大规模传播和巨大的危害。此外,我国过去的经济和技术进步还不够先进。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经常选择简单,粗鲁的大剂量农药使用,使用面积极大,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处理方法还将消除有害生物的天敌,这将导致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各种林业有害生物和疾病的潜在危险。

2、林业病虫害的发病特点

2.1规律性

病虫害问题具有一定规律性。每种病虫害都有一定的特点与规律,都有惧怕的天敌。所以在进行林业建设过程中,可以在把握病虫害问题发展规律基础之上实现天敌的适量投放。在病虫害出现规律的基础之上,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防治处理,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2.2普遍性

在北方林业建设工作中出现病虫害是常见且普遍的问题。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树木的成长势必会受到其他生态因素的影响,且病害是林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相应的经济效益。

2.3 散播性

病虫害问题具有一定的散播性,且扩散速度较快。一旦有一树木感染病虫害,就会导致整片森林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针对病虫害扩散速度我国北方林业部门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般是通过农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消除。但这种方式属于短期防治方式,就效果来看,农药、杀虫剂的使用缺乏有效性。另外,长期使用杀虫剂及农药会使病虫、害虫出现抗药性或发生变异,使防治难度大大增加。

3、生态防治措施

3.1微生物防治技术

微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多种微生物来达到对病虫害问题的有效方式与调控,如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实现对病虫害的杀害。当前,我国使用的主要为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真菌来达到防治目的。如采用红座霉、白僵霉对病虫、害虫的生理结构实施破坏,从而使其无法对树木造成侵害。

3.2天敌防治技术

天敌防治技术,是指通过投放病虫、害虫的天敌来对病害虫实现捕杀。该种方式,不仅能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保证了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当前我国北方林业种植地区一部分工作人员仍然采取农药喷洒的方式实现病虫害预防工作,这种方式不仅大大减少了病虫、害虫天敌数量,同时还提升了病害虫的抗药性。因此在本质上,效果作用不大。投放天敌是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3.3封山育林恢复生态

由于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在实施造林的过程中,林业部门要依据当地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选用苗木要满足林木生长所需,并且要选择多种类的苗木建立混交林,这样就能够让各种生物间彼此互相制约、共同生存,即便是出现某种病虫害也不会给森林造成毁灭性影响,并且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降低林木被人为破坏,有效提升保护林木的性能,确保森林系统能够完善发育,最终实现防病抗病目的。这样还能够对林木实施混交工作,能够更好合理地完善群落,逐步形成实际天然林木,让生态环境更为稳定和谐。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北方林业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森林覆盖率也在逐年提高。但是由于造林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所以就需要根据北方病虫害的发病特点以及规律进行分析,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行的方针作为指导,不断对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完善和穿心。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病虫害治理工作。争取在病虫害问题解决上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吴迪. 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7,37(20):174-174.

[2]高楠楠,田智慧,姚海英.北方林业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策略[J].种子科技,2019,37(18):104,106.

[3]张天生.浅析林业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1):161-162.

[4]龚倚.探究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园艺,2020,43(22):25-26.

猜你喜欢
发病特点预防策略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及预防策略分析
论电力工程建设内部控制关键风险点的预防
关于鸡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大学生运动性猝死与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
关于生猪疾病防治措施的分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