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菌群失调与PCOS病情程度及影响因素

2022-01-20 03:41姜方清苏春芳黄卫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菌群失调月经周期负面

姜方清 苏春芳 秦 丽 黄卫东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445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多毛、痤疮、肥胖、月经异常及不孕等体征[1];且PCOS可诱发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子宫内膜癌等疾病[2-3]。目前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尚无定论。阴道微生态主要由阴道菌群、内分泌环境、免疫系统及解剖结构等组成,阴道与外界相通易出现免疫机能下降、激素及酸碱度等变化,导致阴道菌群紊乱诱发炎症、感染等疾病[4]。李倩等[5]通过文献荟萃分析表明,阴道微生态与内分泌系统疾病相关。但与PCOS疾病的发生和病情严重程度研究目前较少,因而本研究探讨阴道菌群失调与PCOS病情关系及发病可能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PCOS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PCOS患者304例,根据患者有无排卵或稀发排卵(O)、雄激素水平(HA)、卵巢多囊样变化(P)等[6],将患者分成A组(O+HA+P, n=72)、B组(O+HA, n=85)、C组(HA+P, n=78)和D组(O+P, n=69);同期本院行体检检查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PCOS诊断指南[7];②年龄18~40岁;③月经干净后7d采集阴道分泌物,且取样前3d不得服用药物,不能有性生活,阴道不得出血,病例资料齐全、完整;④文化程度小学以上,可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临床配合;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及心等脏器官功能损伤;②既往存在子宫内膜相关疾病;③入组前3个月服用雌激素、孕激素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④阴道炎症症状或外阴阴道不适。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研究。

1.2 检测方法

受试者入组后,月经干净7d后采集阴道分泌物,检测PH值、滴虫、清洁度、菌群多样性等指标。滴虫、霉菌、线索细胞、乳酸菌及清洁度,生理盐水浸润取样试子,浸润完全后用无菌滴管放置于载玻片上,并盖上盖玻片,在超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指标;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和菌群密度集,无菌滴管取1滴分泌物,常规处理后在100倍油镜下观察指标。

1.3 阴道菌群失调评估标准[8]

正常标准:菌群多样性II~III级,菌群密集度II~III级,优势菌为革兰氏阳性菌,PH值≤4.5,白细胞数<5/HP,不符合上述任一条件均诊断为阴道菌群失调。

1.4 影响因素基线资料收集

由研究人员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主要收集受试者年龄、PCOS家族遗传史、饮茶史、饮酒史、月经周期紊乱、负面情绪(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受试者负面情绪,该量表包括抑郁情绪、罪恶感、自杀、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等维度,总分>17分提示有负面情绪)[9]、睡眠质量(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受试者睡眠质量,该量表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满分21分,0~10分睡眠质量良好,11~15分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睡眠质量差)[10]和慢性炎症等参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菌群检出情况

各组菌群密度集、菌群多样性、优势菌、滴虫检出率和假丝酵母菌检出率等均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阴道分泌物菌群检出情况比较[例(%)]

2.2 阴道微生态比较

各组PH值无差异(P>0.05);清洁度(III+Ⅳ)占比和阴道菌群失调率A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各组阴道微生态比较

2.3 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体质指数、饮酒史、月经周期紊乱、负面情绪、阴道菌群失调、睡眠质量及慢性炎症等存在差异(P<0.05),见表3。以上述指标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PCOS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菌群失调(OR=2.234,95%CI: 1.301~3.838)、月经周期紊乱(OR=2.038,95%CI: 1.069~3.884)、负面情绪(OR=2.770,95%CI:2.238~3.430)和睡眠质量差(OR=2.482, 95%CI: 1.373~4.486)是PCO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3 PCOS发生的单因素分析[例(%)]

表4 PCOS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疾病,寻找PCOS发生因素及早诊断,对改善和提高育龄女性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11]。正常女性阴道菌群由厌氧菌和需氧菌构成,组成弱酸性微生态环境,抑制致病菌和病毒的侵袭,维系阴道自净功能[12-13]。阴道微生态与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及盆腔炎等病症相关,且临床实践发现阴道菌群失调亦与排卵、雄激素分泌过剩有关,即可能与PCOS的发生进展有关[14]。但临床关于二者研究相对较少,因而本文收集304例PCOS患者,分析阴道微生态指标,以探讨阴道菌群失调与PCOS的关系。

本文结果表明,5组菌群密度集、菌群多样性、优势菌、滴虫检出率和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和PH值并无差异,但阴道清洁度存在差异。进一步比较5组阴道菌群失调率存在差异,且A组高于对照组,在不同病情PCOS患者中阴道菌群失调率未见差异,提示阴道菌群失调与PCOS患病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阴道菌群失调、月经周期紊乱、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差是PCO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认为,阴道菌群平衡与患者雌孕激素、阴道内糖原及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当生活习性、月经周期等发生变化时诱发机体免疫力和激素分泌变化,极易造成阴道内菌群失调。雌激素可与阴道上皮细胞雌激素受体结合,生成糖原后经乳酸杆菌分解成乳酸影响阴道微生态;孕激素合成前体为胆固醇,胆固醇合成孕激素需要侧链裂解酶和固醇脱氢酶,若正常环节受到干扰,均可影响孕酮生成,而PCOS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孕酮和雌激素分泌异常,因而阴道菌群失调可促进PCOS的发生发展,而PCOS疾病的恶化又会加剧阴道菌群紊乱,形成恶性循环[15-16]。月经周期紊乱会伴随闭经、月经稀发等症状,而该类患者血糖、胰岛素、促黄体生成素等均异常于正常者,其发生PCOS的风险是月经正常者的2.038倍。睡眠质量差和负面情绪均为PCOS的独立影响因素,抑郁等负面情绪可改变下丘脑正常分泌激素功能,影响患者睡眠质量,改变下丘脑-垂体-性腺等正常机能,可促进PCOS的发生发展。本次研究对象仅限于2017年5月—2020年4月本院就诊的304例PCOS患者,样本量较少,需纳入多中心样本对象,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阴道菌群失调与PCO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且阴道菌群失调、月经周期紊乱、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差等是PCO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宜通过干预上述诸因素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改善育龄女性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菌群失调月经周期负面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肠道菌群失调11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