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融合、守正创新
——评《安徽省地图集》(第三版)书籍插图与信息设计

2022-02-11 09:01萧沁孙湘明
湖南包装 2022年6期
关键词:图集插画安徽省

萧沁 孙湘明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地图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事各种人文活动的有力工具,帮助人们从空间上理解人类世界中的事物、概念、状况、过程和事。地图作为科学和艺术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视觉图像的呈现方式。正如现象学家索科拉夫斯基认为:物体或者现象是不同侧面组成的混合体,同一侧面在不同的视角下会呈现不同且各具特点的视角面,不同时间片下的多个视角面组合构成了物体丰富的外在形象[1]。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图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承载信息的地图表现形式也多样化。

1 注重科学内涵的综合地图集编辑理念

专题地图与专题地图集作为以地理信息传达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科普,可以将纷繁复杂的地域历史文化信息、自然地理要素、经济发展成果等从不同视角给予合理信息呈现,促进地域形象的建构,反映社会和时代发展特色。

安徽地处长江三角洲,省内地形地貌类型多样,河湖水系密布交错,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安徽省地图集》(第三版)[2]是由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大型地图集,直观展示了安徽自然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编撰过程坚持“守正创新共存,历史底蕴与现代发展并重”的整体设计理念,从内容设计、视觉表达、叙事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在内容设计上,更加关注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在文化、生态、创新、民生等内容的凝练上,突出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新理念;在视觉表达上,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平铺式的内容布局,结合现代信息设计理念与手法,将插画、地图、图标符号系统融合,展示了专题地图集的整体性和层次感;在叙事方式上,全书开篇以“山水”“人文”“创新”名片图为引,信息内容架构分别按照“序图”“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区域地理图”四大板块展开,篇尾以安徽夜光地图收笔,灯火璀璨,美伦美焕(图1)。

该地图集的编制出版,既为政府部门了解省情、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也为社会各界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同时为世界认识安徽打开了一扇精彩的文化之窗。

2 体现专业特色的书籍整体装帧设计

《安徽省地图集》图集为8 开本,幅面大,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因此,书籍设计围绕“图”字而展开,借用地图的隐喻意义,结合不同的主题内容及其功用,对安徽地图进行解构重组,使其产生新的意义。

2.1 书籍整体设计注重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安徽省地图集》整体装帧设计以解构重组后的安徽地图贯穿始终,图集分为序图、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区域地理图四大部分,同时强化信息的逻辑。四大部分篇章页是重点设计内容,每个篇章将该部分的内涵与安徽地图有机结合,借助地理信息科学插图,运用抽象表现形式,扩展了地图设计的外延。

2.2 书籍版面设计强调信息的视觉化和表现力

《安徽省地图集》图集有专题地图35 幅、普通地图108 幅,字约10 万字。版面设计上注重信息视觉化,运用直观的地图语言辅以信息图表、插画,全面系统地呈现安徽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基本省情和基础地理信息。为了更好地展现安徽并进行相应的插图、图标、图表可视化,对专题地图进行重新设计,增强专题地图的可读性和表现力。

图1 《安徽省地图集》(第三版)图集实物展示

2.3 书籍装帧设计运用特种工艺体现文化内涵

书籍装帧制作由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完成,利用特种印刷工艺展现书籍文化之美、信息之美。

书籍函套与书籍封面均采用烫金工艺、银灰色的英文文字和宝蓝色书名及抽象图形,信息明确、主次分明(图2)。函套底面采用丝网印+夜光油墨印制,星空图特殊的肌理表现让地图精美绝伦。

图2 图集封面设计与烫金工艺

下书口采用激光雕刻工艺,安徽的地形轮廓和英文如LOGO般刻印在书口,特种工艺展现精心设计后的别致(图3)。

图3 图集下书口特种工艺

3 注重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插图与信息呈现

现代地图是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专题地图书籍插图创新能丰富地图集在空间信息传达表现上的创新与突破。中南大学视觉艺术工作室团队承担了《图集》的插画和信息图设计。在贴近文本和地图内容的基础上,注重3 个方面的设计呈现。

3.1 运用艺术的表现力塑造自然山水

《图集》中插画主要分为3 类:大型篇章页插画、地级市首页插画、信息图表中各类插画。插画表现从艺术的角度切入,借鉴传统绘画艺术形式,将安徽自然生态信息与地理空间融合,丰富了专题地图的视觉语言,展示了安徽省的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图 6 区域地理篇章页插图

如篇章页插画“徽山皖水、诗情画意”,是反复揣摩学习新安画派,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将安徽省的天柱山、莲花峰、大别山、敬亭山、琅琊山、牯牛降、巢湖、九华山、天门山写意般地绘制在一起,在古画基础之上融入现代装饰元素,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性;画面色调沉稳雅致,细节处点缀各大名山标志性元素,如迎客松、敬亭山牌匾等(图4)。

图4 篇章页插画

3.2 借助地理的空间数据演变创新图形

地图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其准确的科学语言和图形表达,地图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信息自身也应与时俱进,展现时代特色。在“艺术+科学”迅速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专题地图集的插图既要尊重科学、符合地图集的特征,也应多融入设计思维和形式美的表达。《安徽省地图集》在编制过程中,利用了最新的基础测绘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等地理空间数据。本图集的信息插图与图标在书籍设计中充分借助各类地图图形元素进行再设计,延展设计。体现地理和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如在封面和篇章页的图形设计中,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图等科学地图的语言,运用设计手段后期处理完成一系列抽象意味的插图,将地图学、地理信息科学、视觉传达设计及印刷技术有效结合,表达了地域空间信息特色(图5-6)。

图5 自然资源环境篇章页插图

3.3 结合可视化符号传递信息内容

综合性的专题地图集作为大型地理类工具书,往往包含自然地理、人文社会诸多知识科普。《安徽省地图集》作为知识可视化的具体载体,在信息传达过程中,采用图形化、符号化的语言往往比文字更容易被受众清晰快速地接收,因此在该书中采用大量图标、空间符号来进行设计,直观形象地展示地域自然资源、生态物产、科技文化发展等信息特色(图7)。

图7 可视化信息设计

4 结语

一本专业的综合性地图集不仅是各级党政机关、专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常用的地理信息工具书,同时也为社会经济、规划编制、行政管理、学术研究、文化服务等领域提供专业参考。综合性专题地图集的视觉与信息设计应当注重地图语言准确、设计形式新颖、插图绘制展示文本特色。这本《安徽省地图集》在书籍插图与信息设计中围绕“图”展开,运用艺术与设计的表现形式融合各类地图,既体现地图专业的特色,又体现当代地图艺术的特征,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也展现“中南大学——中国地图出版社”研究生培养基地在产教融合领域的成功合作。

猜你喜欢
图集插画安徽省
成长相册
就要紧紧粘住你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世界抗疫图集
现场图集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无脸小插画
动物打呵欠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