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1-20 03:41张丽华邓秀群余廖长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避孕措施绝经期生殖

张丽华 邓秀群 陈 亮 陈 庆 余廖长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400020)

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我国围绝经期妇女总人数不断增加,已经跃居世界首位[1]。虽然女性的生育能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低[2],但围绝经期人群排卵率仍高达25%,依然具备受孕能力[3]。由于月经及排卵不规律和对避孕重视程度不足,围绝经期女性仍是非意愿妊娠的高风险人群,且绝大多数选择终止妊娠[4]。有研究表明,>40岁妊娠者中1/3为非计划妊娠[5]。与年轻女性相比,围绝经期妇女实施人工流产后,更易引发月经紊乱、宫腔感染、宫腔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该类人群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的风险显著增加,因而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和危害更大[6]。目前,围绝经期避孕仍是我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薄弱环节,国内外关注围绝经期妇女避孕现状及避孕宣教的文献尚少。本文通过分析围绝经期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为改善避孕服务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因非意愿妊娠在重庆市主城及周边14个区县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且年龄≥40岁的围绝经期妇女共1080例为研究对象,占同期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总数的6.7%。纳入标准:≥40岁非意愿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围绝经期妇女。排除标准:不全流产、稽留流产等病理性妊娠妇女;因母体或胎儿疾病要求终止妊娠者。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工流产访谈记录表”面对面访谈,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育史、流产史、日常避孕情况、本次意外妊娠原因等。访谈前访谈内容经专家讨论并进行预访谈。工作人员经过统一培训,收集避孕相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方法

调查数据整理后录入Excel,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符合条件的1080例妇女,年龄(42.3±2.1)岁,最大年龄52岁。见表1。

表1 围绝经期人工流产妇女一般情况

2.2 本次妊娠前避孕情况

本次意外妊娠前避孕情况见表2。

表2 本次妊娠前避孕情况

2.3 本次意外妊娠原因分析

本次意外妊娠的首要原因为未避孕,有部分妇女既往采用高效或非高效避孕措施,但此次意外妊娠时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未避孕原因以认为接近绝经不会妊娠和偶尔一次性生活不会妊娠为主。其次是避孕失败,主要原因为未规范使用避孕套、采用效果较差的安全期及体外排精等避孕方法及宫内节育器移位和到期未更换等。见表3。

表3 本次意外妊娠原因分析

3 讨论

3.1 围绝经期避孕不容乐观

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排卵与无排卵的月经周期交替出现并通常持续多年,生育力降低,月经紊乱,容易降低对避孕的重视程度,因而成为非意愿妊娠的高风险人群[6]。本研究结果显示,围绝经期人工流产妇女日常以不避孕和自行选择非高效避孕方法为主,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率低,重复流产率高(69.3%),且本次高危人工流产比例(52.2%)高于刘冬梅等的研究结果[7]。本研究也显示,围绝经期妇女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为不避孕和使用避孕方法失败,与刘小艳等研究结果相似[8]。进一步分析显示,未避孕的原因缺乏对围绝经期的生殖生理变化了解, 认为此期月经周期紊乱接近绝经不会妊娠、心存侥幸心理、担心不良反应和对身体有害及不知怎么避孕等有关;避孕失败的原因与未规范使用短效避孕方法(避孕套、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未按时随访高效的长效避孕方法(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及采取低效避孕方法(安全期、体外排精)等有关。提示围绝经期妇女妊娠防范意识减弱,避孕意识淡漠、避孕知识匮乏,存在对该期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宣教不到位、不全面及避孕服务主动性、规范性不足等问题。

3.2 围绝经期避孕亟需重点关注

由于目前避孕服务的对象多注重青少年及育龄期妇女,使围绝经期妇女的避孕服务和健康问题被忽视,而她们所面临的绝经、全身脏器功能和免疫功能减退,生殖系统(癌症及感染)疾病等健康问题,又严重影响着她们的避孕方法选择及生活质量,意外妊娠及人工流产对其身心健康影响相对较大,出现手术意外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如果再患有慢性病,更易导致不良后果[9]。目前围绝经期妇女避孕形势严峻,存在未被满足的避孕服务。因此,在重视育龄期妇女避孕服务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围绝经期妇女的避孕和生殖健康问题,这也是做好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全程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

4 对策和建议

4.1 加强围绝经期避孕服务综合管理

一是建议多部门协作共同制定促进围绝经期科学避孕的策略,制定考核标准及奖惩办法,定期督查和考核;二是划拨专项经费用于避孕宣传和开展健康教育,配置足够种类和数量的避孕药具,以满足围绝经期妇女不同避孕需要;三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由于日常临床工作量较大,致使宣传和健康教育及咨询随访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保障围绝经期避孕宣教及避孕有效落实的必要条件。四是对服务提供者定期开展规范化培训、学术和经验交流,提高服务技能和人际交流技巧,补齐围绝经期避孕服务短板,将避孕服务与围绝经期保健相整合,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五是认真贯彻落实《基本避孕服务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0],使围绝经期妇女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免费基本避孕服务。同时加强围绝经期避孕方法的科学研究, 以提供更多可供围绝经期妇女选择的安全的避孕方法。

4.2 加强围绝经期避孕节育综合指导

一是建议服务提供者通过多渠道广泛宣传围绝经期避孕及保健知识,使妇女充分认识围绝经期避孕的重要性,增强避孕节育意识,普及避孕节育知识,及时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坚持正确使用,并从避孕中获得防病治病的健康益处。二是针对性制定围绝经期不同情况避孕和生殖保健的健康教育材料,同时丰富教育形式,切实做到让其“能听懂、能理解、能落实”。通过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与精准开展,使其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围绝经期妇女的主动避孕意识和避孕能力。三是针对围绝经期生理特点, 依据《40岁及以上女性避孕指导专家共识》[4],指导个性化选择既满足避孕需求,避免或减少避孕所致的健康风险,同时又能获得额外健康获益的避孕方法[13],并在避孕服务上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与帮助,提高避孕有效率。四是严格落实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2018版)[11]。研究发现,在人工流产的过程中,受术者获得高效避孕的动机及决心最强烈,而来自医务人员的建议和推荐则是最容易接受和采纳的途径[15]。通过人工流产过程中的集体宣教、一对一咨询及术后定期随访强化避孕知识,督促及时落实既能满足高效避孕需求,又能兼顾防治月经相关疾病及缓解围绝经期症状等额外获益的避孕措施[7,13],以保护生殖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五是严格按照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加强对高效的长效避孕措施的随访和复查指导,以保障避孕效果和安全。

本次研究仅是对人工流产围绝经期妇女的避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由于时间的限制,未进行全围绝经期妇女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与效果观察,下一步将要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避孕措施绝经期生殖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