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2-02-16 17:29吴颖
艺术评鉴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文科

摘要:新文科建设对于音乐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音乐教学改革应面对当今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发展需求,在人才发展、教学培养方面有所突破,针对性地搭建多学科协同的多元融合式教学模式,顺应当今音乐课程改革要求。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应基于音乐文化差异性,及音乐理解的包容性等特质,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以此适应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发展需求。本文针对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文科  外国民族音乐  課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2-0108-04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大力发展新文科建设,结合当代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全面深化教学改革,融合创新性与发展性的教育原则,促使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得到了长效发展。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基于新文科建设的发展理念,制定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从而促使音乐教学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一、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外国民族音乐课程作为音乐专业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学习不同区域和国家的音乐,理解和掌握各个音乐文化圈的特征及代表作,了解其音乐形态特征,对于开阔国际视野及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至关重要,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师生互动和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

(一)对民族音乐文化圈的认知

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音乐均有其特殊性。以亚洲为例,东亚以中国领土最为辽阔,中国亦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音乐文化影响到周边国家,因此学界认为东亚音乐文化是以中国音乐文化为中心的汉音乐文化圈;东南亚地处热带,盛产竹子,尤以竹制乐器为主,东南亚十一国中的印度尼西亚音乐特征最为突出,而且影响到周边国家,学界认为东南亚音乐文化是以印度尼西亚为中心的铜锣音乐文化圈;西亚、中亚、北非由于人种、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的相似性被归为同一个文化圈,这一音乐文化圈被称之为阿拉伯音乐文化圈。所以我们在学习和分析外国民族音乐特征时,不能单从名字来分析它所属的音乐特征,要综合其音乐文化背景及音乐形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文化圈的音乐有一定的差异性,音乐自身并无特殊性,但融入区域文化及地方音乐风格,特别是代表性乐器及演唱技巧,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视听觉效果。对于外国民族音乐的学习而言,由于这门课程的丰富性和繁杂性,学生会表现出一定的存异排斥情绪,因而教师应运用更科学的教学方式,让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从新文科的角度思考,学生通过了解和习得各民族文化,从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入手,认识各民族音乐文化圈的音乐形态特征及当代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兴趣出发,学习各个区域的音乐文化,从而更加清楚明确的认知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教学方式创新的必然性

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应积极拓展新的教学模式,并利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及丰富性,不断提升学生对区域音乐文化认知能力以及审美水平。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相对单一性,教师在其中更多的占据着主体位置,教学方式也不够丰富多样,这对于提升学生对不同国家音乐辨析及鉴赏能力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新文科自身的功能属性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并促使教学方式朝着灵活多样性以及开放实效性的方向发展,积极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况,从而提高学生对各国音乐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保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学习局面,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改革应基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两性一度”的教学实践及O2O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建立的基础上深入探索。

(一)创新和优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讲授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展示双向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更好的理解各国的民族音乐特征及区域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促使教学方式向多元化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渗透式及激励式的教学方式。

1.参与式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与实践,能够有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呆板的问题,构建一个互动性较强、平等和谐的教学课堂。比如非洲黑人天生节奏感较强,因此教师在讲解“非洲音乐”时,可以播放非洲鼓、姆指钢琴、非洲舞的视频,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律动中,可以在听音乐的同时,老师和学生一同演唱歌曲的衬词,与视频形成呼应,同时一边击掌或脚踩节奏,用这样的参与方式让学生动起来,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创作实践环节,排练一些小型的作品。譬如非洲民歌《咿呀呀欧雷欧》,这首扎伊尔民歌旋律非常流畅、朗朗上口,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协作,完成创编配器。同学们可以为这首单声部民歌创作二声部,可以改变速度和节拍,同时在乐器使用上,可以使用非洲鼓和姆指钢琴,亦可加入其他民族乐器,同时非洲的节奏可以用身体律动和队形的调整来完成。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学生在表演和创编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民族音乐风格,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音乐创作能力。

2.渗透式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互化教学,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对外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分析和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而外国民族音乐教学内容较为繁杂,其中的文化内容相对晦涩难懂,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中产生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原则,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新颖性、趣味性强的音乐小故事及视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譬如在讲授欧洲文化时,不难发现欧洲国家众多,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时就要将其分成不同的文化区进行单独讲解,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作为辅助教学。譬如讲到阿尔卑斯地区文化时,可以给学生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经典唱段《孤独的牧羊人》,这首作品运用的是约德尔唱法,约德尔唱法是世界范围内最难的唱法之一,旋律在高音区和低音区进行快速的转换,同时真假声随着音区的转换而进行交替,高音区使用假声、低音区使用真声。这样快速的音区转换和真假声交替,歌词必然不能使用丰富的语言,而以衬词为主,同时教师可列举意大利美声唱法,将两种唱法的旋律、节奏、唱词进行对比,进而让学生们深入细致地理解音乐,了解阿尔卑斯地区的音乐文化及音乐形态特征。

3.激励式教学方式

学生学习外国民族音乐课程若是达不到理想目标和学习效果,这时学生会产生沮丧情绪,严重的话会自暴自弃,因而教师可以采用特殊关爱及语言鼓励等行为,激励学生积极面对,进而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譬如在学习拉丁美洲舞蹈内容时,由于很多学生不擅长舞蹈,尤其是拉丁舞这类国标舞对于音乐学生而言动作较为亲密,往往羞于表现。这时要请擅长的同学或舞蹈专业同学做她的舞伴,同时教师也應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语言,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动力。激励式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和引导作用,从而保障课堂的整体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二)“两性一度”的教学实践

教育部吴岩司长在2018年的报告中提出了“两性一度”的概念,即在建设新文科中应努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

首先,高阶性是指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对于外国民族音乐课程而言,在融合地理、历史、政治、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机的融合,并着重对民族音乐文化事项进行课程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了解区域文化知识掌握情况。

其次,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在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创新、教学形式的创新,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最后,挑战度即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外国民族音乐课程在音乐理论课程中是一门难度较高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上多一些创新,进而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音乐审美能力,并以此为基点,加强大学生的美育教育。

基于新文科背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着眼于新文科的战略性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以长期发展的眼光来学习各个国家、不同文化圈的民族音乐文化。外国民族音乐由于涉及内容广泛,在区域音乐文化及风格上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应以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为己任,通过深入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而了解其地理范围、历史文化、音乐发展历程及音乐形态特征。

通过应对新文化、新发展的新文科标准建立“金课”。以此为前提,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能力,从人类学的研究背景以及视域出发,深入分析和挖掘外国民族音乐的文化特征,探索其发展规律以及发展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分析不同民族的典型音乐。譬如拉丁美洲具有较明显的融合性音乐特征,拉美文化是印第安人、欧洲移民、非洲移民文化融合的产物,所以拉丁美洲的音乐特征独树一帜,充分体现了拉美文化的融合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拉丁舞,无论是探戈、桑巴,还是伦巴,这类拉丁美洲舞蹈均是在拉美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它以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土著舞蹈为基础,融合了非洲舞蹈动作、节奏及乐器伴奏,同时又有欧洲的音乐文化渗透。由此可见这类舞蹈也充分体现出文化的融合性。文化解读过后需要学生参与到舞蹈实践之中,进而更加充分地理解拉丁美洲舞蹈的精髓,并通过媒体技术拓展教学手段,将拉丁美洲现有的音乐类型进行总结归纳,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鉴别能力。

(三)O2O教学模式的建立

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线下师生互动和交流,通过线下授课的频繁互动达到科学有效的教学实践目标,更应运用线上的网络技术与媒介,通过超星、智慧树、慕课、QQ、微信等网络平台,朝着教学互动、资源共享、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O2O教学模式是线上与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个性化、开放性、互动性、便利性及生成性等特点,运用于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中,势必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资源共享,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并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体系,能够促进学生不断优化自身的音乐理论知识,从而提升民族音乐文化认同感。这一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同时在课堂之外如遇疑问可及时与教师进行线上沟通,从而合理地利用碎片时间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同时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教师还可以在专门的超星、智慧树平台发布相关的课堂教学延伸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课外的空闲时间进行高效的学习。建立O2O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动态,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提前布置好学习内容及思考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同时将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可以在线下授课的过程中逐一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究应基于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入分析和研究课程教学方式,促使其教学改革能够适应现阶段世界文化、政治以及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形势,进而促进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朝着开放性、多元性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杨琛.高师外国民族音乐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延展研究[J].艺术评鉴,2020(14):115-117.

[2]何方方,赵去非.“互联网+”时代外国音乐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为例[J].高教学刊,2020(17):122-125.

[3]郭进怀.《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戏剧之家,2020(07):129-130.

[4]吴颖.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外国民族音乐教学探索[J].北方音乐,2020(01):148-149.

[5]赵仲明.新中国音乐理论图书出版70年述要——谨以此文献给在音乐研究与音乐出版领域里默默奉献的人们[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03):18-31.

猜你喜欢
新文科
公共文化发展战略下新文科建设之路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艺德教育浅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公共关系学课程深度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