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效果

2022-01-10 09:24钟祥如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期
关键词:药学服务中药

钟祥如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归纳总结出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21年7月到2021年10月期间中药处方治疗的病案中随机抽取6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接受中药处方分析法,对比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学服务过程中引入中药处方分析法,可有效避免不合理处方的出现,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中药;药学服务;中药处方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1--01

现代社会中,我国药学服务持续发展,中药方药物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调配药品,还包含了辅助治疗、处方点评等内容,特别是处方分析,其尤为关键,可有效预防用药差错的出现,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基于此,本研究在中药药学服务中引入中药处方分析,现将研究内容及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共60例,均来自医院中药处方治疗的病例库。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比为19:11,最大77岁,最小5个月,年龄中位数(44.64±2.28)岁;观察组男女患者人数比为15:15,最大75岁,最小4个月,年龄中位数(43.21±2.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存在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指导,根据中药处方规定对药物剂量及品种进行合理调整,及时发现书写不清的情况,并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确认无误后进行调配。同时,嘱咐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停止服用,就医治疗。观察组则接受中药处方分析法,具体为:①接收到中药处方后,药师应重点分析处方,细致判断其是否同临床诊断相一致。若处方同证候相对应,药剂师可进行适当地调整;若不相符,应迅速同医生沟通,并提出建议。当医生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调整。对于组方而言,应严格按照配伍理论,要求君臣相长、相辅相成,如此才可保证处方的合理性[1]。若方剂配伍不当,如大黄和碘胺类药物,药物在人体中代谢较慢,不利于人体健康。对此,处方分析时,药师应对伍禁忌和怀孕禁忌进行细致分析,掌握患者病情,了解医生用药意向,发现不符的情况下及时同医生沟通,要求医生进行确认或变更,保障药效,强化治疗效果;②中医方剂分析在科学汤剂中的应用。中药煎制时,应选取恰当的器皿,并明确操作规范及禁忌。在中药方剂分析时,药师应基于方剂具体成分,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正确的用具及煎煮方法等。一般而言,煮沸设备最好选择有盖的搪瓷杯、砂锅。处理目的不同,煮沸使用也有所差异。例如,对于皮肤病、外感咳嗽等疾病治疗时,应对煮沸时间进行控制,不宜过长[2]。煎煮结束后,趁热过滤药渣,以此来维持中药的有效成分;③中药方剂分析在用药时间和用药方法上的应用。在中药处方分析过程中,药师要耐心地告知患者正确服药时间及方法,有效保障药效。上焦时,服药时间最好选择在餐后;下焦时,服药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前。中药一般需煎熬两三次,每次温的、凉的为热证,热的为寒证。④中药处方是否有症状性。中药处方分析时,药师应积极同医生沟通,保证中药处方同诊断相符合,基于患者实际病情用药。若服药后患者病情并未改变,应同医生探讨用药的合理性,对处方进行适当修改,以此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⑤明确兼容禁忌。对于中药方剂分析而言,配伍合理性是重点。中药配伍应重视君臣配伍、助手与使者配伍、中药配伍配伍。若配伍不当,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同时,用药时应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注重辨证施治,如此才可确保药物发挥最大功效;⑥正确掌握剂量。对于中药疗效而言,剂量也是关键性影响因素。同一種中药其剂量不同,那么疗效也有所差异。如少用黄连能够健胃,多用便会伤胃;柴胡煎剂用量控制在12~15 g,退热、清胆、止疟功效明显;6~12 g具有疏肝、解郁、调经的功效;3~6 g具有升阳、解郁的功效[3]。不同病程、不同病理分期及年龄的患者,其用药剂量有所差异,必须对毒性药物用量进行慎重控制,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等群体。调剂时,药师应对用药剂量进行核对,若存在问题应及时同医生沟通,以此来保障安全用药。

1.3观察指标

如实统计两组药物剂量错误、药物重复使用、配置不当、诊断结果与剂量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计算出发生率。同时,如实记录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分析以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展开,不合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的表示单位应用的是%,代表检验值的单位为X2,P<0.05代表比较对象的最终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比较

据统计,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据统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对于中医治疗而言,中药处方是关键性依据,也是辩证施药的主要表现[]。在中药药学服务中引入中药处方分析,其具有如下几点优势:(1)可基于经典处方,制定针对性有效的加减治疗计划;(2)第一时间发现处方中适应症及用药功效,确保准确配置;(3)能够对中药处方中用药剂量、方法、配伍禁忌等方面进行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失误的情况,提高药学服务质量;(4)可规范化检查处方书写情况,避免产重复用药的现象出现;(5)针对一些附有脉案的中药处方,引入处方分析法能够对处方中的立法、主症及诊断进行明确,药师可基于患者病情调配方剂,真正实现辨证治疗。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证实了中药处方分析的必要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鲍永娟.中药处方点评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2):136-137.

[2]罗绮思.探讨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效果[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05):992-994.

[3]陈吉芳.基层医院中药处方分析及中药药学服务水平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13):89-91.

[4]高鹏,李志甫.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7):133+135.

猜你喜欢
药学服务中药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中药保存,要区别对待
别用微波炉煎中药
我院17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变更调查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385例感染病例的分析
临床药师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的作用
眼科病区用药咨询常见问题分析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分诊模式下急诊临床药师服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