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

2022-02-05 11:42马汉智
进出口经理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非议程愿景

文/马汉智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当地时间2021年11月29—3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以下称“《愿景》”)。《愿景》是中非双方首次共同制订的中长期务实合作规划,为双方未来合作奠定了主体框架,凸显了论坛及其系列举措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延续性。《愿景》精准对接中非各自发展规划,确保中非双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愿景》着眼长远,全方位勾勒未来中非合作新目标、新举措;《愿景》坚持“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在巩固夯实传统合作领域基础上,不断回应新需要、拓展新领域。总的来说,《愿景》对中非双方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非各自发展规划的精准对接

《愿景》指出,综合考虑双方各自发展历史、背景和特点,结合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中非双方共同制定《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

《愿景》与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相对接。展望2035年,我国将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非洲是中国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场容量来看,非洲正经历快速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市场容量极速扩大,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中非扩大合作潜力巨大。从经济互补性上说,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密集的大陆,中非合作共赢的蛋糕可以做得更大。

《愿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对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是人类的共同愿景,也是世界各国领导人与各国人民之间达成的社会契约。它们既是一份造福人类和地球的行动清单,也是谋求取得成功的一幅蓝图。《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反映了非洲各国的普遍心声,是国际开展对非合作最大的共识。《愿景》在减贫、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充分体现了中非合作践行的是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是搞“另起炉灶”的排他性合作。

《愿景》与非盟《2063年议程》相对接。在非洲各层次的发展努力中,非盟《2063年议程》代表了整个非洲大陆层次的总体努力。它是当前非洲本土制定的、关于非洲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战略框架。《2063年议程》提出了七大愿景、20个具体目标及相应的行动战略,同时分析了具体挑战、成功要素及实现议程的保障举措。例如,《2063年议程》提出的旗舰项目,如建立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统一的非洲空中运输市场等,在《愿景》中均有体现。《愿景》指出,中国积极参与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建设。中非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升级,利用多种合作模式,支持非洲铁路、公路、航运、港口、航空和通信网络发展。

全面谋划未来15年的中非合作

《愿景》第一条就指出,共同开启全面合作新征程,实现中非发展共进。到2035年,中国成为非洲发展议程的重要伙伴,中非结为更紧密的共建“一带一路”伙伴,中非合作的顶层设计和机制措施更加丰富完善。上述3个“愿景”,为未来中非合作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以中国成为非洲发展议程的重要伙伴为例。当前,以《2063年议程》为统领,非盟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如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CAADP)、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PIDA)、非洲矿业愿景(AMV)、非洲科技创新战略(STISA)、非洲内部增长计划(BIAT)、非洲工业化发展加速计划(AIDA)和非洲发展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AUDA-NEPAD)等。上述愿景或计划体现了非洲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思考和实践。但在现实中,由于资金缺陷、协调不力等因素,上述愿景或计划绝大多数都严重滞后于目标。中国计划到2035年成为非洲上述发展议程的重要伙伴,表明中国愿尽最大的努力,与非洲一起实现上述目标,帮助非洲避免“有规划、没落实”的困境。

《愿景》第2~8条分别阐述了中非如何努力使双方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构建转型增长新格局、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提升民生福祉新水平、谱写人文交流新篇章、探索和平安全新路径、树立国际交往新典范。以上7条涵盖了中非关系的全部内容,内容极其丰富。例如,《愿景》提出到2035年中非年贸易额达到3 00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非贸易总量将增加1 000亿美元左右,也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扩大从非洲进口,支持非洲工业化转型,进一步提升中非贸易的内生动力。再如,《愿景》提出到2035年中国新增对非洲投资600亿美元,重点支持非洲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新增600亿美元投资背后,是中国不断鼓励和支持更多部门、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和商业信贷、企业投资等市场化资金参与中非合作,不断壮大中国对非洲合作的有生力量。

与时俱进谋划未来中非合作

纵观《愿景》全文,其提出了许多新内容、新方向。有些内容以前提到过,《愿景》增加了新内涵、新要求。例如,根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关于中非数字合作的内容还只局限在基础设施合作框架内。《愿景》将数字合作作为中非共同构建转型增长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提出。《愿景》将中非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上升为共同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实现中非生态共建,这凸显了中非双方对绿色发展的新认识,也与我国的新发展理念相契合。《愿景》强调中非融资合作的可持续性,尤其重视发挥非洲大陆及各次区域融资机制的自主性。《愿景》强调利用各类资源做好对非洲融资合作,支持非洲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与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中部非洲开发银行、东南非贸易发展银行及西非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合作,成为非洲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融资伙伴。《愿景》明确指出,完善非洲制造业体系,培育“非洲制造”品牌,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凸显中非合作的重大战略经济价值。从上可见,《愿景》从中非合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顺应时势,着眼未来,规划中非未来合作。

《愿景》是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世纪疫情肆虐背景下提出的,对于中非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中非双方聚焦合作机遇,有的放矢。《愿景》聚焦中非合作机遇,尤其是着眼未来合作的新机遇,如数字经济、清洁能源合作、蓝色经济等,这些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合作可能。二是有利于为中非恢复经济注入强大动能。在疫情背景下,中非都面临着宏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愿景》扩大经贸合作的举措,有助于双方战胜疫情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三是有利于中非相向而行,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愿景》所有目标的实现都立足于中非共同努力。拥有愿景和目标后,接下来就是一个又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愿景变为现实,使中非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中非议程愿景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