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企人事管理制度提升路径

2022-02-04 11:37王韶聪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事制度人事管理国有企业

王韶聪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概述

(一)主要特征

国有企业因其自身特殊性,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也不同于其他企业。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主要有着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成效不高,制度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方法较为模式化,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的特点,此种状况下,便造成了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出相应的效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情况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当前经济形态所要求的人力资本相比,质量与竞争力明显不足[1]。人力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情况。现在国有企业要从人才引进到管理等方面做好人事管理制度的探索研究,需要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主要内容

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员工的管理所设置的。对员工的管理制度包括很多方面,从人员的招聘,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的规定,以及到后期对员工的培训都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控。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也逐步从人员管理发展为人员和岗位的双重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科学性和公平性的要求日益提升,规范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举措。从员工招聘录用、人员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等诸多方面发力,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对员工工作内容的规定则需要企业针对员工所具备的能力充分发挥其职能,对人力资本安排上根据能力与岗位做出合理的匹配,“浪里淘沙、沙里淘金”,甄选到符合岗位条件的人员,让员工能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奖优罚懒,定向培养”,定期的员工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不断创新员工思维方式,激发员工积极性,提升人力资本存量与质量。同时,通过合法、合规与人性化的劳动关系管理,提升员工归属感和幸福感,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等。

(三)主要职能与目标

国有企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主要目标是为了规范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另外,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可以招录与培养优秀的人才,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薪酬绩效环境,有利于促进规范化企业文化的发展。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还可以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对企业软实力的塑造有促进作用。

二、国有企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情况

目前,国有企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有其自身的运行制度,但是在一些方面仍然有一定缺陷。部分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与民企相比,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备性、合理性、及时性、科学性等都有一定差距。例如,一些国有企业在招录制度方面就不够科学,面试录用考官的主观因素会影响面试录用的公正性。还有的企业所制定的人事管理制度不能适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或者只靠借鉴其他企业的制度不能与时俱进。除此之外,还有对员工的考核制度不科学,指标量化缺乏明确的标准,导致考核打分中会出现人情分的情况,不能保证对员工考核的公平公正,甚至会引起部分员工的不满。这些都不利于国有企业未来的长久性发展。

(二)国有企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运行状况

国有企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运行状况总体来看较为复杂。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据其他企业的制度作为自己的人事管理制度,这样的办法不够贴切实际,针对性不强,对员工的约束作用也不大。还有一些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制定的不够全面完善,导致了人事管理制度在施行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企业施行已经制定好的人事管理制度时,会受各种各样现实情况的影响,更存在着不按规则运行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不但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还要做到“有法必依”,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此种状况下,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制定人员需要首先了解国家关于人事管理方面的各项法规,之后针对性地分析业内关于人事管理的优秀案例,从而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对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来提升人事管理制度的适用度。

三、国有企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人事管理制度不明确,标准模糊

人事管理制度具体内容不够明确,缺乏可视化的标准是现在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问题。部分工作界定缺乏依据,执行无法对标。有的国有企业尽管制定一些人事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与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因而缺乏可行性,同时缺乏具体严格的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从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方面要做到重视对人事管理制度的建设,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制定与之对应的制度体系和规范、标准。只有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建立了科学、有效、可行的标准,才能让员工明确自己该做的工作,从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员工。

(二)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修订滞后

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人事管理的制度,但是仍不够健全,且修订周期较长。制度执行时间长,如果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做不到及时修改就会引起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不能与时俱进则会导致员工在制度标准与执行标准有偏差。企业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要紧跟时代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更改制度规定。除此之外,很多单位虽然有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并不会去真正的落实,这便导致人事管理制度成了一个“形同虚设”的内容,无法展现出其在人事管理方面的真正效用,也因此导致很多有才能的人员离职。

(三)激励约束作用发挥不充分

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促进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充分发挥企业的约束激励机制有利于员工工作的完成效率,提高工作积极性。而在激励约束机制中,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激励的方式除了薪资激励以外还要兼顾对员工精神上的激励。结合企业内的不同职位、不同工作采取公平公正的评价考核机制,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同时确保这些机制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激发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真正让每一位员工参与公司的发展[2]。而目前的很多国有企业在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对员工的约束和激励做得不够,甚至由于国有企业的待遇好、福利高,很多员工都没有很高的工作热情。而企业也不对其做出有效的激励约束,致使员工没有干劲,缺乏危机意识。因此,设置专项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其中也不能仅纳入物质激励,还需要综合把精神激励、文化激励、荣誉激励等各类方式应用在内,只有这样在针对性进行激励、多方面进行考核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发挥出激励约束机制真正的效用。

(四)人事制度之间衔接不顺畅,存在“一事二法”情况

人事制度之间的衔接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的问题。人事制度之间的衔接要合理,在衔接过程中要注意对具体规则的讲解与说明。明确人事制度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情况是十分必要的,各个板块独立制订办法,缺乏有效沟通,一些单位出现“一事二法”的情况就是由于衔接过程没做好导致的。要让每个制度的执行都具体可落实,让员工准确的认识人事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对此便要求国有企业从整体层面出发,制定统一化的人事制度,至于所属的各个分管企业,可以整体层面的人事制度为基础,进行适当优化调整,在报国有企业总部审核后实行。

四、国有企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提升路径

(一)明确依法合规的指导思想

国有企业在人事管理制度上的提升,首先就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制定依法合规的制度规定的必要性。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指导思想,要求管理者和领导层重视人事管理制度的发展。想要有所发展提高,就要从指导思想上进行转变提高。在进行人事管理制度的制定时,国有企业要完全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与公司的其他管理制度冲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同时,要想做到合法合规就必须及时掌握国家对国有企业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最新规定,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修订整改不合规的管理制度。而领导层人员也需要着重关于人事管理方面的工作,因为当领导层人员关注时,整个国有企业的内部才会逐步营造出一种“关注人才、重视人事”的氛围,从而基层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也会更有热情,这样一来,便能够从整体上,自基层员工到领导层都关注人事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人事工作的高效开展,也能够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化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建立健全各板块人事制度和规范

细化分工,建立健全各板块的人事制度和规范。单位的各个部门都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国有企业单位应该制定健全完善的职业标准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各板块的业务制度建立好了就可以从整体上做好人事制度的规范问题,做好专业和业务的有效衔接、相互促进,这是由点及面的健全企业人事制度管理和规范。这样,如果有哪一个板块的制度没有做好,我们也有源可寻,能够迅速改正其不足。 由此,专项的岗位要求、部门制度、公司标准、沟通法则等都需要对应的进行研究并在国有企业内部进行应用。当有相关规范与标准的时候,所涉的各类人员便能够针对性的按照标准去开展工作,这不仅能够提升各项工作的规范程度,同时在协调部门沟通方面也有很强的效用,最重要的是能够在整个国有企业范围内营造出一种高效工作的氛围,对于优化国有企业的工作效率十分有益。

(三)规范各板块业务工作程序和流程

促进各板块业务的工作程序和流程规范不仅是提高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点,也是企业提高自身的一种必要手段。要做到规范各板块业务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就要先制定各板块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任务,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在人事管理工作过程中从招聘到后期的培训、考核、晋升、职业生涯管理等都要做好安排。对此,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对于专项人才来讲,如果国有企业为其设置的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其自身发展路径的话,便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专项人才对工作的忠诚度。除此之外培训与考核同样是需要着重关注的部分,培训直接关系着职工的工作能力,通过设置一般性普惠知识培训、专项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沟通培训等培训,能够全方面提高职工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将培训效果也相应地与考核关联起来,则能够增强职工对考核、培训的关注度。针对考核,年度考核的跨度太长,无法在过程当中对职工进行激励,所以可以设置季度考核、月度考核等相关考核方式,并细化考核指标,将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成果等都与考核关联起来。由此,企业内部重视考核、培训的氛围会慢慢提升。

(四)强化员工劳动关系管理

强化员工劳动关系管理也是提升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一方面。明确与员工之间的合法劳动关系,规范的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地点、薪酬结构等进行明确。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是从法律上认可的雇佣关系。企业在雇佣员工时一定要签订合理有效的劳动合同,给员工制定准则与规范才会便于日后的管理问题。在对员工的劳动关系管理中需要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对员工的劳动关系进行合法有效的管理。让员工明白公司的价值导向,在工作时能够更加尽心尽力,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一来可以规避劳动风险,二来可以提高员工的企业归属感,通过企业文化和工会等的不断影响,提高企业软实力。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则需要调和好员工与企业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其实企业与员工之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要充分发挥其中的运行机制,才能共同为企业和员工带来利益。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促进良性竞争的发展,避免恶性竞争问题。由此,管理好员工的劳动关系对提高企业凝聚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促进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有企业在人事制度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修订。要从根本上加强对人事管理制度的有效改革,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才能够满足国有企业在发展中的需要,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人事制度人事管理国有企业
《当代中国人事制度》出版发行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人事管理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人事档案数字化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推行军事体育训练与人事管理挂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