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2-02-07 13:46
资源再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有色金属原料利用

2022 年以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紧抓双碳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总体运行稳中有进。但受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攀升、疫情反复且多点散发、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经济不确定性加强、金属价格剧烈波动等影响,企业承压较大,原料市场整体供应紧张。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梳理和总结2022 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全局性的新闻事件、热点动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资源再生》杂志联合策划发布2022 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十大新闻事件,携手产业新作为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一、顶层设计角度、战略全局高度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这让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界同仁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为了向党的二十大献礼,9 月19 日,“再生有色这十年”主题展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办公大楼一楼开展,以丰富的图表和实物展示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十年来的发展成果。

12 月15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明确了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借助数字化、绿色低碳技术取得新突破新发展等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明标定向,让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企业真正感受到政策的春风、市场的暖意,看到党和政府呵呼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进一步提振再生金属产业、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信心。

二、产业政策频出,助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

3 月14 日,海关总署全文发布进口再生铜原料、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铸造铝原料检验规程,自2022 年10月1 日起正式实施。《规程》明确规定了进口再生铜、再生黄铜、再生铸造铝原料检验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现场检验、取样、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处置等各环节检验要素和要求,适用于可直接生产利用的原料进口,促进符合进口标准的高品质原料进口,推动再生有色金属国际国内市场双循环,进一步保障原料资源安全。

11 月15 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了再生有色金属“十四五”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的目标。指出,完善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引导在废旧金属产量大的地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布局一批区域回收预处理配送中心,完善再生有色金属原料标准,鼓励企业进口高品质再生资源,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提高保级利用水平。到2025 年再生铜、再生铝产量分别达到400 万吨、1150 万吨。

三、财税40 号文落地实施,助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范化发展

依据《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 年第40 号),《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2022 年版)》3 月1日起开始实施,符合条件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交增值税,废旧电池拆解及加工企业退税比例从30%提高至50%,利用废旧电机、废旧电线电缆、废铝制易拉罐、报废汽车、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太阳能光伏器件、废旧灯泡(管)及其拆解物生产金属及其合金的企业退税比例继续保持30%。新版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将更有利于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地方精准施策,加快培育再生有色金属产业

《河南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 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495 万吨;《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 年)》提出,做大做强再生铜,加快发展再生铅;《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强调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高再生铜、再生铝、再生稀贵金属产量;《湖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 年)》明确,2025 年全省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产业年产量突破2000 万吨;《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 年)》提出科学有序发展再生铝;《广西关于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促进发展再生铝,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再生铝产能规模。

8 月25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加速发展再生铝。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发展再生铝产业,合理规划并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再生铝产能规模,实现与电解铝、铝加工的协同发展。再生铝产业所在设区的市和园区管委会应当制定精准的差异化扶持政策,推动再生铝延链发展、保级利用。以广西平果市为例,该市持续深入开展再生铝产业链发展,科学布局500 万吨再生铝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新型生态铝产业园建设,正在向废铝集散地、再生铝服务平台阔步迈进。

五、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创新发展成效突出

12 月22 日,2022 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公示,共有10 项再生利用科技成果入围2022 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5 项,二等奖1 项,三等奖4 项。

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将重点往再生利用产品的制造方向延伸,形成了“回收+预处理+再生利用+精深加工”的产业链。例如立中集团利用再生铝原料生产铝合金轮毂,四会辉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5G 通讯设备结构件,上海永茂泰、帅翼驰新材料等企业的再生铝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湖北华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全铝家具等。

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4 月26 日,工信部发布了符合铜、铝、铅锌、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第二批),铜企业10 家,铝企业27 家,铅锌企业12 家,镁企业7 家。其中兰溪市博远金属有限公司、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湖北华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

12 月16 日,工信部公布了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名单内企业共有41 家,其中梯次利用企业26 家,再生利用企业14 家,综合利用企业1 家。

七、国内原料占比提高,进口原料量增质升

十年来我国利用国内废有色金属累计超过1 亿吨(金属量),国内原料在再生铜铝原料中的占比分别从2012年的41%、50%上升到2021 年的63%、87%。进口原料方面,据海关统计,2022 年1-11 月,我国再生铜、再生黄铜原料累计进口量为163.20 万吨,进口金额为126.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61%和11.35%;我国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累计进口量为138.8 万吨,进口金额为30.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9.65%和81.54%。

八、资本市场锚定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项目投资快速增长

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据此,该公司拟冲刺深交所创业板IPO 上市,公司本次拟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为30.35亿元,拟投入募资15 亿元,主要募投项目是江西巴顿多金属回收利用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顺博合金(002996.SZ)拟以子公司顺博合金安徽有限公司为主体,在安徽马鞍山投资设立2 个全资孙公司——安徽望博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安徽顺博合金铝材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致力于开展铝扁锭、铝板带研发、生产、销售等项目的相关前期工作。安徽马鞍山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一期)40 万吨再生铝项目试运营投产。

永茂泰(605208.SH)拟在安徽宣城生产基地新建年产10 万吨再生铝新材料项目及年产6 万吨汽车用液态铝合金项目,主要生产再生铝合金,其中6 万吨铝合金液是为下游汽车零部件客户的新项目做配套,另外10 万吨再生铝合金是为了满足原有客户的增长需求和新开拓客户的需要,除主要配套汽车零部件外,还将用于5G 通信、逆变器等领域。

怡球金属资源再生(中国)股份有限公司(601388.SH)关于马来西亚铝合金锭扩建项目的进展公告显示:130 万吨再生铝项目已经完成了主体厂房的建设,目前进入设备入厂安装阶段。公司与知名院校合作,以再生铝为原料,攻克大型铸件热处理过程的变形及表面缺陷等问题,提高原料的强度和韧性,目前已完成首批配料测试,免热处理业务初步成型。

九、产业链协同加速,大型企业纷纷布局再生有色金属领域

有色系统的原生冶炼企业如中铝集团等加快进入再生金属领域,加工企业如海亮股份、楚江新材、明泰铝业、创新集团等利废比例稳定增长;豫光金铅、万洋、金利金铅等企业已形成原生铅和再生铅双轮驱动的局面;压铸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向再生铝延伸;高能环境等环保企业布局含铜危废处置、铝灰处置;锂离子电池上下游企业积极布局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

十、示范引领:2021 年度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营业收入20 强名单出炉

11 月8 日,2021 年度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营业收入20强名单正式出炉,入围20 强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2142.44 亿元,占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总产值比例超过40%。超过100 亿元的企业9 家、50 亿-100 亿元的企业9 家、30 亿-50 亿元的企业2 家。其中6 家再生铜企业营业收入780.97 亿元,占比36.5%;5 家再生铝企业营业收入471.36 亿元,占比22%;5 家再生铅企业营业收入396.48 亿元,占比18.5%;4 家综合性企业营业收入493.63 亿元,占比23%。在国家政策引导支持下,在企业守正创新、踔厉奋斗下,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猜你喜欢
有色金属原料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一)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Cross-Lingual Non-Ferrous Metals Related News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NN with A Limited Bi-Lingual Dictionary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