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节目主持人语言审美价值取向错位的外在表现

2022-02-18 00:05郑广淼
新闻传播 2022年4期
关键词:话语权娱乐主持人

郑广淼 孙 燕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重庆 400715)

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娱乐作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一种需要,理应得到发展。电视作为当前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每天都要传播数量庞大的信息,同时还肩负着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的任务。但是在娱乐圈中,娱乐文化中一直存在过分注重经济效应而忽视娱乐道德的问题,即“娱乐至死”。就像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书中所言,“现代娱乐文化主要通过电视和互联网媒介,娱乐得以达到至死的目的;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而这种类似“娱乐至死”的泛娱乐化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开始着手对无底线的娱乐进行整改,例如某电视台的两部娱乐综艺节目就因为价值取向问题被勒令整改停播,一些电视剧、电影也因为恶意篡改历史等原因被下架,这些都反映了我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整顿决心。

与此同时,在传媒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节目传播的终端传播者,主持人在使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却频频出现了本不该有的不规范现象,这些现象所显现出来的巨大破坏力会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带来长远性的危害。在当下,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在娱乐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发生了错位。由于主持人相对明星的热度较弱,在道德问题上受到的关注和抨击不多。实际上,随着综艺节目的火爆,主持人特别是娱乐节目主持人往往与明星们关系紧密,而他们也越发受到大众的关注。娱乐节目主持人们很多会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点击率等目的而传播不良文化。受其影响,娱乐节目主持人和明星之间也形成了圈子,这导致主持人的圈子也逐渐娱乐化、经济效益化,一些娱乐节目主持人缺乏一定的主持能力和本身审美能力,在主持中语言内容肤浅,甚至话语空间尺度过大,审美格调低下。这种在娱乐文化的错位价值取向已经导致有能力有素养的娱乐节目主持人越来越少,甚至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问题,这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娱乐节目主持人圈的重视。

一、语言内容肤浅

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的传播主角,加强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对其在节目中的整体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持人在节目中,首先应该以“人”的观念和意识来思考问题,然后再逐渐完成“文化人—媒体人—主持人”的完美过渡,尤其是娱乐节目的主持人,更应该深刻领会受众对于娱乐的心理需求到底是怎样的,这样才能做到在节目主持中不知不觉地影响和引领受众。

一档积极健康的电视娱乐节目,首先应该让观众获得身体上的轻松和精神上的美感享受。与此同时,电视娱乐节目更应该实现传统媒体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好地正确地引导受众的文化价值取向。而如今我们不难发现,娱乐节目主持人真的太“娱乐化”了:主持人的表达过于单一;内容过于肤浅、直白;影响了整个娱乐节目的核心文化的传播。一直以来,片面追求语言的“快”和“多”,是娱乐节目主持人错误的主持观念。这虽然从语言表达样态上会给人营造出一种轻松之感,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但这势必会造成语言运用粗糙随意,长此以往必将自毁前程。有些主持人为了表现出娱乐节目主持的亲民化和娱乐化,语言内容更是肤浅乏味,我们经常听到的“你有什么感受?你感动吗?你幸福吗?现在心情怎么样?”等等一系列不具体、无明确目的的语言,让观众没法回答,从而直接影响节目核心理念的传播。

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有些主持人总是在节目中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言,例如“雷人”、“么么哒”、“啵一个”等一些晦涩的、不雅的、小众的网络名词。这些网络语言本不应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大众传播的平台上被放大,然而主持人在还没有弄清楚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的实质差别的情况下,就自以为很时尚地来运用这些特殊语言,从而导致主持人的艺术语言创作和表达不伦不类,这重影响了主持人的个人形象和节目的传播效果,最终造成了受众群严重分流,也无法实现娱乐节目真正满足大众娱乐身心的目的。

二、话语空间尺度过大

主持人作为电视新闻、电视娱乐媒体的重要人员组成单位和电视节目制作的终端传播者,是语言的使用者,是语言的体现者,更是语言的规范者。因此,主持人作为最终面对观众的人,他们的语言使用情况是最受到观众的关注和模仿的。主持人“既是社会语言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语言的规范,而且是最高层次的规范”。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过程中,主持人作为节目的创作主体来说,其话语权的整体把控是主持人发挥其核心主导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关键所在。如果对主持人话语权过分严格要求,就会限制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发挥,带给主持人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必将导致节目的效果大打折扣,发展前景堪忧。相反,如果对主持人的话语权要求过分宽松,话语空间尺度过大,主持人几乎可以随心所欲,那我们主持人又如何承担起引导和教育广大受众的重任,如何发挥其核心文化影响力的作用。

当前主持人话语空间尺度过大,无论是个性化的显性话语权表达,还是共性化的隐性话语权表达,都是令人堪忧的。主持人的显性话语权表达包括了主持人自我个性化的自由的语言表达。有一些主持人为了追求所谓的个性化,经常会在节目中说一些搏出位的话,其中多以“臭不要脸”“这人真二”“什么人哪”“二流子”“怎么不去死呀”等等看似很生活化,其实是主持人生活中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直接的呈现在了电视节目主持的过程当中。这种表达方式虽然短时间内会使观众觉得很好玩儿、有意思,满足了部分观众发泄谩骂的病态心理,但却违背了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代言人的初衷和目的。主持人真正应该做的是正面地、积极地传播正能量的节目内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传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三观倾向。

主持人的隐性话语权表达指的是主持人对于社会公共话语的表达方式。主持人个性化的展现必须通过显性话语权的外化后表达出来。在许多综艺或娱乐节目中,主持人总是会选择一些敏感话题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话题庸俗不堪,尺度之大令人咋舌。更有甚者是直接把涉及人性隐私,生理心理等敏感的内容作为谈论话题,常常把粗俗的内容当作幽默的全部内容,节目的整体格调十分低俗,彻彻底底地把“娱乐大众”的节目演变成了“愚乐大众”。

三、审美格调低下

宣传性与艺术性在播音创作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构成了播音创作的两大支柱,在传递信息、传播美、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发挥和创造着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发挥着广播电视的巨大优势。[1]李泽厚把美感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悦耳悦目,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它包含无意识的本能满足,包括性本能、情欲、行为、心境、理念的被压抑,通过审美获得解放和宣泄,达到心意的满足和愉悦;最高层次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2]

然而,目前有些娱乐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现场却不断地直接用语言赞扬女嘉宾的身材,专门对女性的某些敏感部位进行评价,对于“女神”“女汉子”等女性形象主观臆断,错误地引导受众关于对女性审美标准的判断。同样,有些女性娱乐节目主持人在面对节目中的男生形象时,也刻意表现出自己对于“帅”的、“酷”的男生的喜爱。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作为节目主持人,应该公平理性地看待每一位嘉宾,不应该把生活中的择友标准原原本本地,甚至放大性地表现在节目中,这不仅会让现场嘉宾觉得主持人偏心,更会让广大的受众觉得主持人过于主观,从而失去主持人核心领导力的能力和影响。另外,主持人的审美“愚乐”还会在节目中有更多的体现:比如对嘉宾的着装打扮评头论足,认为朴实的、平凡的着装走上舞台就是不入流的,尤其是某些有少年儿童参与的节目中,主持人会刻意夸赞小朋友穿的小礼服好看,对漂亮的小朋友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让其他的小朋友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差距,从而导致小朋友的心理严重失衡。这些现象都足以表现出主持人的审美标准完全是以个人立场为主,而忽视了主持人应该建立的“来源于生活,但更应该高于生活”的职业精神和价值标准。

结语

娱乐需要底线,主持人需要坚守娱乐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作为娱乐媒体的重要人员组成单位和电视节目制作的终端传播者,节目主持人更需要树立正确的娱乐文化观。要明白,娱乐文化的发展不能以丧失道德的底线作为代价,不能只关注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社会责任和精神发展。娱乐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娱乐文化不能因为金钱而沦为市场的奴隶,人类不能成为娱乐的附庸。主持人作为文艺工作者的一分子,要坚持文化自觉的精神,在艺术创作中力争宁缺毋滥,勇于自我封杀,把自省作为常态,把自信放在心中,把自强作为信念,拒绝低俗、庸俗、恶俗的文化娱乐。■

猜你喜欢
话语权娱乐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娱乐眼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