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小学生探究新知

2022-02-13 11:42张琼瑛郑守艳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期
关键词:数学问题小学生

张琼瑛 郑守艳

摘要:引导小学生探究新知,首先要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其次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再次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最后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只有积极探索新课堂模式,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关键词:探究新知 小学生 数学问题 自由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是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核心。最大限度地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实现这一重点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让小学生聪明的大脑和充满创造力的双手活动起来,使每个孩子带着好奇,满怀信心地进入充盈着智慧魅力的数学乐园去探求新知呢?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身的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教师要竭尽全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年龄较小,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正是由于好奇,孩子才有大胆尝试的欲望,并且以极大的热情去探求事物内在的本质。这种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就是孩子们在探知过程中心里燃起的火花吗?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对事物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去发现。可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人的好奇心会变得越来越弱。我们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进而增强其创新能力。

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许多疑问,经常会提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显著的特点,也是最珍贵之处。如:摩托车没有腿为什么会跑?电炉为什么能烧开水?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这些问题都是儿童好奇心的表现。数学课与其他学科一样,也会让孩子们提出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为什么就没有?还有比零更小的数吗?字母a真的能表示任何数吗?然而这些可贵的好奇心往往被老师忽视,更有甚者,这些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问题“影响”老师的上课而受到批评。对这些学生,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满腔热情地、格外小心地给予其保护,用包容、友爱的态度去欣赏他们的“好奇”。

二、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使孩子产生好奇心

数学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对小学生充满吸引力的乐园,这里处处都有美和享受。如:变化多样的几何图形有功能性的美,有对称的美;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学科特点,简洁的美无处不在……老师需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它来引导学生,在备课上下功夫,積极地创造各种条件,通过不同方式让学生去感受美,从而升华美,进而产生更强烈的好奇心;与此同时,学生也会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而数学的应用却是实实在在的,触手可及。老师要善于启发孩子把生活与数学有机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找到数学模型,特别是那些与孩子们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例。这样就会使孩子们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一下子拉近孩子们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孩子们自然就会感受到数学是我们可爱的朋友,时时和我们在一起,没有数学,我们的生活就会索然无味。这种积极的心态,是学习数学的动力,是去探索的渴望,是去创造的愿望。

例如,我在给小学低年级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就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不再是从练习一做到练习三,而是自编十道题并解答等,让学生卸下单调乏味的“负担”。当学到统计知识时,我就让学生们去超市买东西,把每样东西的单价及总价列表汇报。孩子们热情高涨,没有一个没完成作业。学习克与千克的认识时,我让学生们准备了不少生活物品,在课上称一称,感知物品重量。孩子们带着好奇心参与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新的知识。

三、教师要想尽办法去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让孩子提出问题是我们探究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老师必须要想方设法启发孩子去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小学生思维相对简单,发现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要说提出有新意的问题。这个过程会比较艰难,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正是考验教师耐心的时候,真诚等待之后便迎来了孩子们的发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经常是在课前仔细、用心地进行合理设计的,学生的思维也都是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展开的,这样的课堂显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会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由此,教师要想尽办法使教学的过程成为让孩子敢于大胆质疑,经过多次思维碰撞,不断调整方法和策略,从而使问题一步步得到解决的过程,勇敢且自信地放手,使孩子在一个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里去发现矛盾、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不切实际,甚至幼稚可笑,老师也要给予表扬鼓励,万万不可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敢于质疑,发表不同的观点,正是孩子们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表现。要让课堂上的孩子提出他所能想到的所有问题,不要有所顾忌。教师要告诉孩子:提出的问题不需要去考虑同学、老师的看法,只要是自己认真思考的就可以了。另外,老师还要告诉孩子们:对待别人的想法要抱着尊重、理解、欣赏的态度,不能歧视、讥笑别人。老师要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孩子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得到保护。

四、用教学智慧让课堂“意外”更精彩

老师在上课前,通常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防止教学中出现“意外”。每个学生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和认知差异。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老师意想不到的“意外”,这些“意外”正是学生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这些“意外”,期待“意外”的出现,使课堂涌现出更多的“意外”。此外,老师还应认真调控和筛选“意外”,进而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努力探索。

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一位老师就把“意外”处理得很自然。该节课学习完长度的几个单位(厘米、分米和米)概念后,老师就让孩子动手操作,测量身边的一些物品的长度。当孩子测量好文具盒、橡皮、课本等的长度后,有个同学忽然提出要测量这个女老师的腰围。当时教室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同学个个都把目光投向老师,静静地等待着老师的“发落”。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胖胖的老师不但没有指责这位“捣乱”的同学,反而笑着说:“没问题,你来量吧!”于是,这位同学拿着尺子,跑到老师面前,在老师的配合下量出了老师的腰围,还响亮地报出了测量结果。

对于一些“意外”的出现,某些老师往往毫不客气地给予否定,理由是“这个意外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教学进程,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不能只看形式,更重要的要看实质。如果在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思路清晰,问题解决了,学生能力得到了发展,即便是没有完成形式上的教学任务,但对比因重形式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言,收获更大。“测量”这节课,这位老师肯定没有把量自己的腰围写在教案里,但她能巧妙地处理这个“意外”,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吗?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导,更需要学生积极体验和配合。只有师生共同努力,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丘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学生爱学、会学数学[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10(8):5051.

[2]刘杰.新课标理念下如何上好数学课[J].学生之友(学版),2011(1):46.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数学问题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浅析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贴近生活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探讨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