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湖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2022-02-02 05:23杨树彬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9期
关键词:金湖县扬麦小麦

王 洁,马 帅,杨树彬

(江苏省金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金湖 211600)

金湖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位于淮河下游,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小麦种植面积52.45 万亩左右。为稳定小麦生产,提高小麦种植效益,2020~2021 年度金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10 个小麦品种田间比较试验[1],筛选出适宜金湖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金湖县前锋镇淮胜村,试验田交通便利,水利设施齐全,地势平整,肥力均匀,前茬为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土壤测定结果为:有机质31.1 g/kg、全氮0.2%、速效钾276.6 mg/kg、有效磷25.86 mg/kg。

1.2 试验材料

结合当地以往种植品种,选择主推品种、苗头性后备品种、优质品种、新审定新引进品种等共10 个,分别是镇麦13、农麦88、国红6 号、瑞华麦596、扬辐麦4 号、扬麦23、扬麦20、镇麦168、宁麦13、镇麦12,品种特性详见表1[2]。

表1 参试小麦品种特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0 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 个处理,采用单品种大区种植方式,每个处理2 次重复,共20 个区域,每个区域1 亩。

1.4 试验管理

种植前使用旋耕机整地,基施45%高效复合肥30 kg/亩。2020 年10 月28 日抢在下雨前一次性机条播,播种量为25 kg/亩,行距25 cm,播深3~4 cm,播后及时镇压。品种间隔70~80 cm,以利于操作观察,南北行向种植,11月10日前后相继出苗。1 月14 日亩施尿素10 kg 作腊肥,2 月14 日亩施尿素10 kg 作平衡肥,3 月8 日亩施尿素15 kg 作拔节肥。12 月20 日进行冬前化除,2 月20 日进行春季化除。4 月10 日进行1 次赤霉病防治,每亩使用甲硫己唑醇100 g+戊唑醇20 g+吡蚜酮20 g+丰霖50 g;4 月22 日进行第2 次用药防治。

1.5 测定内容与方法

调查小麦生育期茎蘖动态,成熟期测量各品种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并计算理论产量[3]。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茎蘖动态

由表2 可知,10 个参试小麦品种每亩基本苗株16.78~23.31万株。成熟期每亩有效穗数29.86~38.47 万株,其中9 个品种超过30 万,扬麦23 最少,宁麦13 最多。各品种茎蘖成穗率为38.7%~55.4%,其中8 个品种成穗率超过40%,扬辐麦4 号最低,镇麦12 最高。

表2 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调查表

2.2 各品种产量

由表3 可知,参试小麦品种间穗数变幅为453~577 个/m2。

表3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结构

穗粒数。所有小麦品种穗粒数都在30 粒以上,其中扬辐麦4 号、扬麦20 和宁麦13 超过37 粒,扬麦20 最多达到了38.8 粒,镇麦168 最少,仅31.2 粒。

千粒质量。8 个小麦品种的千粒质量在40 g 以上,镇麦12最高达49.9 g;扬辐麦4 号和宁麦13 千粒质量在40 g 以下,分别为38.3、34.7 g。

理论产量。所有小麦品种理论产量都超过了438 kg,镇麦12 最高达到610.1 kg/亩,扬辐麦4 号最低仅438.38 kg/亩。

实际产量。除了扬辐麦4 号为396.48 kg/亩外,其他9 个小麦品种都超过了400 kg。其中,镇麦12 最高为554.7 kg/亩;国红6 号、农麦88、扬麦20 亩产均在486 kg 以上。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参与试验的10 个小麦品种都能适应金湖地区的土壤地力和气候条件,大部分小麦品种产量潜力充分发挥。其中,镇麦12、国红6 号、农麦88 和扬麦20 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较适宜进一步在金湖地区推广示范种植。

猜你喜欢
金湖县扬麦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晚播对苏州南部地区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金湖县创新“实景式”培训 提升精准执法水平
金湖县以“四度”推动阳光护企走深走实
金湖县以党建引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哭娃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