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情绪调节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2-01-22 11:09杜兴宇刘丽娟王泽众孙金海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责难军医大学调节

王 钦,杜兴宇,刘丽娟,袁 磊,王泽众,孙金海*

(1.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健康管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2.上海市静安区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435)

睡眠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睡眠障碍会影响生理与心理健康[1],引起机体反应迟钝、警觉下降、精力体力下降、精神情绪紊乱等不适,影响正常工作和决策[2]。应激事件导致的短期失眠是慢性失眠的危险性标志[3-4]。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应激性睡眠易感性密切相关[5],可以间接影响睡眠质量[6]。研究军医大学毕业生睡眠质量与认知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对维持军医大学毕业生身心健康,顺利度过人生重要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1 样本和方法

1.1 研究样本以区队为单位对某军医大学2019届所有毕业生(511名)进行问卷调查。某军医大学具有纪律严明、学生集中管理、体能要求高、竞争压力大、单位统一分配工作(积分制)等特点。本研究问卷调查时间为2019年5月6日—2019年5月10日(毕业生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毕业前夕)。每位被调査的毕业生均取得其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专业、出生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7]、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8]进行调查。

1.2.2 质量控制 在填写问卷前,由调查者向毕业生说明研究目的以获得被试理解和配合。采用统一指导语说明填写要求。填写过程中的疑问由调查者采用一致性的语言进行解释。填写完问卷后调查者及时检查完整性,发现缺失项及时要求被试补填。

2 结 果

调查共发放问卷511份,回收问卷511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2.1 毕业生基本情况在本研究调查中,毕业生年龄范围为18~28岁,平均22.99±1.01岁(表1)。

表1 毕业生基本情况

2.2 毕业生睡眠质量状况对毕业生PSQI得分及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及构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毕业生PSQI得分的平均分为6.60±2.43分。各睡眠因子得分的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日间功能障碍(1.59±0.94)、睡眠时间(1.38±0.68)、入睡时间(1.32±0.75)、主观睡眠质量(0.97±0.69)、睡眠障碍(0.94±0.59)、睡眠效率(0.20±0.54)、催眠药物(0.17±0.52)。

依据PSQI得分进行划分,PSQI>7为有睡眠障碍,PSQI≤7为无睡眠障碍。毕业生有睡眠障碍136人,睡眠障碍检出率为29.00%。

2.3 毕业生认知情绪调节状况根据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计分方法,分别计算出九个维度的得分。毕业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积极重新评价(14.01±3.62)、重新关注计划(13.87±3.46)、接受(13.50±3.32)、积极重新关注(11.87±3.16)、理性分析(10.85±2.78),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责难(11.51±2.87)、沉思(11.38±3.44)、责难他人(9.75±3.24)、灾难化(8.88±3.34)。

2.4 毕业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依据PSQI得分进行划分,PSQI得分≤7为睡眠质量正常(Y=0),PSQI得分>7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Y=1),以Y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专业、出生地、独生子女、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九个维度作为自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自我责难(1.107,1.013~1.209)、沉思(1.107,1.013~1.209)、责难他人(1.139,1.056~1.229)为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中的接受(0.869,0.786~0.961)、积极重新评价(0.909,0.843~0.981)为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表2)。

表2 毕业生睡眠质量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毕业生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表现某军医大学毕业生的PSQI得分的平均为6.60±2.43分,睡眠障碍(PQSI>7分)的检出率为29.00%,此研究结果高于李白坤等[9]、白雪等[10]、徐济泽等[11]研究结果。毕业生PQSI得分及睡眠障碍检出率水平均高于地方高校学生与军医大学非毕业年级学生,首先,这可能与调查对象所在学校的特殊属性有关,其次,由于毕业生处于特殊时期,面临毕业考核、体能考核、毕业分配等任务。学习压力大且复杂,医学本身的特殊性使得毕业生学习压力较其他普通院校学生专业更大;另外毕业分配的积分制导致毕业生更加重视毕业考核与体能考核。

毕业生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三个方面,而李白坤等[7]调查显示睡眠障碍主要集中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三个方面。这可能也与毕业生的特殊身份及特殊时期有关,连续四至八年的集中统一军事化管理,此阶段的毕业生刚刚实习结束,重新聚集到学校宿舍,有更多的卧谈话题,导致毕业生入睡时间相对较长。但是不管他们前一天晚上几点睡,第二天早上六点半集体吹哨后都要准时起床,容易导致睡眠时间不足,进而导致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偏高。

3.2 毕业生认知情绪调节状况本研究显示,毕业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积极情绪调节策得分较高的为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接受,消极任职情绪调节得分较低的为责难他人、灾难化,此结果说明毕业生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较多地采用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接受来调节情绪,较少地采用责难他人与灾难化来调节情绪。

毕业生在校期间有预备役军官的特殊身份特征,服从命令听指挥是他们要遵守的原则。并且在校园学习中处于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毕业生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更倾向于接受并服从自己所经历的、现实发生的事,或者认为该负性事件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是有积极的意义,以及思考采取积极的方式和步骤来关注计划未来行动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毕业生不善于将自己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归咎于他人从而责备他人的方式或者加重强调负性事件的恐怖性来调节情绪。

3.3 毕业生认知情绪调节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回归分析显示,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较多使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自我责难、沉思、责难他人的毕业生,睡眠障碍发生率更高;多采用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接受、积极重新评价可以提高毕业生睡眠质量。

此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12-13]。方静芝等[14]、易晓蓉等[15]研究表明PSQI得分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呈正相关,与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呈负相关。李炳坤等[12]研究表明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四个因子得分与PSQI得分呈正相关。Markarian等[16]研究表明消极情绪越多,睡眠质量越差。Cheng Meng-Yin等[17]研究表明重新关注计划和积极重新评价对失眠有负性预测作用,而灾难化、沉思和自我责难则积极预测失眠。

毕业生在毕业前夕将面临毕业考核、体能考核、毕业论文答辩、毕业分配等压力,也即将与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分离,面对诸多对于人生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抉择性事件,因为负性事件责备自己、责备他人,或者在消极事件有关的感觉或想法中难以自拔等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会影响毕业生的睡眠质量。同样,睡眠质量差的毕业生在夜间难以入睡或者频繁醒来时又会加重对此类负性事件的思考,更倾向于使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相反,毕业生马上即将进入工作岗位,迎来新的人生征程,经济上将会比在校期间宽裕很多,期待、憧憬的心情也会淡化一部分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不愉快,接受服从自己所经历的、现实发生的事,并认为这些事件都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很有意义的事,因此这些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将会改善毕业生的睡眠质量。

某军医大学毕业生睡眠质量与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密切相关,应主动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交流,引导毕业生完善自己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多使用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如理性分析和接受,避免陷入自责、责难他人,沉思以及扩大事件的灾难性,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干预。应重视军医大学毕业生的睡眠质量,加强毕业生心理干预和疏导,最大限度维护毕业生心理平衡,促进睡眠健康[2]。

猜你喜欢
责难军医大学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我是小小迷彩兵
我的太空梦
越是艰险越向前一一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连建奇主任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资历越深,资格越少
从责难信号的角度谈新媒体对网络群体性事件风险的社会放大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