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07 14:09殷爱云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2期
关键词:内科导管静脉

摘  要:目的  探讨在肿瘤内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安全管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PICC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试验组(4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静脉炎、堵管、导管异位、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肿瘤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PICC置管的安全性,且可拉近肿瘤内科患者和病房护士的距离。

关键词:肿瘤内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综合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2)-2-0078-03

腫瘤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胃癌、肺癌等,多需采用放疗、免疫治疗等方法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大剂量注射药物,给药次数频繁,且药物剂量大,常规采用静脉留置针给药的风险较高,易发生静脉炎、堵管等不良事件,患者的护理体验效果欠佳[1]。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临床治疗中已有较多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较好的保护患者上肢静脉,但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仍存在发生静脉炎、堵管、导管异位等风险[2]。相关研究证实,通过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强化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干预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PICC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6.81±7.24)岁;病程4~13个月,平均病程(8.18±2.44)个月;肺癌21例,乳腺癌10例,卵巢癌5例,鼻咽癌4例。试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7.10±7.16)岁;病程3~13个月,平均病程(8.05±2.97)个月;肺癌19例,乳腺癌11例,卵巢癌与鼻咽癌各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4];均留置PICC;年龄在30岁以上;认知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存在化疗禁忌证者;合并其他脏器疾病、血液疾病者;全身性急慢性感染者;精神异常者;特殊生理时期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置入PICC导管,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在穿刺时注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提高其配合度。穿刺成功后拔除穿刺针,缓慢将导管置入插管鞘中,每次置入长度在2 cm左右,妥善固定导管,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导管位置。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遵医嘱完成各项用药及护理操作,并注意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等进行观测,注意对疼痛、瘙痒等异常问题的处理。

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干预,内容包括:①心理疏导。术前积极普及肿瘤知识,消除患者的认知误区,耐心向患者答疑,通过自身专业能力获得患者的信任;引导患者熟悉医院环境,介绍PICC的目的、要点等,提高置管安全性;通过深呼吸、心理暗示等方法,消除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的不适。②置管管理。强化护士培训,组织护士学习PICC流程、技术要点等,要求操作时置管头端处在最佳位置,并设计预处理方案,注意观察心律失常、神志不清、疼痛、躁动等症状,结合发生原因进行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责任并落实奖惩制度,定期进行穿刺操作考核,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在每次操作后正确冲管、封管。③并发症管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PICC管理要点,提高其配合度。在置管20 h内进行热敷,指导患者握拳训练,根据对病情、病史、体质等评估患者发生静脉炎、非计划性拔管等的风险,通过外敷敷贴降低静脉炎发生风险。在置管后,嘱患者科学饮食,增加优质蛋白、纤维素等的摄入量,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对存在躁动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或束缚带降低拔管发生风险。④药物指导。用药前仔细讲解药物的种类、用法用量以及预期效果,并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减轻其应激反应。在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均应注意冲管,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⑤规范导管管理。安排PICC维护班次,每周更换肝素帽、敷贴1~2次,在更换敷料时,注意对穿刺点的观察,做好记录工作。每日查房记录置管情况,每个月进行总结反馈,针对导管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静脉炎、堵管、导管异位、非计划性拔管等。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根据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满意度,总分0~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PICC导管在肿瘤内科病房的护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有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治疗工作的配合度[5]。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内容单一,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对PICC导管的动态化评估与观察,故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尤其非计划性拔管问题的出现,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身心压力,影响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會影响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服务体验[6]。针对目前对PICC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但在护理模式的选择上,针对患者病情复杂、存在负性情绪、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常规护理方法管理效果不佳,多考虑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干预[7-8]。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心理疏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PICC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通过强化置管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规范操作以及强化考核等措施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9];通过并发症针对性管理可进一步提高对患者的管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通过饮食护理可减少对机体的刺激,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10];通过用药指导可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减轻应激反应,并进一步减轻对血管的刺激;通过规范导管管理工作可规范护理人员的导管管理行为,并有助于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强化查房与总结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延续性。护理满意度是衡量在导管安全管理期间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患关系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通过综合护理方案干预可拉近护患距离,改善其对护理服务的体验。

综上所述,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肿瘤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PICC置管的安全性,且可拉近肿瘤内科患者和病房护士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卢文巧,刘亚东,张秀峰.综合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24):3054-3056.

[2]龙佳林,伍桂容,余清,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1):279-280.

[3]汉景红.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2):158-159.

[4]赫捷,李进,马军,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0[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5]白爽.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136.

[6]顾锦花.综合护理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2):154,159.

[7]汉景红.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2):158-159.

[8]杨海霞,吴丽华.品管圈活动对PICC带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1):196-198.

[9]张起.老年胃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综合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1):132-133.

[10]李耀丽,杨启慧,孔繁贞,等.X线胸片结合体表测量方式在测量肿瘤患者PICC置管长度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8):604-609.

作者简介:殷爱云(1977.10-),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潍坊市,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肿瘤护理。

猜你喜欢
内科导管静脉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价值
静脉曲张“喜欢”谁
飞机高压导管布置探讨
施乐扣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