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旅游经济与交通业共生关系研究

2022-01-21 13:30陈锋仪
北方经贸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生交通旅游

陈锋仪,梁 倩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西安710128)

一、引言

旅游经济与交通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交通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它连接了客源地与目的地,使外出旅游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旅游经济的发展又会带动区域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三省交通业与旅游业发展均十分迅速,截止到2018 年底,黑、吉、辽三省的旅游总收入占地区GDP 的比重分别为13.7%、28%及21.2%,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已成为东三省重要的经济支柱。对于东三省来说,明晰旅游经济与交通业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及交通业的发展质量并加快发展速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现状

(一)旅游经济与交通

国内外关于旅游经济与交通的关系研究成果很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交通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某区域内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是否存在协调发展关系等方面。Prideaux 认为,交通建设是否完善是旅游经济能否增长的重要因素;Raguraman 证实,交通状况的差异导致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罗金阁等学者运用引力模型,对大湾区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进行测算与分析,得出可达性越好,旅游经济联系越高;许多学者对具体区域进行了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分析,如皖南旅游示范区、武陵山区、云南省、神农架等。

最新研究已不再只考虑交通对旅游经济的单方面影响,而是研究两者互相影响的具体关系上。例如,王娟等运用面板VAR 模型,对2001—2015 年我国15 个副省级城市的旅游经济增长和交通客运相互作用的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马国强等研究了西北地区旅游经济与交通业的共生关系;汪晓文等基于PVAR 模型,证实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正向影响的关系。

(二)东三省旅游经济与交通

东三省既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对东北三省的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交通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如王雪分析得出,高铁对东三省的旅游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郭建科等学者通过修正引力模型,证实哈大高铁强化了东北城市交通与旅游经济的联系;徐喆等学者对吉林省各城市进行了旅游经济差异性分析,证实了交通建设是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韩旭对青岛、大连、秦皇岛三市交通对旅游经济的拉动进行了论证。

(三)共生理论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共生”一词,最早是描述生物领域中不同生物之间共生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深入,发现许多领域都存在“共生”关系,由此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研究。学者袁纯清于1998 年将共生理论拓展到经济学研究,用以描述一定环境中经济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综上所述,对于东三省旅游经济与交通业相互作用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东三省旅游经济与交通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由此提出相应对策。

三、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9-2018 年东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相关数据作为基础,旅游经济相关数据来自2010-2019 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交通业发展相关数据来自东三省2010-2019年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研究方法

1.综合评价法

通过熵值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所占权重(详见表3),再根据线性加权模型,计算东三省旅游经济与交通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公式如下:

式中:V、分别为旅游经济和交通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值;λ、λ分别为旅游经济和交通各指标权重;tc分别为旅游经济和交通各指标的标准化值。

2.共生度测算

共生度是指在两个共生单元内,两者质参量变化的相关程度,反映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的关联程度。假设在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共生系统中,旅游经济的主质参量为其综合发展水平值,交通业的主质参量为其综合发展水平值,则旅游经济与交通业的共生度δ,以及交通业与旅游经济的共生度δ,分别为:

根据δ和δ的数值比较,可以对旅游经济与交通业的共生状态进行判定(详见表1)。

表1 旅游经济与交通业的共生状态判定

3.共生系数分析。基于共生度,进一步计算旅游经济与交通业主质参量的共生系数,即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的程度,如式(5)和(6)所示。

表2 旅游经济与交通业的共生关系判定

四、实证分析

(一)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发展水平分析

1.指标权重分析

根据东三省实际数据的可获取性,从三个方面即旅游经济发展规模、旅游资源供给水平、旅游服务供给水平,选取了十个具体指标,构建了旅游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两个方面即交通规模和客运能力,选取了八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交通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值赋权法对指标进行数值计算(详见表3)。根据表3 所示从旅游经济总体来看,东三省的旅行社数量这一指标所占权重较低,说明东三省的旅行社业务发展不成熟,亟待提升:一是从旅游经济发展规模来看,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国内旅游发展好于入境旅游发展,辽宁省因与朝鲜、韩国、日本距离较近,入境旅游发展明显优于国内旅游发展;除吉林省外,其余两省旅游总收入占地区GDP 比重这一指标所占权重较低,表明两省旅游产业对地区生产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旅游业发展仍需加强。二是从旅游资源供给水平来看,东三省整体以5A 级以及4A 级景区为主要吸引点,辽宁省3A 级及以下景区吸引力也较强。三是从旅游服务供给水平来看,东三省的指标权重整体都偏低,特别是旅行社方面,亟须进一步加强。交通方面,民航客运量和周转量这两个指标所占权重较大,表明民航是游客主要选择的交通方式,对区域交通的带动作用明显;铁路、公路各指标权重相对较小,表明这两者对区域交通提升作用较小,域内交通网络联系不够紧密。

表3 东三省旅游经济与交通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2.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式(1)和式(2)分别计算2009-2018 年东北地区三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并依此绘制出十年的发展趋势图。根据图1、图2 可知,2009-2018 年东三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发展综合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两者的发展状况具有相似的发展轨迹,呈现共生发展关系。从旅游经济发展状况看,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从0.0271、0.0061、0.0224 增 长 至0.0957、0.1287、0.0954,可以看出东三省的旅游经济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从旅游经济综合评价值具体变化情况来看,2013 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入境旅游大幅减少,黑龙江省2013-2014 年出现下降,辽宁省在2014 年出现大幅下降,吉林省主要发展国内旅游,受到的影响较小,因而呈持续增长态势。由于旅游经济本身的弹性系数较大,虽然在外界环境变化时会出现较大波动,但可以在短期内恢复增长。可以看到自2014 年起,东三省旅游经济均出现了快速增长。从交通发展状况看,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从0.0108、0.0246、0.0177 增长至0.0666、0.0565、0.0671,由于2013 年国家统计局公路运输的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综合评价值出现下降,但并不影响东三省交通业总体仍实现快速增长。自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新建扩建,以及海铁联运等交通运输合作方式不断拓展等,推进了东北区域交通提档升级。

图1 东三省旅游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发展趋势图

图2 东三省交通业综合评价值发展趋势图

(二)共生度分析

根据式(3)和式(4),分别计算出东三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这两个主质参量的共生度(详见表4)。

根据表4 可知:一是黑龙江在统计期内δ≠δ>0,且各年份包括均值都呈现出δ>δ的关系,表明黑龙江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存在正向非对称共生关系;二是吉林省在统计期内δ≠δ>0,且各年份包括均值都呈现出δ<δ的关系,表明吉林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存在正向非对称共生关系;三是辽宁省在统计期内δ≠δ>0,且各年份包括均值都呈现出δ>δ的关系,表明辽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存在正向非对称共生关系;四是东三省区域共生度均值δ≠δ>0,区域也呈现正向非对称共生关系。

表4 东三省旅游经济与交通业共生度

(三)共生系数分析

根据式(5)和式(6),分别计算出东三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这两个主质参量的共生系数(详见表5)。

表5 东三省旅游经济与交通业共生系数

总体来看,自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加之冰雪旅游发展的逐渐成熟,东三省不论是交通建设还是旅游业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由于铁路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哈大高铁、哈齐高铁的开通,有效地促进了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发展冰雪产业,不断加强冰雪交通建设,航班加密、机场通航、高铁提速,由于极其完善的域内交通网络建设,使得吉林省的旅游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辽宁省在增强域内交通网络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国际旅游,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发展持续向好。可以看出,在东三省的旅游经济和交通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经济与交通业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东三省的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从指标权重占比来看,东三省5A 级和4A 级景区对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大,冰雪旅游是东三省主要的旅游业态,但季节性十分明显。因此,东三省应充分利用冰雪资源这一天然优势,不断完善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延长冰雪旅游产业链,形成品牌优势。另外,应提升域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宣传力度,提供多品类产品供给,建设多元化景区业态,增加旅游吸引力,减小区域因季节变化对旅游经济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

东三省的旅游经济与交通业均呈现出正向非对称共生关系,但省际差异也较为明显。具体来看,黑龙江省旅游经济对交通业影响较大,表明两省的交通网络建设未能充分满足持续增长的旅游需求,对旅游经济的增长没有起到足够的支撑。因此,对黑龙江和辽宁两省来说,应该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域内铁路、公路建设,同时加强对城市、乡镇、村庄等道路的建设,特别是景区沿线交通的建设完善,提升可达性。吉林省和辽宁省交通业对旅游经济影响较大,特别是吉林省,交通业对旅游经济的影响非常大。表明吉林、辽宁省交通网络建设较为完善,而当地旅游经济状况未能达到相应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吉林省。因此,吉林省应做好省内旅游产业规划与全方位布局,利用好已有的较完善的交通网络,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将特色民俗文化、冰雪文化进行宣传推广,规划特色旅游线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拓展产业链。辽宁省也应在不断提升入境旅游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挖掘区域特色文化,提升对国内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旅游经济的发展与交通业发展更加协调,以实现两者的正向对称互惠共生。

总而言之,东三省的旅游经济与交通业已经处于共生互利的关系中,各省的共生模式不尽相同,应因地制宜,强化薄弱点,促成旅游经济与交通业的共生关系更加对称协调,以此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向好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共生交通旅游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图说交通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