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的路径

2022-02-04 11:37王美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人民政府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干事积极性事业单位

王美 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人民政府

员工是事业单位的基层力量,其状态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了单位的发展状态。然而,随着员工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员工对于工作逐渐出现精神上的懈怠。因此,事业单位发展的阻力越来越大,要加快事业单位生产发展的进度,必须从员工干事自身的创业状态做起。员工干事的创业积极性可以随着其自身价值观的树立而提升。

一、创业积极性的理论基础

(一)创业积极性内涵

创业积极性与生产积极性有所不同,生产积极性主要是员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而创业积极性要求员工拥有创业者的长远发展眼光。创业积极性的内涵就是创业者在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面对创业中遇到的千难万险,创业者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解决。与体力上的积极性相比精神上时刻保持积极向上更加困难,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支撑创业者才不会在创业的挫折中迷失自我、砥砺前行。

(二)创业积极性的构成要素

创业积极性是影响创业结果的关键因素,其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对员工的行为和心智进行约束,提升其全方位的能力。

1.明确自身价值。清楚了解自身和定位自己的能力对于创业而言至关重要。当前,创业发展的竞争压力较大,如何将自身优点良好的与工作相结合提升个人在生产发展中的价值是每个竞争者共同面临的问题。只有清楚地了解自身并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才能为自己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部分员工干事对自身没有准确的评价,所以其在个人的工作过程中缺乏动力。

2.自我约束。约束自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个人时间掌握。保持高度的创业积极性,就是保持时刻有目标有想法,不会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认真执行自己制定的时间安排计划表,成为一个守时的人。其二,坚决不参加影响个人工作发展的活动。一些不良的嗜好和活动会严重影响个人未来的工作发展,更甚者会直接导致职业生涯提前到期。约束自己是自我对自身不良嗜好的一种纠正。当个人拥有清楚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之后,其就可以克制自身的不良习惯。

3.自我警醒。“吾日三省吾身”可以很好地帮助创业者及时发现自己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员工要提升创业积极性必须进行自我警醒,直面自己的内心目前的工作以及生活状态是否是自身想要的。通过自我警醒,激发员工个人对于创业的积极性,使自身长时间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之下。自我反省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必经阶段,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才能寻找提升个人实力的方法。这个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过程是主动地行为。

4.成长。无论是员工还是老板,都需要成长。如何让自己的人脉更广,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是其不可逃避的问题。只有积极地向前辈讨教与学习,才能获取更多优质资源。然而,在讨教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因此,积极地提升个人实力对于创业至关重要。

5.同心激励。在员工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千难万险,多了解一些创业名人的经历和故事可以用来激励自己。从众多的名人名言和名人事迹中,你能感受到来自创业者身上不屈的精神。当个人积极性不足时,这些至理名言就可以给予你勇往直前的力量。时刻保持积极向上,才能很好地处理生活中的琐事,进而集中更多的精力到创业当中。榜样在事业单位中都具有很大的力量,榜样可以作为一个标杆,让大家学习和借鉴,提高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能力。这种感同身受的激励更能激发员工的共鸣,对于其精神力量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业积极性是提升员工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员工创造力对于事业单位发展至关重要。而提升创业积极性是加强员工创造力的关键要素。员工创业积极性的提升可以加强其工作的主动性、提升其执行力。随着员工主观能动性的不断提升,工作生产的效率将会得到提升。如此一来,员工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创造性的工作与研究当中。员工的创造力不仅取决于员工创造的积极性,同时还与员工的个人能力有很大关系。然而,积极向上的状态可以支持员工干事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

二、我国当前事业单位创业积极性现状分析

创业积极性是事业单位发展进步的关键要素。然而,事业单位的创业现状不容乐观。影响事业单位创业积极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员工对变革存在恐惧心理

事业单位进行创新发展就意味着内部管理体制和考核制度都将发生变化,员工对于改革创新后的结果没有信心。因此,员工不愿做出创新和改变。如此一来,事业单位就长期处于“温室”当中,其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也被逐渐消磨殆尽。创新发展就会伴随着制度的改变,员工适应新制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制度的改变会引起部分员工干事的个人利益,所以员工惧怕变革,自然对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二)事业单位文化与精神不足

积极向上的事业单位精神有助于提升创业积极性,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在员工失去创业积极性时给予其动力与信心。然而,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其精神与文化培养方面并没有倾注足够的精力,所以,导致单位的创业积极性迟迟无法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脚步也比较缓慢。不过,事业单位文化和精神与该单位的经历有莫大关系。当一个事业单位从困难中走来,那么其精神中就包含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提升员工干事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事业单位工作气氛有待提升

氛围能够影响的不仅仅是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紧张有序且存在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更有助于员工创业积极性的培养与提升。然而,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氛围松散,许多单位内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激励和竞争氛围。尤其是在单位内部人员流动性不强、奖惩激励不高,员工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安稳固定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优势,不会因为突发因素受到影响,但是也恰恰是这种优势,也给机关事业单位带来了问题。因为,在少数机关事业单位,对员工要求过于宽松,这种工作状态,也让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得到抑制,做什么事情,不求出彩精进,只求不出错误,因此,在这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上有着先天的不足。不仅如此,因为机关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有着明确的规定,并不会因为你干一件事情出彩而获得更好的收益;在个别机关事业单位在人员的职务晋升中,还存在比较明显的论资排辈的情况,所以,弯道超车的情况也不会经常发生,因此,在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也是可以明确可以预见的。因此,事业单位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整体的创业积极性自然也不高。好作风的养成比坏习惯的滋生要困难得多,所以,一旦个别机关事业单位形成了相对不利于员工成长发展的环境,那么这个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严重受挫。

三、新形势下提高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原因

机关事业单位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服务人民的主体,因此,激发单位员工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员工在岗位上创造更大价值,同时,还能够向人民、社会提供优质的管理服务,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直接影响单位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员工积极性进行调动,主要以物质与精神激励为主,其中,精神激励包括了文化激励、榜样激励、目标激励、沟通激励等方式,物质激励包括了工资、奖金等一系列满足员工物质需求的奖励。目前,新形势下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亟待提高作为单位领导,要想方设法、多管齐下,提升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单位整体工作效率效能提升。此时,提高员工干事的创业积极性能使单位更好的发展,使单位充满活力与生机。

(一)不断提高员工创业积极性

员工创业积极性的提升可以为其自身和单位两方面带来巨大的发展优势。从员工角度来看,创业积极性的提升可以使其个人的能力、状态以及眼界发生变化,进而提升工作绩效。从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创业积极性的提升不仅可以使员工以饱满的工作状态投身到单位的发展当中,同时,还可以让员工以创业者的角度帮助单位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有利于单位文化创新

在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提升的过程中,单位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形成。单位文化会随着单位的发展不断更新,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提升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每一个员工个体的改变,最终会使得整个单位的创业积极性发生改变。员工作为单位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建设创新需要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努力。员工干事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其创业积极性提升过程中所产生的优质文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事业单位发展进行的理论基础。

(三)有利于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工作动力

当前个别员工上班消极怠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提升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此类问题。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提升是建立在其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提升的同时其个人价值观也是积极向上的。当员工对个人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其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工作积极性自然也会有所提升。

四、加强员工帮助创业积极性的对策建议

(一)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从员工角度来看,员工之所以会失去目标、失去工作动力,其主要原因在于单位无法通过合理的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员工工作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仅仅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工作的看法和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有让员工爱上自己的工作,才能真正地激发其工作的动力。如果事业单位能够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那么员工的工作动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二)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工作环境往往能够决定工作效率的高低,这不仅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明确的结果,其实,在心理学上也有明确的证明,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会很大的提升工作能力和效率,对于一些问题也可以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对于一个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利益,所以,要提升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离不开良好的工作氛围。员工之间的互相帮助,可以帮助一些能力较差的员工迅速融入单位生活。如此一来,能力有待提升的员工就能积极地加入单位的生产生活工作当中。另外,良好的工作氛围需要每一位员工的维护。所有员工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事业单位的发展之路将会一马平川。

(三)优化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机关事业单位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员工需求以及岗位需求发生的变化,不断对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岗位福利制度进行调整,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对员工的积极性进行调动。比如,在人员选拔过程中,通过民主考核进行,明确干部的晋升要和工作业绩相关联,业绩高、业绩好、付出多的晋升机会大。这样的提升才可以服众,在充满正能量的工作氛围中,员工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单位也可以合理对各岗位的职责、任务目标进行设置,严格设定绩效考核流程,建立科学、灵活的绩效考核标准,严格参照绩效考核机构,有针对性对员工实施激励。要充分发挥利益激励,这样能更有效地激发个体的积极性。以事业单位的生产实际为例,随着绩效考核奖励的提升,员工的生产效率会发生巨大变化。为了能够得到绩效奖励,每一位员工都会积极地参加到生产工作当中。员工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可以作为单位提升其干事创业积极性的突破口。事业单位可以对现有的奖励机制进行优化,增大员工的收益,充分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建立良好的单位文化,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事业单位是一个由员工构成的大集体。集体所展现出的文化和精神能够代表每一位员工的内心。员工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在面临重大挫折与困境时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因此,建立良好的单位文化对于提升员工的精神力量至关重要。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努力。拥有强大凝聚力的员工团队,可以帮助单位抵御发展过程中的大风大浪。

(五)完善人才培训体系,加强事业单位员工培训

机关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充分落实技能、知识、思想等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位员工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保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员工个人能力仍然能够满足岗位需求。机关事业单位还应当将培训体系纳入绩效体系中,通过考量员工培训结果的方式,合理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调整,并有针对性对员工进行激励。

五、结语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2]。如何提升事业单位员工创业的积极性是一个是的思考的问题。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对于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员工的角度探索提升其创业积极性的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员工的需求。只有从源头解决员工积极性的问题,事业单位的才能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干事积极性事业单位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