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2022-02-07 15:51王敬孙蕾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2期
关键词: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满意度

王敬 孙蕾

摘  要:目的  研究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德州市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接受加强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加强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程度,有效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2)-2-0113-03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促使其住院时间延长[1],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2],因此医院应加强对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医院内病原菌分布较广、种类较多,长期住院的患者若是未得到有效的感染防控,容易出现院内感染[3]。常规的护理管理并不能有效规避相关危险因素,医院感染防控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加强护理管理。本研究就加强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德州市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7.55±4.6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7.62±4.70)岁。本研究中的护理人员40名,均为女性,年龄26~44岁,平均年龄(35.42±2.07)岁;初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24名,高级职称6名;文化程度:专科10名,本科30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住院患者,住院时间均>3 d;②沟通交流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①存在免疫缺陷者;②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癌症者;③存在高危感染因素或入院前已存在感染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在每日例会时進行工作总结,每日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完善病房交接班制度,对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关注;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定期考核。

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强护理管理。①成立医院感染防控小组:成员为护理部护士长、医院感染科护士长各1名、医院感染科责任护士2名以及医院感染重点科室护士6名。护士长负责制订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表格,护理时间、护理项目分别作为表的横轴、纵轴,由防控小组成员负责落实表格中的护理管理措施。②强化培训:防控小组组织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参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要求医护人员熟悉掌握手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等,并通过现场技术指导,提高医护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书面、PPT、视频等)对住院患者进行院感防控知识的宣教。③环境监测:定期对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物体表面、病房空气进行感染监测;医生在发现感染病例后立即填写电子报告卡,尽快上报至感染管理科,对进出院病例进行筛查,加强防控措施。④抗生素使用: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结合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注意控制抗生素使用时间。⑤消毒隔离管理: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优化消毒灭菌管理流程,健全一次性医疗用品登记销毁制度;控制探访人员及频次;为患者创造清洁度高、安静的病房环境,注意在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⑥持续改进:防控小组在月初抽查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执行情况,记录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例会上进行讨论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由护理部通知相应临床科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每个季度进行行政查房1次,向各科室护理人员强调院感防控的重要性,并利用团队力量解决科室中存在的问题。

1.4  观察指标

应用医院自制的《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调查问卷》了解两个时间段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手卫生知识、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知识、感染重点项目管理、病房院感防控知识、院感流行处理方法5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分值均为100分,≥80分为基本掌握,分值越高,掌握度越高。

统计两组患者出现的医院感染情况。

两组患者均填写医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宣教、病房安全管理、护理技能操作情况等,百分制,≥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医院存在环境复杂、人员密集的特点,且病原菌种类较多[4],住院患者通常机体免疫力较差,病菌容易侵入人体,造成医院感染;另外免疫药物、抗生素的滥用会增加患者机体耐药性,引起菌群失调[5],引发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会严重危害到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内容[6],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风险,但是常规的护理管理已不适用于现下的医院感染情况,故需要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医院管理防控小组的成立可明确各个成员的分工,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7],促进医院管理能力的提高,并能够制订一系列规范医院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且通过加强培训可使各个科室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增强,增强医护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8]。本研究中,观察组阶段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度得分更高,充分说明了通过强化培训能够提升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度以及重视程度。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多重耐药发生情况均较少,并获得了较高的患者满意度。这是因为通过环境监测可有效清除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9],降低感染风险,感染病例的及时上报有助于避免感染流行情况的发生;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隔离措施管理可防止患者耐药性增加,规避感染风险;防控小组在每月初、每季度进行督查和指导能够促进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及时解决科室面临的感染问题;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10]。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继庆,徐伟丽,林文华,等.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8):1358-1359.

[2]杨俊娟.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J].甘肃科技,2019,35(21):149-150.

[3]毛永英.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5):34-35.

[4]张长玲.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管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1):111-112.

[5]石春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施效果[J].黑龙江科学,2019,10(14):132-133.

[6]许芬美,许素宁,李雪梅.细节管理联合环节控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3): 292-294.

[7]耿慧晓,唐景花.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及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探讨[J].辽宁医学杂志,2019,33(3):96-98.

[8]张卫华.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8):2592-2593.

[9]陈冰,瓦静雪,黄莲.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應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5):107-109.

[10]王鸣.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9):131.

作者简介:王敬(1981.6-),女,汉族,籍贯:山东省德州市,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医院感染管理护理。

猜你喜欢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