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联合用于面部抗皱的Meta分析

2022-01-20 01:41邓心怡卫传元高子煦顾建英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抗皱射频皱纹

任 明, 邓心怡, 卫传元 , 王 璐, 高子煦, 顾建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上海 200032

随着年龄增加,面部老化现象不可避免,其表现有面部容量降低、皮肤松弛产生皱纹、光老化造成色素沉着不均等[1]。对于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单纯进行除皱术或注射治疗等常不能达到美容需求目标。由于光电在面部年轻化改善中效果佳、损伤小等特点,光电辅助治疗面部皱纹需求明显增加[2]。同时,随着各类光电美容设备不断改进,研究者逐渐将不同类型光电治疗方法联合用于改善面部皱纹,以提高抗皱效果。但是,光电治疗选择较为丰富,且缺乏可参考的循证依据,因此,光电联合方案的制定主观性较强,常导致求美者获益不明显。

因此,本研究对以往光电联合抗皱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比较各类光电联合方案及单一方案的抗皱效果,旨在为临床光电联合面部抗皱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方法 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建库至今发表的光电联合治疗面部皱纹相关文献。中文数据库以“光电”“联合治疗”“老化”“皱纹”“面部”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英文数据库以“photoelectric therapy”“combined therapy”“facial wrinkle”“facial aging”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关于光电联合治疗面部皱纹的随机对照试验;(2)皱纹变化评价指标采用Fitzpatrick评分系统。排除标准:(1)重复研究;(2)未分析联合光电治疗面部皱纹;(3)未设立对照组;(4)数据难以完整提取,与作者沟通后也无法获取。

1.3 文献数据提取 先分析文献摘要,按照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初筛;再通读文章,根据排除标准,选择可以按提前制定的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的文献。当2名研究员对文献纳入与否意见不同时,由另一名研究者协助决定。提取内容包括研究者信息、研究时间、研究开展地区、纳入研究人数和干预措施有效性等。

1.4 文献偏移评价 由2名研究员参考Cochrane评估标准[3]评价纳入文献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数据完整性等方面的偏移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比值比(OR)作为疗效效应指标,以P>0.1及I2>50%代表存在异质性,存在异质性时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反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输出效应指标OR值及95%CI。合并效应量采用Z检验, 检验水准(α)为0.05,并绘制森林图以分析各项研究的敏感性。

2 结 果

2.1 文献纳入 共检索到412篇文献,其中43篇因重复被排除,275篇因综述文体、未采用相关联合治疗等被排除;余94篇文献经过第2次筛选后,最终纳入13篇(图1)。

图 1 纳入文献筛选流程

2.2 纳入文献的偏移评价 3篇文献均采用了随机方法;3篇文献(文献10~12)对研究者和受试对象采用双盲,其余均未采用。3篇文献(文献9、10、12)明确说明存在失访,余文献均无失访。

2.3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结果(表1)显示:13篇文献共纳入1 181例受试者,其中90例半脸接受单一治疗、半脸接受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644例,单一方法组627例。联合治疗方案以射频联合激光策略为主,单一方法方案以射频策略为主,OR为0.42~7.41,中位为2.23。

表1 纳入文献相关数据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治疗有效率 异质性检验示I2=22%(<50%),说明纳入的13项研究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果(图2)显示:光电联合的抗皱效果优于较单一方法(OR合并=2.25,95%CI 1.69~3.00,Z=5.55 ,P<0.000 1)。

图2 Meta分析结果森林图

2.4.2 敏感性分析 依次剔除各研究,将余12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同剔除前进行比较,分析各研究对本次Meta分析的影响。剔除Chan等[16]的研究后,余12项研究的异质性I2=6%,因此可认为该研究为本次Meta分析异质性的主要来源;依次剔除其他文献后,异质性I2的统计结果均未发生明显改变。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光电联合治疗面部皱纹的效果优于单独治疗。Chris等[4]探讨了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 IPL)联合1 550 nm点阵激光(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 FP)与单一采用1 550 nm FP在面部光老化皱纹治疗中的疗效,OR为7.41,提示IPL联合1 550 nm FP的抗皱效果优于单一方法。杨青等[5]的研究中,射频(radio frequency,RF)联合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的除皱效果也较单一方法更佳。其他研究[6-13]也显示,掺铒钇铝石榴石(erbium-doped:yttrium aluminum garnet,Er:YAG) 激光SMOOTH模式与1 064 nm 掺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yttrium aluminum garnet, Nd:YAG)激光组合,点阵激光联合射频,Nlite型585 nm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s,PDL)联合EA,830 nm红蓝光(light-emitting diode,LED)联合633 nm LED等联合治疗效果均优于单一方法。并且,联合治疗在改善皮肤紧致度、色素问题等方面也更优。点阵激光主要用于缓解痤疮后瘢痕和色素沉着,而研究[7,9-11]均显示,在射频联合激光对国人面部的抗皱效果优于单一射频治疗,说明点阵激光能增强射频的抗皱效果,提示点阵激光的面部抗皱潜力值得进一步探讨。

然而,Negishi等[14]首次研究了亚洲人1 064 nm长Nd: YAG 联合532 nm长脉冲磷酸钛氧钾(potassium titanyl phosphate,KTP)激光联合治疗皮肤问题的疗效,发现单用532 nm KTP激光对在色素修复较联合组更安全、有效,联合组面部除皱效果与单用532 nm KTP激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re等[15]的研究表明,低水平激光治疗(low-level laser therapy,LLLT)未增强眶周及鼻唇射频抗皱效果。Chan等[16]发现,非剥脱性点阵激光(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 NAFL)联合优化强脉冲光(optimized intense pulsed light source, OPLS)的抗皱效果优于单用OPLS,但不及单用NAFL。这反映并非任意两种有益于改善面部皱纹的光电治疗方式联合应用后都能提高抗皱效果。

此外,各研究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Chan等[16]的研究为本次Meta分析异质性的主要来源(剔除后,I2=6%);而依次去除其他文献后,I2的统计学结果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入选的13项研究对本次Meta分析影响小,结果稳定、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1)入选文献同质性不够高,需要更多光电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对结果进行论证;(2)入选研究较少,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3)对皱纹变化采用Fitzpatrick评价系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综上所述,光电联合用于面部抗皱的效果多优于单一方法,但是并非任意两种方法都能提高面部抗皱效果,且相同的联合方案在不同种族、区域效果不同,提示有必要针对中国人制订新型治疗策略和建立疗效评估体系。由于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可为临床光电联合治疗决策的制订提供客观依据,治疗师应该参考该类分析结果,开发新的联合策略以提高求美者获益。此外,本研究为面部抗皱联合策略提供了参考,但研究存在局限性,因此仍须开展基于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抗皱射频皱纹
母亲脸上的皱纹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皱纹
俄美容师:23岁开始抗皱
复杂电磁环境构建及综合射频一体化设计
欧瑞莲INNOAGE时之钥抗皱赋弹系列全新上市
“每日贴”抗皱去皱纹效果好!
“每日贴”抗皱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