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派-新建中复脉汤早期应用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的疗效探讨

2022-02-13 01:02戴悦晴鲍荣琦赵文婷张从卫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复脉代偿耐力

戴悦晴,鲍荣琦,赵文婷,张从卫

苏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江苏苏州 215000

慢性心力衰竭为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急性失代偿即突发心衰症状或体征加重恶化,需要紧急处理,是导致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1-2]。对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西医治疗多集中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在积极去除病因的基础上,采用强心、扩管利尿等措施治疗,但对于心衰反复急性发作的患者,疗效欠佳,病情复杂患者,用药亦有受限[3-4]。近年来中医疗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已经有了较多应用,从中医角度看,本病可归为“心悸”“胸痹”“喘证”“水肿”等范畴,其发生多与宗气盛衰相关,而宗气盛衰又和脾胃相关[4-5]。吴门医派省名老中医奚凤霖老先生认为心胃解剖结构毗邻,心胃之间为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提出“心胃同治”,创立建中复脉汤,后经蔡景高先生改良,自拟新建中复脉汤,可建中和胃,益气活血,温阳利水[6-7]。基于此,本研究选择苏州市中医医院2019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96 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探讨新建中复脉汤治疗本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 例。对照组中男28 例,女20 例;年龄50~90 岁,平均(64.23±7.12)岁;病程0.5~7年,平均(2.37±0.55)年。观察组中男26 例,女22 例;年龄50~90 岁,平均(64.71±7.33)岁;病程0.5~8年,平均(2.41±0.5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处于急性失代偿期者;②中医辨证气虚阳衰,心胃同病者;③NIYHA 心功能分级II~IV 级者;④认知正常者;⑤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严重低血压者;④合并全身急慢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⑤药物成分过敏者;⑥依从性极差者;⑦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使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强心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并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国药准字HJ20170364,规格:200 mg),小剂量起始2 次/d,50 mg/次。持续治疗7 d。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用新建中复脉汤,组方:黄芪30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桂枝1 g、娑罗子1 g、丹参20 g、白檀香6 g、砂仁6 g、葶苈子15 g、泽泻15 g,另红参3 g(研末冲服)。1 剂/d,浓煎100 mL,分早晚温服,50 mg/次,红参1.5 g 随剂冲服。观察周期7 d。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于治疗前后采用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LVESV)水平比较。

②两组运动耐力及心肌损伤比较。于治疗前后评价,运动耐力采用6 min 步行距离评估,心肌损伤通过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N 末端B 型利尿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评估。

③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显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70%以上,心功能改善1 级及以上,NT-proBNP 下降≥50%;有效:证候积分改善30%~69%,NT-proBNP 虽下降,但<50%;无效:未见明显改善,NT-proBNP 未下降或升高。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n(%)]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LVES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SV 均改善,观察组LVEF 水平更高,LVESV 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LVEF(%)LVESV(mL)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治疗后(170.53±16.32)*(159.44±14.83)*3.484 0.001治疗前41.84±5.37 42.08±5.25 0.221 0.825治疗后(46.12±5.76)*(49.34±5.91)*2.703 0.008治疗前182.56±22.04 181.07±21.75 0.333 0.740

2.3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肌损伤比较

治疗前,两组6 min 步行距离及NT-pro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 min 步行距离及NT-proBNP 均改善,观察组6 min 步行距离更远,NT-proBNP 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肌损伤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exercise endurance and myocardial inju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肌损伤对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exercise endurance and myocardial inju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6 min 步行距离(m)治疗前342.25±75.72 339.81±74.25 0.159 0.874治疗后(422.05±60.37)*(463.37±61.26)*3.329 0.001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 值P 值NT-proBNP(pg/mL)治疗前5 335.86±272.81 5 340.51±269.57 0.084 0.933治疗后(1 471.53±184.72)*(1 105.46±127.35)*11.304<0.001

3 讨论

近年来因人口老龄化影响,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人数已经超过450 万人,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8-9]。而患者在感染、贫血、甲亢、妊娠、心律失常、高血压、肺栓塞、内环境紊乱、生活改变等因素影响下,均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需积极予以治疗。而目前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抗心律失常药、扩血管药物、利尿剂、强心剂、β 受体阻滞剂等,但常规西医治疗整体疗效仍然欠佳。如急性失代偿后,神经内分泌系统进一步激活,肾脏损害加重,可发生利尿剂抵抗;而抗心律失常治疗可引发血流动力学负效应,存在病情加重风险;如患者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可增加醛固酮分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心肌重塑,可加重心肌损伤,由此可认为常规西医治疗本病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有必要探讨更为安全、有效、对症的优化治疗方案。中医认为,本病可归为“心悸”“胸痹”“水肿”“痰饮”等范畴,而心系疾病多和宗气盛衰相关,心胃解剖结构毗邻,心胃见存在密切关联,宗气不足,胸中阳气微弱,难以灌注心脉,血脉不通故而可致本病[10-11]。吴门医派奚凤霖先生考虑心衰患者多为气虚阳衰、血瘀水停、胃失和降,故而由小建中汤合炙甘草汤加减成治疗“心胃同病”的建中复脉汤,能建中州之虚,并可活血复脉[12]。蔡景高先生继承仲景学说、脾胃论观点及吴门奚凤霖老先生学术思想,认为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主要病机为心气不足、胃失和降、心脉瘀阻、阳虚水停,以心胃同治法为指导,自拟新建中复脉汤,全方共奏和胃建中、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的作用。该方中,黄芪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桂枝、炙甘草则能够辛甘化阳、扶助心脾之阳;白芍酸甘化阴,可滋养心脾;丹参能活血行淤,可利心益心;葶苈子利水消肿、泻肺平喘;泽泻能利水渗湿;砂仁能和胃化湿;娑罗子、白檀香则能够宽胸理气。红参研粉另冲服,则可进一步大补元气、益气摄血、复脉固脱。诸药共使,能益气活血、和胃建中、温阳利水。

本研究中,观察组联用新建中复脉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83% 高于对照组的 81.25%(P<0.05),说明联用该方能提高疗效。赵文婷等[13]研究中,观察组联用新建中复脉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周冠华等[14]研究中,观察组予黄芪建中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 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均佐证了本研究结论。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LVEF(49.34±5.91)%,大于对照组,LVESV(159.44±14.83)mL,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方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王云丽等[15]研究中,观察组联用回阳复脉汤治疗后,LVEF、LVESV 分别为(49.18±6.22)%、(162.81±26.29)mL,均优于对照组,佐证了该方对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而观察组治疗后6 min 步行距离(463.37±61.26)m,大于对照组,NT-proBNP(1 105.46±127.35)pg/mL,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能提高运动耐力,减轻心肌损伤。吴中华[16]研究中,观察组联用复脉汤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 分别为(350.60±22.90)m、(521.51±183.96)pg/mL,优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该方案对改善运动耐力及减轻心肌损伤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联用新建中复脉汤治疗能提高疗效,可改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能减轻心肌损伤。

猜你喜欢
复脉代偿耐力
从“复脉辈”初探中医理论之阴阳观*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