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2021-12-30 21:44杨杰清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杨杰清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多数基础设施的完善都是通过土木工程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居民楼、写字楼等,自然工程规模也有所壮大。这一方面说明土木工程的前景光明,另一方面说明土木工程的质量与城市未来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力度,保证其质量与安全,实现城市建设的又快又好,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在管理上,尤其要针对近几年的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不足之处进行重点监控,以帮助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必须就当前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方法并加以落实,以实现增强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项目管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应用

1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1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相应的施工设备及人员的安全问题,对于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开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场地安全、设备安全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都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施工现场的危险度就会相对较高。但是,当前很多人员不注重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不能保证施工场地等安全性以及相应的设备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而且相应的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措施得不到有效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

1.2施工建筑材料不达标

施工材料不达标往往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度,也会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的使用寿命,材料不达标主要体现于施工中漏发钢铁,混凝土比例不合理,使用长度不合理的钢铁,另外一方面施工人员本身缺乏施工管理质量的意识,因此工程项目中要质量达标很难有效的保证,尤其管理员在管理质量方面意识问题比较薄弱。

1.3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问题

在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人员管理情况对于最终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是相对较大的,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士进行施工,那么现场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外,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相应的监理人员缺乏丰富的经验,很难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指导,那么施工现场的秩序就会相对比较混乱,现场施工的有序开展就会受到影响,最后就难以保证土木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当前很多施工现场的人员专业素养相对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1.4市场制度缺失

我国市场改革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合同的制定当中,往往会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利用合同主体的漏洞谋求不正当的利益,利用虚假信息签订不对等的条约,还有单方面违约行为以及单方面修改合同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在处罚上无据可查,惩处力度不足,从而导致可能再犯。这些行为不仅会损害合同双方的利益,也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混乱。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范围,并落实到个人,将其贯彻于施工全阶段,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以此来规范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标准展开工作,为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因土木工程涵盖多个环节,各环节对施工工艺、工序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操作,要想降低其中的对冲性,应当摒弃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施工各环节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以此避免因职权范围不明晰,而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各部门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发生。其次,还需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妥善安排施工全过程,因土木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管理部门需结合以往经验,针对较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在后期遇到该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并及时处理,避免给施工质量及效率造成影响,确保该工程能够在原定计划内保质保量地完成。

2.2人员管理方面

施工人员是施工项目的直接执行者,其本身的施工质量就决定了建筑的最终质量。做好现场的人员管理要从人员素质和队伍构成的合理性方面入手,比如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往往涉及公共区域的绿化建设,所以在这样的要求下,需要对施工队伍的人员构成进行调整,对于施工班子的带头人,最好要有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能从建筑工程的功能角度出发建设更加友好的建筑施工队伍。

2.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规模较大,所包含的环节多且复杂,若安全管理工作未做好,较易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一旦触发会引发连锁反应,不仅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会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施工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明确管理主体,加大安全施工宣传力度,不定期展开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规范操作对自身乃至企业的重要性,确保其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展开,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率;还应当在施工现场显眼位置悬挂安全警示横幅,以此來起到时刻警醒的作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需要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辅助,而不同的机械设备对技术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现场管理人员需将各设备的操作方式、操作准则等信息告知现场施工人员,让施工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掌握该设备的实际操作方法及技巧,避免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影响施工安全。现场管理人员应要求进入现场的人员佩戴完善的安全防护装备,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对进入的人员进行扫描,避免闲杂人等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还应当定期对高层施工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测,一旦发现其安全系数较弱,就要及时进行更换,以免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引发严重的后果。

2.4施工程序的专项控制

施工程序的专项控制应当立足于建筑的原始设计图展开,考虑到建筑和普通土木工程建筑之间在施工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承建单位应当充当中间人,让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同时自己也要作为监督者,在深入理解施工流程后对现场进行专项控制。比如地下管线的施工,由于地下施工涉及周边建筑的地基安全,可能遇到河流和地下水的渗透,可能和已有的管线系统以及地下排水渠发生冲突,所以在进行市政项目的地下管线施工时,更应当做好前期的地质勘探工作,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资料,做好成本预算,这才能充分保证施工安全稳定的开展。

2.5完善地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土木工程在施工建设时,较易遇到软土地质,该土壤条件因含水量较高且有着较强的压缩性,导致其承载能力及稳定性较差。在遇到此类地质条件时,施工人员需提前深入现场进行全面勘测,并对其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水文情况进展分析研究,针对其特点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此来提升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在此可采用强夯技术、换填法、深层水泥搅拌桩、排水固结法等多种技术手段,每种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因此技术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选择工作。强夯法相对其他技术来说较为便捷,其操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大型设备将重锤吊起至一定的高度然后松开,利用其自由落体时所产生的冲击力来对地面进行夯实作业,以此来达到密实效果。在此需注意的是,应当把控好重锤的重量、高度,以及夯实的次数、角度,并做好夯实设备的稳定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地基的整体质量,为之后的施工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做好全面管理工作,针对现阶段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各环节的操作行为,同时还应当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为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鹏飞,李晋,孙继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人民长江,2020,51(S1):235-237+247.

[2]赵挺生,刘文,张亚静,等.基于施工流程的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26(12):122-127.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