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角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究

2022-02-10 10:39蔡燕婷
英语教师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素养

蔡燕婷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四新”背景下,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呼吁新一轮的教育变革。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施中,发现以下问题屡见不鲜。

(一)任务情境不真实,学生主题实践不充分

教师不能精准分析学情,导致创设任务无法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紧密的联系,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教师所设计的学习活动开放度不足,导致学生较少有机会获得真实的体验。

(二)活动设计不科学,技能训练不到位

课堂上听、说、读、看、写等技能训练活动关联度不高,语言输入和输出脱节,没有将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融合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深度学习,不能开展整合知识、建构意义、应用语言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

(三)意义探究不透彻,素养提升不显著

学生课堂输出的内容较空洞,言之无物,不能有效体现课堂学习对素养的熏陶和养成。

在忽略五育的样态下,学生的学习样式是孤立、局限、终结的。学生的学习表现为厌恶、机械、逃避,更不用说提高能力和素养。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提倡重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新时代的五育现代理念在学科中融合,可以实现各学科及教学育人的同向同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一批素质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五育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打破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育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为着力点。课堂变革路线见图1:

图1

将五育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以课堂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和能力素养为目标,兼顾五育渗透,融合育人,体现德育为先、智育为本、体育为径、美育为核、劳育为重。在五育融合视角下开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二、五育与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意义

五育融合,即德、智、体、美、劳的融合。五育融合是“五育”之间的有机融入,它们各具特色,重在融合(宁本涛 202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融合是当今教育界极为关注和探索的前沿话题,涵盖做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及创造与生存等方面的融合育人。从学科观、教师观、学生观来说,五育融合有其不可或缺的意义。

首先,从学科观来看,五育融合是当前英语教学强化的基础和实施的原则。英语学科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教育载体,既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又可以让他们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适应高考乃至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2020)。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将“五育”有机整合,既符合育人为本的新课标教育理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提升其英语综合水平。

其次,从教师观来看,实施五育融合,以课程为载体,课堂为主阵地,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的价值创造(徐继存 2018)。作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五育融合理念,解构学科知识,重建五育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以生为本,精讲精练,少教真学,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连接、转化、生成,进而实现素养的提升。

最后,从学生观来说,五育融合的学习生态最大限度打开了学习内容的界限,学习内容包括统合知识、提高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同时打通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学习场所和空间变得开放、互联,甚至无限延伸和包容。学习目标指向更加明确,包括品德、智慧、体能、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从“多用时间学习”转向“高质量利用学习”,从自我孤立、封闭的学习走向合作、探究性学习和思考。“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将五育融合融入英语课堂,让学生从学习现状出发,以擅长的学习内容为突破口,拓展英语思维,激发学习潜力,提升学习效率,实现学习成绩的进步。

三、五育融合视角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五育是高中阶段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发展学生道德素养、丰富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鼓励他们学会创造为教学任务,以此促进其全面发展。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五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与英语课堂的实际教学融合开展上进行研究,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综合素养,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在生成有效课堂的条件下,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从以下五个方面探究五育:以德育人、以智启慧、以体健美、以美润心、以劳树德,致力于打造“五个课堂”,即温度课堂、思维课堂、活力课堂、生态课堂、生活课堂。既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自我人格的塑造,又重视认知水平的提升、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发展。

(一)以德育人,建构温度课堂

德育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特别是道德品质,它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处的行为准则。英语作为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载体的学科,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使德育“润物细无声”“入脑入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融合德育和智育,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渗透各环节,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思想教育(陈秀英 2014)。与此同时,高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德育点可以挖掘,它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王蔷 2018)。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德育融入英语课程的目标有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视野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在备课时,教师特别关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有意识地将育人元素融入学习活动。教师在把握主题性和实际性原则的基础上,育人元素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主题进行整合和归纳(见图2)。

图2

教师注意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将文化知识内化为认知、行为和品行的正确价值取向。有温度的课堂里,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语言的训练,能自由地发表见解,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交流分享,真正成为学习、生活和精神的主人。

(二)以智启慧,建构思维课堂

智育即培养学生智力和技能的教育,包括提升智力水平,教会学习方法,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为了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教师要成长为卓越且有远见的组织者,既能讲准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又能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激活思维(如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培养其智慧(博闻强记、触类旁通、独立创造等)。以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3 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 Reading for Writing—write a dramatic scene为例,教师以戏剧主题为引领,以《百万英镑》语篇为依托,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见图3),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图3

教师以时间线(Before showing the bank note、while showing the bank note、after showing the bank note)及情感线(The change of attitudes)为轴,设置融听、说、读、看、写于一体的综合性语言技能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赏析戏剧艺术形式结构的同时,把握戏剧创作的本质,进而继续创造和编写剧本。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教师搭建过程支架,指向技能融合。学生从浅层学习逐步过渡到深层学习,恰当地应用目标语言,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在思维课堂中,教师确立“语言技能融合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双向目标,整体推进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智慧,发展其思维能力,让思维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促进其高阶思维和迁移运用能力的发展。

(三)以体健美,建构活力课堂

体育是传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帮助其发展体力,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力的教育。强健的体魄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的基础。体育是发展其他“四育”的前提。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将体育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关注体育、感悟体育竞技精神;加强锻炼,重视身心健康”,从而实现“以体健美”的最大效应。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有关体育的素材,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与学科思想的浸润中实现素养提升。例如,在讲授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时,教师组织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整体教学活动。围绕Sports and Fitness这一单元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对话、杂志文章、健康簿、问卷调查、视频等多种形式,创设真实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富有逻辑、层层递进的“教—学—评”一体化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运动和健康的认知,树立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健康观,从而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课堂。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如下页图4所示:

图4

特别在Listening and Talking环节,教师先把学习任务单呈现给学生,接着利用知识竞赛活动激活其已知的比赛规则,并让他们分享对体育竞技意义的理解,思考Sportsmanship的真正内涵。之后,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邀请每组成员派一个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对得分最高的小组给予奖励。将体育知识竞赛活动融入英语教学,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帮助其内化运动认知,外化健康行为,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和道德情操。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将体育竞技比赛规则融入英语教学,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体育与智育融合开展的课堂不再是沉闷、无趣的课堂,而是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力课堂。

(四)以美润心,建构生态课堂

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在教学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贯穿在学科教和学的全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各种审美手段(情境创设、图片展示、戏剧表演、音乐艺术的介入等)或者布置一些创意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欣赏英语学科的美,关注生产、生活、生态的美,认识自我价值实现的美,以此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设置的审美活动如图5所示:

图5

课堂上充分展示学科知识中美的元素,课外布置让学生利用英语知识设计作品的任务,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又可以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组织学生设计抗疫的英文口罩图案或者英文手抄报。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每个作品都能体现应对疫情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乐观态度。学生主动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实践美,形成自然和谐、充满生命力的生态课堂。

(五)以劳树德,建构生活课堂

劳育是以教师为引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和提高劳动技能的教育。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合作意识、体验快乐、学习常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将劳动教育融入英语学科教学,要以劳动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选择一些具有劳动价值元素的生活素材,开展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劳动的思想认识,使其形成对劳动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其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应注重将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情境化、生活化,创造性地使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

例如,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选修1 Unit 5 Working the land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农民和科学家的身份有什么异同?如果你是袁隆平,更愿意称自己为农民还是科学家,并给出理由。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袁隆平的个性特点、爱好和成就,而且形成了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增强了个人的责任担当意识。在Project课时的设计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和身边的资源选择一种食品进行研究,获取过程的调研,并撰写英语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可遵循如下几个步骤,如图6所示:

图6

教师引导学生融入小组活动,通过讨论、设计、操作,通力合作完成一份调研报告,而后在班级进行展示,分享劳动成果。在生活化课堂中,学生可以尽情用英语进行思维、做事,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劳动体验,既能训练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结语

将德、智、体、美、劳融入英语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英语做事、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教会其与人合作、拼搏进取的竞技精神,提高他们对学科的美、生活的美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使其树立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学会生存、大胆创造。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帮助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注重对其进行学法指导,促其习惯养成,以及素养提升,从而实现全面发展。这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英语教师的职责。

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有新想法、新主意。在备课时,教师要用心挖掘和提炼教材中的五育元素,制订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整合关联性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渗透五育思想,关注五育文化意识的培养,加强五育思维品质的提升,开展有效度、温度和深度的课堂教学活动。五育融合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尝试,将最大化地优化教学方式,推动教育发展方式深刻变革,促进学生在学习力、思考力、鉴赏力、创造力等方面协同发展。“学海无涯,踏实为径”,教师要坚守育人初心,知行合一,让五育真正落地英语课堂。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素养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