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区维修维护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探究

2021-12-31 03:03
北方建筑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理景区

袁 洁

(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215)

1 案例分析

某市植物园景区占地面积772 000 m2,属于专类公园,园区植被现状良好,但是由于前期建设工期紧张,园区内景观环境欠佳,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游览路线较为单一,整体上并未完全体现出旅游度假、科普教育、园林艺术欣赏等综合功能。近年来,随着游客数量增多,为了完善和提升公园整体景观环境,丰富其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功能,参与评选星级景区,对全园进行进一步的规划提升,稳步推进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

景区内的很多基础设施和设备,因使用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出现了老化、破损等问题。涉及土建维修、设施设备维修、园林绿化等内容,如:园路广场破损、房屋建筑老化、给排水管线老化、园林廊架小品破损、绿化缺失等问题,直接影响景区形象,并存在安全隐患,急需维修。园区改造前景观环境见图1~图 3。

图1 改造前园区景观环境

图3 改造前景区内房檐漆脱落

图2 改造前景区内木亭老化

然而,近年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维修工程具有种类多样、地点分散、部门繁杂、事件紧急等特点,经常出现进场材料不合格,施工工序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小品建筑的造型不合理、与周围景观环境不协调、隐蔽前未验收合格,绿化苗木规格不符合要求及成活率不高等质量问题,以及现场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齐、施工现场未按照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工人未佩戴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等安全问题,此外还存在现场扬尘防治及围挡搭设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园林工程不仅仅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更是关乎人们居住环境质量的民生工程。园林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工程施工过程的复杂性与交叉性,完善高效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不仅可以建设高质量的园林工程,还可以提升园区旅游服务设施水平,为游客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游园环境。因此,作为建设管理方,工程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 维修工程的特点

维修工程的施工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灵活性大、因素复杂、项目大小不一。普遍存在制度缺乏、重视度不高、无计划等问题。维修工程大部分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维修前多数情况没有具体的施工图纸或未明确具体做法,项目决策时间短、欠调研、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大,项目维修质量效果较差[1]。

3 维修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

1)管理制度不明确,现场无章可循。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管理制度不明确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如管理人员责任分工模糊,造成推诿扯皮、脱岗离岗、不在施工现场;现场代表不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从而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可乘之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缺失,导致发生安全隐患事故,给工程质量安全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

2)人员重视程度不高,监管专业力度低。零星维修工程一般指工程(作)量较小或造价较低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日常维修工程和建筑面积不足2 000 m2或造价较低的小型工程,这些基本上属于现有管理措施的死角或者管理者不屑于管理的领域。且零星维修工程项目多、金额大小不一、情况相对比较繁杂。一些园林施工中,存在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综合素质水平低下等问题,无法在工程实施期间宏观调控施工队伍、建设进度与工程材料的进场等,完全忽视了工程管理的专业性,难以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2]。

3)现场签证不及时、不规范,增加审计难度。维修工程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工程量变更较随机。从零星维修工程送审资料角度来看,现场签证不规范,后补现象、虚签现象严重。对于检查零星维修工程的工程量,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没有施工图纸,一般来说,有不少地方需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临时作出变更,施工中免不了有大量的工程量变更,很多隐蔽工程由于时效性和隐蔽性特点,如未能及时做好现场工程量签证,后期容易给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弄虚作假提供可乘之机,再加上一些管理人员对这些签证不进行核实便随意签证,大大增加了审计难度。

4)工程实体施工工艺粗糙,工程质量差。部分工序未按规范标准施工,如护栏安装不牢固,存在安全隐患;脚手架搭设底部不设置垫板;剪刀撑的连接扣件数量不足等质量安全问题。细部处理不到位,有的假山叠石水平差;台阶石拼缝宽窄不一;景观小品工艺粗糙,与环境不协调;苗木栽植不规范,有的种植土表层高于路沿石,易污染路面;苗木不起支撑作用且观感质量较差。安全文明施工制度执行不力,个别工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临边防护不全面;成品保护不到位等。此类施工企业工程精品意识不强,施工工艺粗糙,难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4 维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解决对策

1)强化行业管理。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辖区内园林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统一监管标准,细化监管措施,明确监管职责,规范工作流程。要紧盯质量安全问题多发、易发、频发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区域,深入开展综合整治和专项整治行动,推动问题整改落实。要综合运用考核通报、约谈警示、案件移交和联合惩戒等手段,切实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行业监管水平。

2)加强制度建设。公园景区建设单位首先要制定一套关于景区维修工程的管理制度。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工程部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工程档案管理规定、签证管理规定、建筑材料和设备采购及使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管理与审计监督的规章制度。以此来统一和规范维修工程的报建、立项、审批、招标、管理、验收、审计、使用的程序和方法,加强维修工程管理。优化招标制度有助于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

3)深化人员职责。公园景区建设单位应切实履行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明确人员责任分工,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建设单位必须按基建工程项目指定现场代表,现场代表必须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项目管理经验。现场代表对负责的工程项目承担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深入工地现场加强工程管理和监督,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必须认真做好材料、设备、建筑构配件的进场验收及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工作,控制材料消耗和施工工期;必须与工程监理密切配合,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协调处理工程中出现的技术、经济问题。

4)强化过程管理。工程开工前,按程序向相关质量监督部门申报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强化监督力度。施工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强化施工过程监控,完善监管程序,明确监管责任人,形成逐级签单制度,保障园林项目工程质量。要通过加强现场巡查、项目例会、联合检查等方式,督促监理、审计等相关参建主体切实履职尽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园林工程养护期内,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承担施工范围内的绿化养护责任,保证苗木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养护期满,相关部门应监督做好工程移交工作,并严格执行相关规程进行规范管理。

5)强化监理服务。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对于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及工程造价在100 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必须实行施工监理。对配备监理单位的项目,要加强旁站式监理,对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采取实名制管理。监理单位应在施工现场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符合规范标准的监理记录设备,有效开展巡视、旁站、见证取样、平行检测等工作,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安全进行现场动态记录,形成完整、准确、清晰的视频资料,并形成资料备案,有效提升工程监理服务质量。

6)加强验收管理。景区建设单位要建立明确的项目验收管理机制,阶段性验收、重点分部分项验收和竣工验收相结合,严格执行参建各方现场确认及会签等控制程序。对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防水、装饰、安装、绿化种植工程等重要部位,施工单位必须在完工后或隐蔽前,会同建设、设计单位进行初验,并经建筑、园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督促参建各方完善工程技术资料。验收内容应完整具体,形成详细的验收报告和工程量清单,客观真实的反映项目履约和质量安全情况。项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清单由参建各方及审计单位签认,确保工程量变更处于合理、可控状态。

7)加强档案管理。为了保证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建设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要求及工程项目备案要求,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切合实际的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程序,并由专人负责。工程竣工档案的验收应与工程的竣工验收同步进行,工程档案不符合要求的,工程项目不予验收。项目实施过程中,景区维修工程的工程量,隐蔽工程、重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图纸、施工过程、验收过程等,要形成真实、完整、清晰的档案资料,特别是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料。工程参建各方对出具的各类报告、签证单等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8)加强监督检查。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强对零星维修项目的监督检查,通过查阅项目档案、检查现场外观质量、质量行为管理等方式,特别是对涉及关键工序、重要部位施工过程的影像资料、监理单位签证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严格查处各类违反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程序、质量安全、扬尘防治、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行为,不定期检查重要岗位人员到岗履职情况,抽查检查结果纳入园林绿化市场主体信用记录。项目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相关质量监督部门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验收合格、符合条件的项目方可出具质量证明文件。维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见图4。

图4 维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示意图

此外,加强公园景区维修维护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更新观念,以改革的思想解决景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树立超前意识、依法实施规划意识、科学组织施工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切实提高公园景区服务水平和质量。比如在方案设计选择的时候要考虑今后维护管理和使用的方便有效,树立设计面向管理的理念;选材上尽量选择不易被盗和不易破损的材质;在安装方式上要做到牢固可靠且方便维护管理。

加强公园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配合的管理工作。目前,公园内部各部门之间实行各负其责的部门负责制,在工程施工时常会涉及到两三个部门同时管理的问题,就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等现象。比如,绿化栽植及养护工程属于园容绿化部门,而基础设施维修属于基建部门,在交叉施工时,必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部门管理机制,加强施工工程责任制度落实。

加强公园景区专业维护人员队伍建设[3]。要做好公园维护管理,实现国际化城市园林维护管理标准,达到超一流的“养管”工作标准要求,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良好、有专业维修养护技术和热爱本职工作的维护管理队伍。目前,大多数园区内专业维护人员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国际化园林维护管理标准和要求,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因此,要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除了加强注重维护人员队伍思想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建设,还要加强岗位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建立健全有触动性的管理体制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维护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确保公园景区维护与管理不断有所创新,向超一流“养管”工作标准迈进,努力实现国际化城市园林维护管理标准。

5 结语

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及安全的关键,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园林维修维护工程是一个专业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管理中认真负责,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通过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创建高标准、国际化城市园林维护管理模式,不仅能起到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作用,更能切实为游客提供优质舒适的游园环境,进一步带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监理景区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控制重点
引导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相互促进之探讨
如何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以促进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房建监理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摘牌』
“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