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悟者不再多言

2022-02-12 09:31雷甲寿
青海湖 2022年12期
关键词:妙悟用笔项羽

雷甲寿

独立秋水

初识积霖,是他考入张立辰先生研修班后,一次偶然在我工作室聊天中,发现他在古陶瓷、古书画、古玉器等方面有相当的鉴赏能力,方知他研究古物鉴定近二十年了。在北京这个繁芜复杂又浮躁的城市,据说漂着数以百万计标榜“书法家”“画家”抑或是“艺术家”的人。清高、博学、有境界是普通老百姓对艺术家的认识,而很多标榜艺术家的人在不断地打破和再打破着人们对艺术家的期许,尤其是在空前浮躁,艺术又过分燥热的今天。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细节我到现在仍然记忆深刻:项羽学术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面对项梁的斥责,他的回答很豪放:书是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竞学。引用这个事件是想说:很多书画家就像项羽一般,不肯竞学。刚略知其一二就离开,去大肆宣传自己,去背着画板犹如小商贩般地走街串巷。中国书画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艺术门类,舍弃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就如缘木求鱼。然而正当一些人拼命折腾的时候,积霖却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圈点着古书,安静地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里。积霖喜欢读汉史、明史、喜欢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更喜欢系统研究新时期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红山文化的古玉,喜欢追寻魏晋南北朝原始青瓷产生的源流,喜欢宋元青花瓷产生到明清五彩、斗彩、粉彩之冠的研究。庞杂广博的修炼,塑造了今天很有书画潜质的李积霖。

红霞垂露

清明时节雨菲菲

积霖在张立辰先生门下系统研习传统,又加以自己对写意画的体悟,以墨法和空白巧妙地经营,逐步地摸索自己的艺术语言,他的花鸟画用笔厚重、凝练、高古清雅之致益彰,别具一番情趣。从整体画面来看,他较好地掌握了传统笔墨技巧,而且在尽力展示自己的笔墨特征,用笔沉稳中见灵动,轻重疾徐运用恰到好处,用笔用墨到位,而且不死板,在章法布局上十分注重线、形及黑白的平面构成,使画面充满勃勃生机,并给人以现代感。积霖把写意花鸟画的精华部分巧妙移置到他所偏执般热爱的写意人物画当中,在他所表现的圣洁、肃穆、有古老神秘灵秀深厚的净土中的藏族人物形象中完美地得到了运用。积霖的人物画笔墨语言冷静而沉着,有着写意画家特有的理性,运用皴擦与积墨相结合的方式,干涩毛糙的肌理在大面积的墨块中晕染开来,获得一种光色迷离闪烁的效果。积霖在艺术道路上求索不已,他不但向古人学习,也向现实生活学习。在融会贯通与取长补短中他拓展了自己的艺术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襟,在“能感之,能写之”的精神启悟下,努力去唤醒中国画的美感及深层“记忆”。探索开启笔墨语言的新维度,在创造中完成作品,同时,也在创造中完成自己。

积霖在遵循艺术本质与艺术规律中,如履薄冰般前行着。辛勤的耕耘自然带来愉悦的收获,沉雄博大也好,庄严肃穆也好,惟技道统一、心物对应者方为上品。积霖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步履也愈坚实。其作品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背后,是积霖内心深处保持着对真实、善良、美好理想的不倦诉求,并且始终追求在作品中发散出细腻深远的诗意。

大写意花鸟自来就带着哲学意味,中国士大夫文化的狂狷精神是其背景,出身可谓高拔,我认为,他的精神性张扬及其追求,仍不是醉翁之意,他的真意,应该是对一种疏而不漏及“真放本精微”的狂放结构的形式探究。积霖妙悟其中的真谛,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积霖作为一个书画兼擅、学养全面的强劲后学在“大写意”之路上建功而返。

猜你喜欢
妙悟用笔项羽
诗道亦在妙悟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生辰感怀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艺术感言
找出家里的安全隐患
梦遇项羽
严羽“妙悟”说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