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的山水意境
——《早春图》

2022-02-03 08:54曹亚男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紫砂陶山石陶刻

曹亚男

紫砂陶器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有其独特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紫砂壶。紫砂壶创作在明朝正德年间开始兴盛起来,发展到清朝时期时,书画家陈曼生进行了一个堪称伟大的探索,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并极为热爱紫砂壶艺术的陈曼生亲自参与到紫砂壶设计当中,将中国传统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结合至紫砂壶当中,为紫砂壶艺术带来了一股人文风气,开紫砂壶创作之新潮流,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而将诗、书、画结合至紫砂壶中所用的工艺便是陶刻,随着时代审美的发展,陶刻工艺愈发受人关注,成为了一门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传统艺术形式。

《早春图》这件作品中呈现的是一幅山水画卷,以山水表早春之百草丰茂形象。传统绘画技法是创作者借鉴的主要方面,并由此体现出陶刻工艺的独特性。本文对此件作品进行分析,一方面阐述陶刻的工艺价值,另一方面则揭示陶刻所塑造的独特山水意境之魅力。

一、陶刻的工艺表现特征

雕刻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传统技艺,“雕刻是古典型艺术的中心,是古典理想中真正的艺术。”[1]陶刻是在早期雕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借鉴了早期雕刻的技法与特征,又因紫砂泥材质的独特性而呈现出新特质。

传统的诗歌、绘画与书法是工匠们乐于表现的陶刻内容,因为陶刻最早出现于紫砂壶当中,而紫砂壶属于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们追求紫砂壶的艺术化、文人化,诗歌、绘画与书法则是中国文明世界的象征,故成为陶刻表现的重要对象。

在工艺技法上,陶刻也分为“刻底”与“空刻”两者,前者需要先行打好草稿,后者则直接刻出,无论哪种,要在立体的或是曲面的空间中进行陶刻,都有着极高的工艺难度,这是陶刻之所以为人们所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突出的艺术特征。

二、《早春图》的山水意境

《早春图》是一件紫砂陶盘作品,形状圆满标致,边缘一圈为红棕色,内里用于呈现陶刻内容的“画布”则为淡黄色,强烈的色彩对比使作品层次分明,也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创作者选择用一幅山水图景来表现早春那万物复苏的繁盛之景,重点参考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结构布局与意境塑造,一经与紫砂材质及陶刻工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更为清爽、质朴的气息。

首先,陶刻山水画在布局上主要集中于画面中央,左上、左下以及右侧方有着不同程度的留白,使画面在紧凑的同时不显逼仄。画面底端是几座山石,交错分布,制造出画面的层次感。再向上则是山石与树木的组合,树木虽然纤细,但隐约可见嫩芽。再向上看视野便陡然开阔起来,山石开始向两侧延伸,大有豁然开朗之势,期间隐约可见羊肠小道,树木也更加繁密,一直到最上方,山石与树木还在不断延伸,使作品形成了意犹未尽的效果,不局限于这一空间之中,通过透视效果放大整个空间,那连绵不绝的山脉便“装”在这盘中了。从画面布局中,可见创作者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结构布局智慧的充分借鉴。

在工艺技法上,创作者主要通过调整线条的粗细、虚实来达到层次分明的效果。下方的山石在线条上比较硬朗和分明,创作者多用实线进行组合,将山石之刚毅表现得淋漓尽致,凸出了山石的艺术特点。在树木的表现上则是杂而不乱,穿插于山石之间,十分协调,使壶面中心部分的内容非常丰满,有聚焦的作用。上端的山石与树木在线条上稍有弱化,因此便可表现出远的效果。创作者还有意增添了一些阴影,画面就变得更加立体了。从此幅陶刻中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笔力非常纤细,堪称细致入微,画面中层次清晰,干净清晰,通过视角的变化与配合完美塑造出早春那生机勃勃的景象,显示出陶刻工艺的极强表现力,使质朴之美与诗画之美相统一。

三、陶刻中的山水意境

“人与自然的审美统一,是‘意境’的审美本质,也是‘意境’的美学内涵之一。”[2]山水之美是自然的杰作,培育了人类对美的认识,而陶刻则是人类创作,反映了人类对美的热爱及个人看法,所以陶刻中的山水意境达成了人与自然的审美统一,诠释了中国意境审美的内涵。陶刻并不是所要表现的内容照搬,而是要与作品器型本身相协调,要体现创作者个人的审美思考过程。在陶刻的过程中,每一刀下去都讲究分寸,这需要创作者有着极强的美术功底和陶刻功力,更需要创作者有着独特的对美的看法,所以塑造出的山水才各不相同,带给人们的才是不一样的审美感受。此件作品不仅表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意义,也预示着紫砂陶刻艺术将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四、结语

在此件《早春图》中不仅呈现了紫砂陶刻工艺表现上的特点与水准,也表达了紫砂陶刻创作的精神维度。陶刻是展现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法的重要部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精神文明的展现亦具有关键的作用,在无数工匠的努力下,陶刻艺术也将迎来新的春天。

猜你喜欢
紫砂陶山石陶刻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全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