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02-07 13:20刘杰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2期
关键词:抢救效果四肢骨折急诊

摘  要:目的  分析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四肢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邹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等候时间、生命体征判定时间和急诊诊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肢骨折患者急诊工作中实施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可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层级护理;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急诊;四肢骨折;抢救效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2)-2-0052-03

骨与关节损伤在创伤中普遍存在,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此类疾病严重性和复杂程度增加。四肢骨折是骨折病变的常见类型,可有骨折处红肿、疼痛及局部压痛等表现,可导致关节畸形、活動受限,开放性骨折者还会有伤口出血、软组织损伤的症状[1]。对四肢骨折患者来讲,急救处理是极其重要的,若干预不到位,不但会加重损伤程度,甚至会因为耽误最佳救治时机而危及患者生命[2]。常规护理管理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急救时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可能与该方法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训练、未形成规范化流程等因素有关。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是以护理人员的层级为依据安排护理工作,给予患者规范有序的抢救护理,以提高抢救工作的可行性[3]。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探讨四肢骨折患者急诊工作中实施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邹平市人民医院骨二科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4.72±2.56)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28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外物撞击17例,高处跌落7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2例,高中24例,

高中以上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16±2.24)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18例,下肢骨折31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8例,外物撞击15例,高处跌落6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9例,高中26例,高中以上14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协议书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情符合四肢骨折诊断标准[4];②年龄20~70岁。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重要脏器合并严重疾病者;③伴随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开展急救工作,注意观察患者创伤和骨折情况,判断出血点,搭建静脉通道,及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固定骨折端,以免感染,期间适当安慰患者及其家属,以缓解紧张情绪。

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包括:(1)护理层级划分。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链式流程管理培训,包括具体内容、实施目的与方法,对四肢骨折急救理论知识、具体操作、人员分配和现场模拟情况予以说明进行模拟训练时,按照护士长-主管护士-责任护士的顺序进行,开展急救操作理论与实践培训;完成后由科室主任统一考核,由合格者组成护理小组,参与到护理工作中。(2)急救护理。①接到患者(或家属)的急救电话后,应迅速分配出诊人员,准备并仔细检查急救物品、药品与医疗器械,接到急救电话与出发时间间隔时间应控制在5 min内;患者即将到达医院时,应提前通知,以开放绿色通道,无缝衔接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②由预检护士将患者送至抢救室,完成初步评估、早期检查和再评估工作,接诊时病情咨询、初查和分诊工作应在30 s内完成,遵循“先抢救后挂号”的救治原则,开启绿色通道,联系急诊医师救治;③抢救期间,参与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根据流程站位,护理人员位于最前方,迅速评估病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呼吸通畅,予以高流量吸氧,或在医师协助下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仔细观察骨折部位,评估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临时固定,以免骨折端活动引起继发性损伤;及时清创,以免细菌入侵导致感染或加重感染,固定时松紧适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处理伤口,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选择敷料加压包扎或止血带止血,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必要时可予以吗啡等止痛药;与医师和护理人员保持沟通,对急救工作进行指导;小组成员位于患者体侧,管理循环系统,搭建静脉通道,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检查,予以心电图和血压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及时上报,协助主治医师处理。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等候时间、生命体征判定时间和急诊诊疗时间。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失血性休克、脂肪栓塞和血管神经损伤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失血性休克发生+脂肪栓塞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③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根据自制问卷判定患者满意度,共计100分,由基础护理、对症护理、规范操作和护理记录四项,各为25分,得分越高提示满意程度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计量资料(抢救情况和满意程度)以(x±s)表示,组间对比经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以[n(%)]表示,应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等候时间、生命体征判定时间和急诊诊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四肢骨折在急诊科室较為多见,可致关节畸形、增加残疾风险,甚至可能因为合并其他创伤而危及生命安全,需重视四肢骨折患者急救工作,以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5]。

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是“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对有限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使得急救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工作质量,提高抢救效果,改善预后[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等候时间、生命体征判定时间和急诊诊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表明,在护理层级基础上开展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可充分提升四肢骨折急救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原因在于:实施护理层级的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时,护理人员合理站位,护士长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并与医师保持联系,紧密衔接抢救工作流程,以准确判定病情,进行循环管理,并维持生命体征,从而缩短相关环节潴留时间;护理小组的组建,使得小组成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在提供护理服务时规范操作,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联系。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进行急救前均接受严格培训,将药品、物品准备齐全,根据患者病情规范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在护理层级基础上开展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工作,可优化急救工作流程,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如开放绿色通道,接诊后迅速应对等,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变情况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可减少护理环节中的疏忽和遗漏。观察组患者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在急救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存在异常情况时,及时告知并协助主治医师处理;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

综上所述,基于层级护理的链式管理护理流程可提高四肢骨折急救效果,防范并发症,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观宝,杨明明,叶斌,等.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价值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5):11-13.

[2]杨潇,李岚.院前急救处理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8):76,78.

[3]巴雪,裴理辉.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4354-4356.

[4]谭远超.实用骨科临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21-24.

[5]宋琳,张秀伟.62例伴四肢骨折多发伤急救与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12):686-688.

[6]戴爱兰,林海英,陈莹,等.链式管理模式在院内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20,20(10):49-51.

[7]吴柯,潘李芬.链式护理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5):79-82.

作者简介:刘杰(1979.10-),女,汉族,籍贯:山东省邹平市,本科,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护理。

猜你喜欢
抢救效果四肢骨折急诊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民间疗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初探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探讨
急诊冠脉介入术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手术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