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丈县乡村文化建设路径

2022-02-10 14:18石万丽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9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

石万丽

(中共古丈县委党校,湖南 古丈 416300)

一、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振兴可以有效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1]。

2、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2]。优秀文化能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增强合力的作用,乡村文化中包含的优良乡风、村规民俗、道德观念、处事方式能有效规范乡村秩序;包含的邻里和睦、勤劳致富、尊老爱幼等道德观念,可以有效推动和谐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大力弘扬和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道德观念,同时宣传党的政策,激发村民的责任感,提高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3]。

二、古丈县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缺乏

基层政府在乡村发展中更多地将财政资金投入到道路建设与农业生产中,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场所较少,文化活动单一。古丈县位于湖南西部,总面积1297 km2,下辖7镇103 个行政村,总人口14.4 万,其中农村人口11.4 万。很多行政村仅配备1 间文化活动室,农业科学书籍严重缺乏,基本没有订购出版刊物。

2、人才队伍薄弱

现有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低,没有专门的文化带头人,大多由村干部兼职管理,平均年龄在50 岁左右,工作思路单一,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还缺少乡村文化建设专业人才,难以持续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3、乡村陋习旧俗有待改进

为了有效遏制个别乡村依然存在的婚丧攀比、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陋习,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11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在短时期内改变各地已经传承多年的婚丧嫁娶风俗难度较大,需依据文件贯彻落实不断改进。

4、乡村历史文化保存较差

(1)传统文化缺乏传承

由于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传统农业与传统村落逐渐衰败。古丈县属山区县,大多村落内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交通不便利,村中劳动力非常缺乏,村落中有很多精湛的传统手工艺和民俗等村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再生面临中断危机。

(2)极具保存价值的历史建筑缺乏保护

由于急功近利、目光短视,加上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不完善,个别村借经济发展之名拆除历史建筑。

三、古丈县乡村文化建设路径

1、加大乡村文化建设投入

(1)加大资金投入

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按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原则,结合乡村文化发展水平,合理科学地进行财政投入。“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是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投资的要求,需着力修缮和增添体育设施、农村书屋、文化活动室,统筹推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逐步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乡村留守妇女儿童帮扶、科技培训等文化惠民工程。

(2)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投入制度化

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是中央已经明确的既定方针,关键在于基层落实。古丈县应确保足够的财政资金用于乡村基本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同时,乡镇文化部门需积极主动评估并上报乡村文化建设所需资金,写明资金用途与金额,经政府相关部门审批拨付资金后,及时更新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确保乡村文化建设顺利开展。

2、组建工作专班

古丈县可组建专业队伍,吸收书法、音乐、美术、民族文化非遗传承人等专业人才,指导挖掘和整理各村庄的文化和民族习俗,形成乡村特色文化体系。同时重视本土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文化建设;鼓励本土精英和返乡人员投身农村公共事业,构建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下乡和乡风文明志愿活动服务乡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探索乡村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模式,带动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将乡村文化建设有效纳入乡村振兴工作。

3、在尊重传统礼仪的基础上高质量推进移风易俗

(1)尊重中华婚丧礼仪传统

号召组建乡村红白理事会,宣传教育与介入指导并举,帮助和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婚俗观以及“生前尽孝,胜过死后重葬”的孝道观。加快推进殡葬管理公益化和惠民化,积极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和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扫等文明祭扫方式。倡导节俭办酒,规范婚宴规模,可以试行节假日举办集体婚礼。出台婚庆公司相关规范要求,避免出现低俗婚闹和大操大办的不良做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切忌采用司法、行政手段简单粗暴干涉、干预乡村习俗。

(2)高质量推进移风易俗

遵循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平等和谐、遵德守礼、绿色节俭、家风淳朴、热心公益等原则,根据国家要求部署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积极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等评比活动;评选“乡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寻找“最美村官”“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通过这些活动正向激励,推动良好乡村风尚的养成。在正面宣传的同时,发挥道德的反向约束和鞭策作用,及时曝光不孝敬父母、好吃懒做、铺张浪费、超标准大操大办、不务正业等不良行为。

4、构建特色文化体系

(1)深挖民族文化习俗

古丈县内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挖掘民族文化习俗,如土家族的社巴节、打溜子、摆手舞、哭嫁歌,苗族的赶秋节、苗鼓、苗拳及婚庆习俗,形成民族文化特色。

(2)深挖本地艺术文化

古丈农村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存在茶歌、山歌对唱、戏曲、小说、绘画等方面的艺术作品,可以挖掘整理形成当地特色文化体系,并全县推广。

(3)保护文化遗产

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文物古迹、灌溉工程遗产等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好代表性乡村公共记忆景观;利用祠堂、古道、古树、古街等传统文化要素,采取活态保护方式,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

四、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效路径。古丈县需构建当地特色文化体系,打造文化品牌,发展乡村经济,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