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6.1 级地震与泸县6.0 级地震人员伤亡对比分析1

2022-02-03 08:12代友林梁远玲肖本夫杨璐遥
震灾防御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避震泸县芦山

代友林 刘 洋 梁远玲 肖本夫 杨璐遥

(四川省地震局, 成都 610041)

引言

自2008 年汶川8.0 级地震以来,四川地区先后发生芦山7.0 级地震和九寨沟7.0 级强震,此后3 次地震的余震活动仍在持续(杜方,2020)。近年来,四川遭遇多次中强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2019 年2 月24 日−25 日,四川省自贡市荣县连续发生4.7 级、4.3 级和4.9 级地震,造成2 人遇难,12 人受伤;2019 年6 月17 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 级地震,造成13 人遇难,199 人受伤。

震前对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进行评估计算,能为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闫佳琦等,2021);震后地震灾情信息的快速获取是地震应急工作的重点(肖本夫等,2020),及时掌握伤亡人员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快速挽救生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魏本勇等,2017)。同时,围绕地震人员伤亡开展相关研究一直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李宁等,2013)。李媛媛等(2014)对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开展了研究,归纳总结了3 种常用的人员伤亡评估模型;白仙富等(2021)基于公里格网对地震滑坡致人员伤亡的模型进行了研究;聂高众等(2021)基于历史地震数据对建筑物致死性开展了研究。对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进行研究,能够为震后人员伤亡评估提供可靠依据,为震时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作提供指导。因此,通过对相近震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该地区地震人员伤亡的快速评估和地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快速开展,对提升地区防震减灾水平、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1 地震基本概况

2021 年9 月16 日4 时33 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9°20′N,105°34′E)发生6.0 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造成泸州市泸县、龙马潭区,内江市隆昌市,自贡市大安区、富顺区,重庆市荣昌区共计6 个县(市、区)61 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灾区设防烈度最高为Ⅶ度,民居设防能力较差,大多数砖混结构房屋未设防,且存在一定数量的老旧砖木、土木结构房屋。地震造成极震区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房屋少数整体倒塌,多数墙体开裂、外闪和局部垮塌;砖混结构房屋个别倒塌,多数墙体开裂,窗洞和门洞开裂;框架结构房屋少数填充墙开裂、外闪、倒塌,多数墙梁结合部位开裂。灾区地势较为平缓,以丘陵为主,震中附近人口稠密,人口密度1 120 人/km2,地震共造成3 人遇难,148 人受伤。

2022 年6 月1 日17 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30°37′ N,102°94′E )发生6.1 级地震,震源深度 17 公里。地震造成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名山区、雨城区,成都市邛崃市、大邑县共计7 个县(市、区)40 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芦山县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宝兴县抗震设防烈为Ⅷ度,经过脱贫攻坚、恢复重建、移民搬迁等工作,灾区房屋的抗震性能总体较好。地震造成极震区木结构与砖混结构房屋少数严重破坏,多数中等破坏和轻微破坏,个别老旧木结构房屋倒塌。灾区以山地为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重灾区山高沟陡,岩石较破碎,地质灾害发育,震中附近人口密度为41 人/km2,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地震共造成4 人遇难,42 人受伤。

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 次地震中现场工作队会同灾区有关部门,通过抽样调查、单项调查、现场核实等方法对灾区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取得了大量基础数据资料。参考仪器烈度分布、震区断裂构造、余震分布、震源机制、遥感影像等科技成果,结合强震动观测记录,确定了2 次地震的烈度分布,烈度范围分别如图1、图2 所示。

图1 泸县6.0 级地震烈度范围Fig. 1 The intensity range of the Luxian M6.0 earthquake

图2 芦山6.1 级地震烈度范围Fig. 2 The intensity range of the Lushan M6.1 earthquake

2 次地震的最高烈度均为Ⅷ度,Ⅵ度及以上烈度影响范围对比如表1 所示。由表可知,芦山6.1 级地震Ⅵ度及以上烈度影响范围较泸县6.0 级地震多出1 274 km2。其中,Ⅵ度区范围多607 km2,Ⅶ度区范围多639 km2,Ⅷ度区范围多28 km2。

表1 2 次地震Ⅵ度及以上各烈度影响范围对比Table 1 The comparison table of the influence scope of the two earthquakes of degree VI and above

2 伤亡人员空间分布对比

2.1 伤亡人员信息概况

通过电话访问、实地调查、咨询病历信息、面谈等方式对2 次地震中伤亡人员的性别、年龄、伤亡原因和伤亡地点等进行收集整理,并依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和灾区有关部门收集的资料2宝兴县应急管理局,2022. 宝兴地震突发公共事件伤(病)情信息统计报告表.对伤亡人员的伤情进行了分类(表2)。其中,芦山6.1 级地震伤亡信息共调查核实46 条人员伤亡信息,包括4 人遇难,1 人危重,3 人重度,1 人中度,37 人轻度;泸县6.0 级地震伤亡信息共调查核实58 条伤亡人员信息,包含3 人遇难、3 人重度、4 人中度、48 人轻度。

表2 伤情程度分类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injury severity

2.2 伤亡人员空间分布

根据2 次地震现场调查取得的伤亡人员数据,分别绘制地震伤亡人员在Ⅵ度及以上烈度区的分布情况统计图(图3、图4)、重度及以上伤情程度人员分布图(图5、图6)。其中,泸县6.0 级地震有2 名轻伤人员位于Ⅵ度区外,未统计在内。

图3 2 次地震伤亡人员在各烈度区的占比情况Fig. 3 The proportion of casualties in the two earthquakes in each intensity area

图4 2 次地震不同伤情人员在各烈度区的分布情况Fig. 4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injuries in the intensity areas of the two earthquakes

图5 泸县6.0 级地震重伤及以上伤情人员分布图Fig. 5 Distribution map of people seriously injured and above in the Luxian M6.0 earthquake

图6 芦山6.1 级地震重伤及以上伤情人员分布图Fig. 6 Distribution map of people seriously injured and above in the Lushan M6.1 earthquake

结合现场调查资料和图3~图6 发现,2 次地震伤亡人员的分布各不相同。芦山6.1 级地震伤亡人员主要集中在Ⅶ度区,占82%,其中中度及以上伤亡人员均在宝兴县而非震中地区;而Ⅷ度区和Ⅵ度区分别只有4 名轻伤人员,各占9%;泸县6.0 级地震伤亡人员数量分布则符合烈度越高,伤亡人数越多的一般规律(郑山锁等,2019;南燕云,2021),不同程度伤亡人数随烈度增大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伤亡人员多集中在震中福集镇附近的Ⅷ度区,包含2 名遇难人员、2 名重伤人员和32 名轻伤人员;其次为Ⅶ度区,包含1 名遇难人员、1 名重伤和8 名轻伤人员;最后是Ⅵ度区,包含6 名轻伤人员。

3 人员伤亡原因对比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取得的伤亡人员资料,将不同伤亡程度人员的伤亡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分为以下4 类:

(1)避震不当致伤。主要指避震过程中未采取恰当的应急措施,或避震过程中未规避危险物(或区域),如避震时因慌乱摔倒、避震时被碎玻璃等锐器划伤、成功避震后因余震受伤。

(2)因房屋及其附属构件震损致伤。地震导致房屋及其构件受损,致使人员伤亡,如房屋倒塌、吊顶的铝扣板等装饰物掉落、女儿墙或围栏倒塌、墙砖掉落等导致人员伤亡。

(3)次生地质灾害致伤。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崩塌等致使人员埋压或砸伤等。

(4)其他偶然原因。主要是指特定场景下的偶然因素导致人员伤亡,如震时正在使用刀具等锐利物品。

按上述4 类情况对现场调查取得的伤亡人员数据结合伤情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3 所示。为便于表达,表中“芦山”代表芦山6.1 级地震,“泸县”代表泸县6.0 级地震。

由表3 可知,芦山6.1 级地震重度及以上伤情的8 人中,7 人为次生地质灾害致伤(4 名遇难、1 名危重、2 名重伤),1 人为房屋及其附属构件震损致伤;泸县6.0 级地震重度及以上伤情的6 人(3 名遇难、3 名重伤)均为房屋及其附属构件震损致伤。

综上,芦山6.1 级地震重度及以上伤情人员均属Ⅶ度区宝兴县内,4 名遇难人员中3 人在依山而建的道路被飞石砸中遇难,1 人遭遇活动场所旁的山体滑坡遇难,重伤人员中2 人被道路上的飞石砸伤,1 人被家门口的飞石砸伤,1 人被掉落砖头砸伤;泸县6.0 级地震重度及以上伤情人员5 人为房屋及其附属构件震损致伤,其中因房屋垮塌导致的遇难2 人,2 人因女儿墙和阳台护栏倒塌遇难和重伤,1 人为避震不当摔倒致重伤。根据表3 绘制2 次地震各类伤亡原因占比情况,如图7 所示。

结合表3 与图7 可以发现,芦山6.1 级地震人员伤亡的原因主要有避震不当、次生地质灾害、房屋及其附属构件震损和其它偶然原因。泸县6.0 级地震人员伤亡的原因主要有避震不当、房屋及其附属构件震损。

图7 2 次地震各类伤亡原因占比情况Fig. 7 The proportion of various casualties in the two earthquakes

表3 2 次地震各类伤亡原因人数统计表Tabl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number of casualties caused by the two earthquakes

避震不当是2 次地震伤亡的主要原因。避震不当导致人员伤亡的人数在芦山6.1 级地震中占比为48%,而在泸县6.0 级地震中则为71%。泸县6.0 级地震中该类原因占比较高的原因主要有3 个方面:(1)泸县6.0 级地震震中附近人口稠密,达1 120 人/km2;(2)发震时间为凌晨4 点,民众大多还在睡梦中,突发地震造成人员慌乱;(3)芦山地区曾经历过2013 年7.0 级地震,民众对地震有较强的意识,而泸县地区民众对地震的历史感受相对较弱,应震避震意识较差。

2 次地震中占比次要的伤亡原因不同,芦山6.1 级地震中为次生地质灾害,占比39%;泸县6.0 级地震中为房屋及其附属构件震损致伤,占比29%。结合现场调查资料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 点:(1)经过汶川8.0 级地震和芦山7.0 级地震灾后重建,芦山地区房屋的抗震设防能力有了较大提升,芦山6.1 级地震基本没有造成建筑物垮塌;(2)芦山6.1 级地震中因次生地质灾害伤亡的18 名人员中,17 名在宝兴县,而宝兴县境内地貌复杂,以高山为主,地表崎岖,断层发育,容易因地震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吴微微,2013);(3)根据2015 年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2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2010),泸县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最高为Ⅶ度,泸县6.0 级地震震中福集镇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域内砖混结构民居大多未设防,且存在一定量的老旧土木结构偏房,泸县6.0 级地震造成该地区一定数量的房屋整体倒塌或局部倒塌。

芦山6.1 级地震比泸县6.0 级地震伤亡原因多2 类:房屋及其附属构件震损和其他偶然原因,分别占比9%和4%。其中因房屋及其附属构件震损致伤的4 名人员中3 人为轻伤,1 人为被掉落砖砸中头部致重伤;其他偶然原因致伤的人员均为轻伤。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2 次地震人员伤亡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增强应震避震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伤亡。2 次地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均是避震不当,说明民众应震避震的意识较为薄弱,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时,不恰当的避震方法或措施容易造成伤亡。芦山6.1 级地震中因避震不当造成伤亡的比例远低于泸县6.0 级地震,得益于经历过2 次地震的芦山地区人民应震避震意识普遍提高,自救互救技能增强,而泸县地区民众相较缺少历史地震感受,应震避震意识较弱。

(2)房屋作为地震最重要的承灾体(张凌等,2019;闫佳琦等,2021),是导致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泸县6.0 级地震中遇难与重伤人员均是房屋震害导致,这与灾区房屋抗震设防相对不足有关。而芦山6.1 级地震中因房屋导致人员伤亡的比例较低,不足10%,且不含遇难人员。这得益于芦山地区经过2 次灾后重建,房屋抗震设防普遍有所提升。

(3)房屋附属设施震害致人伤亡应当予以重视。2 次地震的重伤与遇难人员中,均有因房屋附属设施

(女儿墙、护栏、墙砖)震损致伤人员。泸县6.0 级地震中,房屋附属设施震害导致1 名人员遇难和2 名人员重伤。近些年来,四川地区中强震的伤亡人员中,有数起因附属构件缺乏必要的拉结等设防措施,导致人员伤亡的案例(王波,2020;宴金旭,2020)。

(4)芦山6.1 级地震中重伤与遇难人员几乎均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震灾害导致。这些人员并非位于震中,而是集中在Ⅶ度区宝兴县内。这与宝兴县境内复杂的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

综上,为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给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应震避震演练,提升个体应震避震意识和能力;二是提升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抗震设防,可结合四川省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和地震灾后重建等工作推进地区抗震设防的提升;三是持续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尤其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降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

致谢 感谢四川芦山6.1 级地震现场工作队和四川泸县6.0 级地震现场工作队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以及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地震现场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猜你喜欢
避震泸县芦山
修身的效果,改善声像和定位的清晰度 意大利新一代架皇 BAS AS-S4/AS-B4避震脚钉
家中最安全的避震地点
学校避震逃生指南
非弹簧式避震装置
泸县农村信用联社:“互联网+”助力转型升级
春回芦山
泸县宋墓石刻中的多彩生活
318国道沿线芦山地震的震害特征与烈度区划探讨
芦山地震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估
芦山7.0级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