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2020-05-20强降水天气气象服务经验总结和思考

2022-01-13 14:25安承德杜小玲郎贵英杨德强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1年6期
关键词:石阡县气象局强降水

安承德,杜小玲,郎贵英,张 吉,杨德强

(1.贵州省石阡县气象局,贵州 石阡 555100;2.贵州省气象台,贵州 贵阳 550002;3.贵州省思南县气象局,贵州 思南 565100)

0 引 言

随着全球变暖,强降水等极端天气发生频率逐渐增加,如何进一步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是气象工作者不断思考、总结和探讨的长期课题。近年来,许多气象工作者对一些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服务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服务指标进行了相关研究,为更好的开展气象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刘敏等[1]从组织落实、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努力提高气象服务覆盖面和部门联动等5个方面对湖北省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预报服务进行总结,反思了气象预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陆帼英[2]总结了巴州“96·7”特大洪灾抗洪气象服务,指出气象预报准确及时、情报服务积极主动、通信联络畅通无阻,为抗洪抢险作出了贡献;刘静等[3]深入分析2016年6月30日—7月6日湖北省暴雨天气过程预报预警服务、应急联动等环节的工作及效果,认为此次过程的气象服务能赢得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的肯定,主要是由于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暴雨灾害应急启动早、部门联动响应快和社会媒体高度参与;谢仁波等[4]对思南县夏季预警时段暴雨特征分析,指出暴雨蓝色预警在雨前发布的可信度高,而暴雨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雨前发布的可信度低;代瑞华等[5]研究印江县汛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三个叫应”服务,指出开展“三个叫应”气象服务,重点关注短时强降水易发区、大小流域区域、地质灾害点和人口密集区;杨平会等[6]对荔波县“三个叫应”阈值研究,指出洪涝灾害的致灾阈值,与地形、土地使用性质、植被、河流和地下暗河等有密切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本致灾阈值时,还需要考虑前期累计降雨、河流水位等情况。

2020年5月20日强降水天气过程自西北向东南的影响路径为该县少见,虽然过程发生前未能准确预报,但是通过加强天气监测,做好短临气象服务,有效弥补了预报上的不足。通过对本次天气过程的降雨特点以及开展的预报、预警、“三个叫应”等服务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和思考,以期为今后开展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石阡县国家站和乡镇(街道)自动站1 h及24 h降水资料,该资料来源于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CIMISS数据库,用于降水强度分析;雨量图形、雷达回波图采用“贵州省气象局短临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绘制。

2 天气实况和灾情

2.1 天气实况

2020年5月20日凌晨到上午,石阡县境内出现该年度最强降水天气,全县各地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9日20时—20日20时全县除县城外还有12个区域站出现大暴雨、18个区域站出现暴雨,最强降水出现在本庄镇葛彰司(143.9 mm)。全县主要降水集中在20日02—07时,并由两轮强降水组成,见图1。第1轮强降水出现在20日02—06时,强度较第2轮偏弱,但仍具有短时强降水特征。20日02—03时在本庄附近源地生成,03—04时经龙井乡晏家湾,04—05时进入国荣乡及石阡县城,给当地造成25~40 mm·h-1短时强降水,05—06时向东进入石固乡,06时后减弱,这轮强降水最大雨强出现在国荣乡(41.7 mm·h-1,04—05时);第二轮强降水出现在05—07时,此轮降水突发性强、雨强大。这轮强降水源于凤冈和余庆两县之间发展的强雨团,20日05—06时该雨团从余庆进入本庄镇,并在本庄、白沙所辖区域造成40~70 mm·h-1的短时强降水,随后06—07时强降水雨团东移至县城南部,在中坝—甘溪—坪山等乡镇(街道)造成50-70 mm·h-1的短时强降水,07时后该雨团向东南移进入黔东南州,此时石阡县强降水基本结束,这轮强降水尤其以甘溪72.2 mm·h-1为最强。分析显示,正是两轮强降水叠加构成了本庄镇及辖区以及石阡县城的大暴雨天气。

2.2 灾情

据石阡县应急管理局灾情统计: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无人员伤亡,但导致白沙、本庄、龙井、中坝、国荣、甘溪等乡镇(街道)遭受较重暴雨洪涝灾害,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 527.4万元,受灾总人数34 58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 198 hm2。

图1 2020年5月20日02—08时石阡县逐时降水分布Fig.1 Hourly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in Shiqian County during 02-08 hours on May 20, 2020

3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分析此次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的组合反射率因子图,见图2。01时(图2a),余庆县东移的弱回波开始影响石阡县西部边缘,直至03时30分石阡县境内回波较弱,且呈零散分布。03时36分(图2b),石阡县西部出现强度>45dBz的小块状回波且向东移动,此时凤冈和余庆两县之间的强回波(中心强度>55 dBz)出现西北—东南向移动趋势。05时(图2c),石阡西部生成的小块状回波已东移至该县东部,凤冈和余庆两县之间的强回波移至石阡县本庄镇,发展成强度>45 dBz的小弓形状强回波,该回波呈西北—东南向路径移动。05时42分(图2d),石阡东部东移回波已减弱并进入江口县,而西部弓形强回波则加强,中心强度>50 dBz,继续东南方向移动。06时06分(图2e),中心强度>50 dBz强回波范围扩大。06时30分(图2f)移至石阡南部边缘,强回波演变成块状但中心强度仍>45 dBz。07时后强回波东南移进入黔东南州,石阡境内回波减弱,强降水基本结束。

图2 2020年5月20日石阡县境内雷达回波演变过程Fig.2 Radar echo evolution process in Shiqian County on May 20, 2020

4 气象服务开展情况

一是提前服务,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石阡县气象局19日15时收到铜仁市气象局指导预报后,结合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及时制作2020年第35期《气象信息报告》——降雨天气预报,指出“预计5月19日下半夜至20日夜间,石阡县多云转阵雨或雷雨,局地大雨,雷雨中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并第一时间报县人民政府领导和对外发布。县人民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县长在报告上作出批示,并转发到各有关部门和19乡镇(街道),要求抓好落实。通过提前开展气象服务,为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指挥相关部门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加密监测,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县气象局带班领导、应急值班人员、业务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汛期24 h值守班制度,19日21时30分参加省气象局晚间天气会商后,与市气象局气象台、雷达站保持联系互动,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就天气情况可能造成的气象灾害,及时调整气象预警信息级别,为县、乡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合理安排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参考,也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在市气象局指导下,较强回波还在瓮安与余庆边界时,便于20日00时15分提前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当监测到本庄降雨为42 mm时,于20日03时59分提前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比出现第1站暴雨时间提前半个多小时,同时加强天气监测,发现本庄一带回波在逐渐增强时,果断于20日05时28分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后续于20日05时59分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并立即致电省预警信息中心,申请分县全网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降水对应情况见图3所示。

三是信息共享,积极开展“三个叫应”气象服务。主动与县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应急管理局、水务局、自然资源局及各乡镇(街道)保持电话联系,及时开展“三个叫应”气象服务和雨情报告。从20日00时15分开始,先后叫应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县直部门领导、县党政领导13次,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先后向分管副县长、县长汇报天气情况。20日06时41分与县水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橙色预警信号;20日06时54分与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信号;20日08时25分通过手机短信平台与县水务局联合发布城镇内涝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开展“三个叫应”和联合发布预警信息与降水对应情况见图3所示。

图3 2020年5月20日00—10时石阡县气象服务与降水对应情况Fig.3 Corresponding sit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precipitation on May 20 in Shiqian County

5 经验总结和存在不足

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石阡县气象局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阐述了气象部门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主要有如下3点做法:一是加强值班值守为做好气象服务提供有力保障。虽然19日预报及夜间全省加密天气会商均未考虑该县为本次天气过程的主要落区,但是值班人员并没有放松警惕,坚守工作岗位,实时监视着天气的变化,根据降雨变化及时对外发布预报预警和雨情等气象信息,及时开展“三个叫应”气象服务工作。二是预报不准用短临监测服务补的方法降低灾害损失。本次过程时间上与预报基本稳合,但降雨实况比预报量级偏大,这与石阡复杂的山区地形地貌,汛期天气变化多端,难以准确把握天气系统有很大关系,通过加密天气监测,实时关注天气变化,充分运用雷达、云图、乡镇自动气象站等多种气象资料,及时研判会商,强化短临预报、灾害性气象预警、天气实况等气象服务,有效弥补了预报上的不足。三是运用“三个叫应”服务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是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效益的重要措施。石阡县气象局值班人员在20日04时35分监测到本庄、国荣、龙井等地近3 h累积降雨量接近50 mm后,根据本地“三个叫应”标准,立即主动向上述强降水发生地乡镇(街道)和县应急管理、水务、自然资源等相关重要涉灾部门开展电话叫应服务;05时45分,监测到本庄镇葛彰司站近6 h累积降雨量达90 mm时,该局主要负责人及时电话叫应本庄镇和县重要涉灾部门主要领导,并叫应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县长;后续值班人员和值班领导根据雨情变化情况继续多次开展气象服务工作,直至降雨结束。从该县应急管理局获取的灾情与降雨量对比,此次天气过程强降水中心和灾情较重的地方也在上述叫应的乡镇(街道)。同时,从这次过程中总结出该县一个重要的“三个叫应”气象服务参考指标:即当出现大面积短时强降水且时间连续超过3 h、最大小时雨强达40 mm以上时,白沙、本庄等地势较低乡镇(街道)易出现城镇内涝,应及时开展电话叫应服务工作。

虽然上述措施有效弥补了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在预报上的不足,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5点:一是预报能力不足导致大暴雨出现漏报,即在预报中只报到大雨,而实况为13站出现大暴雨。二是预报服务人员对本地气候背景和预警信号标准理解不够深入,从本次过程持续时间和降水变化来看,发布第一条暴雨预警信号时,若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比实际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更为妥当。三是运用“三区(即监视区、警戒区、责任区)”预警服务机制存在能力不足,当降水回波移动路径发生转向时,市、县级值班人员均没有提前监测到上游湄潭县东南部、凤冈县南部、余庆县东北部一带降雨强度变化可能对石阡县的影响。四是区域协作联防工作存在不足,上下游区县需进一步加强联动。五是没有根据降雨强度变化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6 小结和思考

①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是做好气象服务的基础。在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服务中,短临预报预警在防灾减灾救灾中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加强监测系统建设,整合现有各项资源,形成更为完善的综合监测系统;需要充分利用雷达、卫星云图、乡镇自动气象站等各种气象资料,提高突发性预报预警的准确率。

②提高气象信息的及时性是做好气象服务的关键。加强以往极端天气过程具体影响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梳理完善本地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基本规范、“三个叫应”标准和气象服务流程等服务机制。

③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是做好气象服务的重要环节。加密天气监测,实时关注天气变化,充分运用“三区”预警服务机制,提高天气监测时间的密度和精度,提升气象资料快速有效的分析判断能力,实现实时生成的气象资料的迅速应用。

④提升业务人员专业水平是做好气象服务的先决条件。加强气象服务队伍建设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高素质、精业务的综合型人才,是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关键。

⑤加强台站和部门间联动是做好气象服务的有力保障。上下游区县气象部门间的协作联防,上级气象部门对下级气象部门针对性指导,各相关部门间密切联系和信息共享,对做好气象服务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⑥加强气象工作的宣传是做好气象服务的有效补充。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契机和各类媒体加强气象科普宣传,能更好地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认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进一步支持气象,充分应用气象信息防险避灾救灾。

猜你喜欢
石阡县气象局强降水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黑龙江省气象局组织参观黑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一次东移型西南低涡引发的强降水诊断分析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敢问天公脾气几何?——宝山气象局参观记
四川盆地西南部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分析
2014 年5 月末西藏强降水天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