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黑石号
——再论长沙窑铜红釉瓷器的烧成技艺

2022-02-03 08:53江文斌江上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窑工釉料铜绿

江文斌 江上舟

笔者在本刊2020年第11期曾写过一篇《唤醒黑石号——兼论长沙窑铜红釉烧制技艺》,结合近两年的烧制实践,续写了本文,请业内专家指正。

在我国制瓷史上,唐代长沙窑窑工在烧制铜绿釉产品时,偶然发现了铜绿釉可以烧制出铜红效果。铜绿釉是以铜物质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产品为绿色。如果烧制时出现了还原气氛,产品会呈现红色。唐代长沙窑是以龙窑(柴窑)烧制产品,松枝的燃烧,尤其是在天气潮湿、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龙窑内容易形成还原气氛,铜绿釉就烧出了铜红瓷器。

在长沙窑遗址发现的带有红色的瓷片,有些长沙窑瓷器产品绿色边缘部分带有红色,也有些绿色中带有红色的斑点或者红色流纹,这些都是唐代长沙窑早期铜红瓷器。1998年“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中,有一个完整的长沙窑红釉执壶,通体玫瑰红,只有颈部一圈翠绿,可以证明唐代中期(公元826年前)长沙窑窑工有意识地烧制铜红瓷器。

长沙窑最早使用红釉装饰瓷器,这已是共识。

笔者研究、复烧唐代长沙窑铜红瓷器已近十年,凡长沙窑出土出水文物所呈现的各种铜红效果,笔者基本都烧制出来过。通过三百多窑的创烧,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几点浅见。

一、泥坯对铜红瓷器烧成的影响

长沙窑出土文物研究表明,唐代长沙窑产品为瓷器。一千多年来,地面表层优质的制瓷原料已被开采得差不多了。铜官本地制泥厂生产的泥料主要有三种:红陶泥、白陶泥、炻瓷泥。炻瓷泥主要制作餐具、咖啡具出口。铜官陶瓷艺人大多使用陶泥制作器皿。陶泥颗粒比较粗,瓷土含量比较少,成型后坯体相对比较厚,所以烧制时受热相对要多,以正常的还原气氛烧制很难烧成铜红瓷器。

铜官本地泥料中除了含铁量比较高,氧化硅含量也比较高,属于“富氧化硅原料”。由于氧化硅含量高,导致硅钙比例、硅铝比例都偏高,从而导致长沙窑铜红瓷器发色深沉,呈暗红色的产品比较多。笔者也多次烧出这类产品。所以,如果泥料不适当地配比,想要烧制出绝佳的铜红瓷器就很难。

二、釉料对铜红瓷器烧成的影响

铜红的形成取决于釉料中的铜物质含量。铜红主要呈色原理是:氧化铜在高温下还原成氧化亚铜。如果釉料中氧化铜的比例过低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铜和锡的比例也很重要。如果铜锡比例不当,那么烧制时也很难出现好的铜红效果。锡有加强还原效果的作用,如果铜锡比例过高,则会导致瓷器表面呈现不均匀的黑色;如果铜锡比例过低,则釉面成色效果比较差,铜红效果很少或者没有。这种现象笔者在烧制过程中也经常碰到。解决办法是通过增加氧化铜或者氧化锡的比例来达到最佳的烧制效果。这些都要经过反复的创烧才能总结出最佳的釉料配比。

三、施釉方法对铜红瓷器烧成的影响

铜红瓷器的烧成,要求坯体有较厚的釉层。传统的施釉方法有浸釉、荡釉、淋釉等,这些方法都不太适合较大的器型。现在的陶瓷从业者大多是使用喷釉。喷釉要求釉料比较细,这就要求釉料的球磨时间相对比较长。而釉料磨得太细在烧制时又容易引起缩釉的缺陷。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多种施釉方法相结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坯体有一定厚度的釉层,确保有足够的铜物质附着在坯体表面,从而形成比较好的铜红效果。

四、天气对铜红瓷器烧成的影响

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尤其是研究专家们,没有留意过天气对于烧制铜红瓷器的影响。只有做过烧窑数据记录的研究者,或者经验十分丰富的老窑工,才知道天气对铜红瓷器的烧制影响很大。笔者经过观察发现,阴雨天气比晴朗的天气更容易烧制出铜红效果。空气非常潮湿的天气容易烧制出各种效果的铜红瓷器,高温干燥的天气很难出现铜红效果,哪怕其他条件都具备。所以要烧制好的铜红瓷器,选择合适的天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窑工釉料铜绿
烧成工艺对Fe2O3-Al2O3-SiO2系多彩釉料呈色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清代煤窑有多黑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清代煤窑有多黑
黄泥洲的老窑工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透强化白陶瓷釉料及制备、使用方法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