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金玉提梁壶》的造型美学和器物哲学

2022-02-03 08:54陈新亚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方器金玉陶刻

陈新亚

所谓的提梁器,就是一种在我们常见到的圆方之器中将把手设计成提梁的样式,在视觉上呈现出大气恢宏的美学韵味,因此提梁器是在圆器或是在方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演变,就以这件《金玉提梁壶》为例,对于整体的壶型设计作者采用了方器的样式设计去进行塑造,方器在紫砂壶的器型样式之中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经典的,“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使得方器成为了紫砂器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方器之中,根据棱线的数量我们可以将方器分为四方、六方、八方等等,这件《金玉提梁壶》的壶体设计就是典型的四方器,这从其四条棱线以及底部的四足便能看出来,虽为方器,作者却揉和了曲线在其造型设计之中,这在人们的视觉上能够引起无穷的变化,直线的挺括有力与曲线的柔和饱满既能够在同一把壶中形成对比,又能够融合在一起,交相呼应,将整件作品的美学韵味呈现出来。既然为方器,那么《金玉提梁壶》的壶身的几个侧面也是方正平整,做工精细,大面积的方形块面将方器的洒脱之韵味彰显得淋漓尽致,侧面的四条棱线如刀切般锋利流畅,在视觉上好似是一气呵成般的设计制作而成,不带有半点拖泥带水之味,恰恰能够展现出作者优秀的功底技艺,壶底部的四足稳稳地支撑起整件紫砂壶,在视觉上向人们提供了稳定之感。再来看这件作品的局部细节之处,同样也能够被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思维所折服,的确,作者在设计这些细节之处时,将自己独特的设计想法融入到设计制作过程之中,因此,这些细节之处都是大放异彩,同样也是出彩至极。壶钮的设计可谓是充满了作者细腻的设计与独到的想法,作者将这件紫砂作品的壶钮设计成了“金玉”的造型样式,让人们在惊叹于作者精湛的做工之外,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壶盖与壶口两者契合得相当完美,恰到好处,这样的做工彰显出作者的心灵手巧,壶嘴的造型作者依旧是承继了“三湾流”的造型设计,典雅大气,永不过时,这样的壶嘴设计除了在造型上有着大气美观的视觉美韵之外,在实用性方面也是相当的出彩,当你抓握起这把紫砂壶泡茶之时,其出水是相当的流畅利落,最后是提梁把手的设计,宛若是一轮弯月横挂在紫砂壶之上,除了增加整把紫砂壶的视觉空间之时,其本身的设计也是包涵了艺术美韵在其中的,这样的提梁把手气势恢宏,做工精细,用曲线塑造而成的把手在视觉上能够给予人们张力感与力量感,可谓是相当的出彩。综上所述,作者无论是对整体还是局部的把控都是恰到好处的,足以见得作者功底技艺的精湛性与娴熟性,让人们可以通过作者的设计创作最为直观地感受到这件紫砂提梁壶的造型美学。

《金玉提梁壶》除了造型上的精致玲珑以外,其内在的设计语义即器物的哲学内涵也是相当的丰富,作为赏析者的我们不能只看到外表器型的光鲜艳丽,对于其内在的器物内涵我们也不能够忽视。“玉”从古至今在人们的心中都是有着美好寓意的,象征着吉祥如意,有着祥瑞之意,作者将“金玉”来命名这件紫砂壶,是想将其中的美好寓意与祝福带给人们,而壶身正面的几个陶刻大字,正是紫砂壶装饰艺术中的陶刻技法,作者将陶刻融入到这件紫砂作品之中,也是希望人们可以通过书法绘制的另一种变形——陶刻,将富有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书法文化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作者这样的设计是匠心独具的,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化快速的时代,任何信息都能在即刻之间被人们所获取,外来文化的入侵也是日益增加,而作为需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我们,应当要将属于我们的文化不断地传承发扬下去,这也是作者将陶刻艺术与这件紫砂作品相结合的用意所在,由此看来,这件紫砂作品《金玉提梁壶》是一把器物内涵丰富的紫砂壶,因此这样的一把内涵丰富、器物哲学语义饱满的紫砂壶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去细细品味的。

经过上述对《金玉提梁壶》这件紫砂提梁器的艺术赏析,不禁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设计制作这把紫砂壶时的独具匠心,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细节,作者都是用极为精湛与细腻的手法去塑造,因而整把紫砂壶在造型上呈现出来的视觉美韵是值得作为赏析者的我们去仔细品味的,同时这把紫砂壶背后的哲学内涵寓意也是引人深思的,作者希望通过这件紫砂壶的设计制作,来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由此可见,小小的一件紫砂壶也是承载了作者的美好祝福与文化传承的寄托的,可谓是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方器金玉陶刻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第二十一回 朱紫国王心忧愁 妙笔生花金玉贵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金玉福/小猪佩奇IP正版授权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探讨有机化学的增减碳链反应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
浅谈紫砂《六方水平壶》的传承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