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应“接地气”

2022-02-09 02:54
江苏教育 2022年91期
关键词:接地气学情古镇

朱 平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核心素养也逐步落地生根。语文教学对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就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来看,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有的作文教学过于追求高大上,华而不实,脱离学生实际,由此引发学生写作时存在内容空洞、辞藻华丽、堆砌名人名言等问题;有的作文教学会刻意借助求新求变的写作手段或者技法进行包装,忽视常态化的作文训练。笔者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本源,作文教学要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真正喜欢写作,学会写作。因此,作文教学要“接地气”,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1.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教学要“接地气”,是指要贴近真实生活,反映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目有所视,耳有所闻,心有所感,脑有所想。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例如,笔者在教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时,围绕“家乡文化生活”这一主题设计学习活动。在写作活动中,笔者带领学生深入淮安河下古镇,采访古镇的各行业人物,参观古镇的人文景观,感受古镇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以此唤醒学生的写作灵感,引发学生对河下古镇的认识和思考,使学生产生写作表达的意愿。

2.写作教学要让学生循序渐进提升能力

高中作文教学要立足学生学情,围绕写作教学目标或训练重点,形成写作梯度,并做到有效衔接。在写作教学的规划设计上,高一以记叙文写作为主,力求学生作文有话可说,重在“写得出”;高二以议论文写作为主,力求学生敢于表达观点,重在“议得出”;高三以综合性写作为主,进行升格写作,重在“写得好”“议得好”。此外,写事可围绕选材、立意、线索和结构、谋篇布局、剪裁等选点;写人可围绕外貌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展开;议论可围绕概述材料、分析材料、规范议论、切分论点、行文结构等逐步递进,呈螺旋上升直至达成写作教学目标。

3.写作教学要强化阅读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特别是经典名著,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关系,开展读写结合训练。一是从课内文本出发进行写作拓展,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如教授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方法,写一写校园的秋景,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然的美,写出有个性的散文。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写作思考,将阅读内化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视野,提升写作能力。如笔者教授《小王子》整本书阅读时,让学生运用《小王子》阅读素材,积累话题素材,进行写作拓展;教授王开岭《古典之殇》第二辑群文阅读时,让学生围绕“古典与现代”话题,进行个性化思考,形成独到见解。

作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把握好学生学情,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能指导学生写出文风正、文脉清、文气顺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接地气学情古镇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