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2022-02-03 06:57
阴山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课程

任 凤 桃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学生工作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要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总要求,高等学校就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劳动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就要研究探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内涵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

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曲霞和刘向兵认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的过程[3]。笔者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总结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大学生专门开展的以劳动为主题的教育,旨在通过对劳动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健康生活的积极性,优化学生意识形态面貌,帮助学生在劳动中增强践行德行的决心,树立面对社会的信心。

(二)高校劳动教育课程

高校课程是指高校大学生要学习的学科、学习进程与教学计划的总体安排。按照这一基本含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以高校大学生应当习得和掌握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为教学内容,并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安排学习进程和教学计划[4]。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主要涵盖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总体指导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统筹推进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配套的教材建设、合理的课时分配、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指的是为实现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根据国家、地方及学校相关文件的要求,规划教育场所、制定具体方案、聘请专业师资、开展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价等实践过程。

二、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的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培养道德先行的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旨在引导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由易到难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外化于行。劳动教育课程的意义在于让大学生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因此,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强调劳动教育和劳动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创造世界、创造历史、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终极关怀的要义之一,任何经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法律等)的发展,都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劳动教育赋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中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因此,我们既要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办好教育,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中华民族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学习借鉴和传承这部分思想成果,有助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

3.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为人民服务、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方面,对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进行研究,是高校落实德育政策的实践探究。另一方面,在教育政策的完善升级中,劳动教育的落实可达到调节理论教育周期疲软的效果,劳动教育的开展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补充,更是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现实意义

1.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必然要求。教育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如果德育教育只在理论教育层面投入过猛,课堂上可能出现低水平重复和高耗能接收的情况,学生可能会出现接受意识的疲软,产生理论教育泡沫。因此,劳动教育为德育领域搭建起一个教育资源流通渠道,即将理论灌输重点领域和实践体感薄弱环节打通联动。此外,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实也需要有易于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

2.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抓手。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概括为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吸引力。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们真正地动起来,是有体感的价值观教育,是教育的趣味立体性从脑部构建走向身体感知层面的具体实施,该课程旨在通过劳动让同学们从身体反馈及劳动成果的产生中体会价值形成的底层规律,意在让学生明白真实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教育是价值观培育的隐性渗透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升华的隐形抓手。二是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在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输入,劳动教育实践课旨在通过实践教育让学生将理论内化,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尊重自身及他人的劳动果实,也可让学生真正明白劳动是开创未来的起点,是成就自我的坚实依靠,只有诚实劳动才能真实有效地打开自己的价值空间。三是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转化率。高校学生整体的劳动意识和价值观较为薄弱,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及一些影视剧的影响,抱有一夜暴富的不实幻想。正所谓“不破不立”,面对这样的投机主义思想,我们可搭建具体的实践教育场景即劳动场景,让学生的思想感受有曝光场域,在问题的发生中,教师可有抓手地分析问题,进而帮助同学认清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学生破除走捷径的思维。通过搭建实践场景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转化率。

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关键。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的研究,找到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实践路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探索自身的发展动能,进而在自我意志、能力等方面进行升级,实现自身与时俱进地发展,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对事物发展的必经阶段加深理解、对事物发展规律加强认识,进而走出自我价值意识的新发展格局。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实践教育发掘学生成长进步的新动能,推动学生的德育素质向高质量发展。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素养及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劳动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磨炼意志品质、夯实正确价值观的途径。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进行论述。

(一)纳入一个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以灵活适度、合理充裕为导向,有效发挥实践资源总体功能,保持学习资源的流动性。劳动教育的宏观方案要稳,微观方案要活,改革方案要有动力。在学校中解决实际问题,整体问题要兜住底线,多面方案要相互协调,各个目标叠加后和谐共生。加强顶层设计,将劳动教育纳入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把握内在逻辑关系,抓住主要矛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减少硬性说教、增加无声的体感教育,形成以德育育人合力。因此,明确劳动教育课程为公共必修课,明确为2学分,与其他的专业课同向同行,达到学生意识和行为同步入课堂的稳定性,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设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等,制定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二)做到两个落实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落实好师生思想价值引领,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根据现实情况,从政策储备空间适当抓取方案,有针对性地下放,避免大水漫灌,有针对性地落实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具体体现在: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落实好思想价值引领。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加大宣传教育引导,要多方位多角度做好劳动教育宣传引导工作。首先,在广大师生中做好劳动教育宣讲,引导学生尊重、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道理[1]。邀请传统手工艺传承人、身边的劳动模范走进校园定期举办面对面活动,聘请各领域的技术专家、手工工作者作为学生的专业指导老师,让同学们从历史厚度、生活温度、社会速度中感受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其次,上好开学第一课,按照系科专业的不同将劳动教育等纳入入学教育具体内容,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最后,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渠道加入劳动教育内容,定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送学生参与劳动的微信期刊,可促进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影响力[5]。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劳动教育。首先,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载体上,以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和环境区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劳动教育的管理考核上,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劳动教育管理,因此合理设计、整合资源、分工明确就尤为重要。其次,在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上,通过松紧搭配的组合方案来适应现实可能发生的问题。如扩张性的政策主要是加强理论宣传,但理论宣传力度过大可能会出现教育泡沫,学生接受会出现意识疲软,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中,理论内化的跨周期成本会增加,因此就需要加强政策调节让理论周期内的泡沫得以消化,解决方案可以是在理论教育密周期阶段进行调节,实施具体的劳动教育,为理论教育的继续开展打开思想接受空间。

(三)注重三个融入

注重把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融入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以及职业生涯及就业指导课程。

一是融入公共必修课,形成德劳协同效应。首先融入思政理论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以科学家、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为榜样,胸怀理想、勤奋学习、脚踏实地、敢为先锋、锐意进取、勇于创造,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赞歌。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倡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同时要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提升积极心理品质。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注重强调劳动是幸福的底色,奋斗的人生才真正快乐。

二是融入专业课程内容,提升职业伦理道德。高校劳动教育理论课程要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注重提升学生职业伦理道德,为将来走入社会干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课程思政建设,侧重专业领域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和职业伦理道德的培养,向学生讲述劳动楷模和时代模范的故事,学习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精神和感人故事。大学是为择业、就业储备知识、品德、能力的阶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具备良好的职业伦理道德,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劳动的科学认知、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劳动教育的基础上,职业生涯教育以及就业指导让学生充分利用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相结合,教育引导大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是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根本落脚点,也是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

(四)推进四个结合

将劳动教育课程与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产教融合和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相结合。

1.结合实习实训教学,确保理论实践结合。实习实训主要有专业实习、专业实训等内容,实习实训本身就是参与劳动教育的一种方式,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组织学生结合所学专业有计划系统地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性及实操性的活动,是培训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实现“无缝衔接”的有效手段。因此,高校注重优化实习实训教学环节,除了固定的实习实训时间还要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鼓励学生参与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实现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因此,实习实训是大学生学习劳动知识技能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的主要阵地,是养成优秀劳动品质的练兵场。

2.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业素养技能。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更加要求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在对劳动的阐述中,从哲学的视角提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在2015年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总决赛上,李克强总理对大赛做出重要批示,指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中不断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潜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和实践技能”[6]。将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从实施方面看,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教师队伍,合理利用好校内外创新创业实验室及实践基地,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强化实践,有效增强学生结合劳动精神的创新创业素养能力。

3.结合产教深度融合,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有力支撑。劳动教育是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丰富了产教融合的内涵。产教融合承担起高校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且能胜任工作的重任,是高校和产业之间有效衔接的纽带与桥梁。通过建立定点靶向的合作企业,将学生送出去实习,把新经验、新视野、新感受引回来,打开学生圈子的实践劳动内循环。在校企合作方面留存好、维护好实习渠道,利用好寒暑假的联合培养。深入推进高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相结合,推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遵循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力抓手,对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培养大量敢于创新、善于创造、勤于劳动、热爱生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4.结合社会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意识。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要通过社区服务、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三下乡、深入敬老院等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北京冬残奥会等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培养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既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喜悦。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学生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境界、树立服务社会思想的有效途径。

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再思考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是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途径,在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上不断优化升级功能选项,不断完善体系建设,推进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完善组织保障制度体系,制定完整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以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的培养路径探索,逐步构建一整套更加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