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2-02-19 20:19毛新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课堂教学

毛新华

在学生的人格塑造过程中,情感占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情感教育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情感教育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其心理健康得到确保,还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吸收和掌握。鉴于上述原因,本文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这一点展开分析讨论。

一.进行情感教育简述

1.情感教育内涵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和实施的背景下,情感教育应运而生并被重视。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单单包含传统认知教育,还涵盖相关的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比,情感教育的关注点以情感因素为主,通过增加师生间交流的机会,使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加强重视的同时,也可以显著提升学生情感体验。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时,其可以在教学中进行积极参与,同时可以接受正确的知识和观念,从而为其三观的构建提供基础保障。这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重要的过渡时期,其会出现一定的情感困惑或烦躁情绪,此时学生渴望被关注和认同。因此,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这样可以对其情感需求进行全面掌握,并适时引入情感教育,使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和被认可,从而使其形成自信和自律的性格,进而为学生的健康生长提供基础保障。除此之外,在情感教育得到顺利开展时,可以使学生生活和知识之间的连接性得到加强,让学生对作者的情感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并从生活中寻找和作者想用的情感共鸣,从而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情感感悟的加强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情感教育主要内容

其涵盖的内容主要为:第一,宣传正能量。正能量指的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力量,该力量可以在社会文明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对正能量进行阐述可知,正能量就是传统的优秀思想或文化。由此可得,情感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第二,使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习主要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核心目标以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主,同时需要让学生学会分辨善恶,并对不良的学习或生活行为进行全面抵制。

3.情感教育意义

情感教育是在认知理念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的育人理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建设以及道德素质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观念和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进行结合,可以对学生的感受进行关注,并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有效引导或疏解,从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但须注意的是,在对两者进行结合时,需要对趣味性和创造性等原则进行遵守。这样可以对良好轻松环境进行营造,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感受。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名家名作精彩纷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情感方面的认知以及体会,使学生的能力以及素养都得到全面提升。通过情感教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充实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有一个飞跃性的提升。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推进语文课堂体系的全面改革,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二.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进行实施,需要对相关原则进行遵守。具体的原则包括:第一,趣味性原则。新课改中提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主,这就要将情感教学中的趣味性放在首位。一方面对人文教育理念和要求进行遵守,将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当成课堂主体。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带有趣味性情感教学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其注意力可以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上,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一定的提高。第二,参与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寻自身和学生的情感共鸣点,并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其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这就是情感教育的目的。但需注意的是,在对情感教育进行开展时,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并对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应用。这样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提升。第三,創造性原则。当前社会中知识技能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还需要在衡量标准中引入创造性思维或能力指标。因此,在对情感教育进行开展时,要对学生的创造力或思维进行重点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方式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进而为其日后成为人才提供基础条件。

三.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

1.以言育情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调动。同时也是将教学内容带入学生心灵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对生动的语言进行合理化应用,使良好的学习环境被创设,以此来使学生和文章中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例如:学习《散步》这篇课文时,在品味课文语言阶段,教师要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氛围中,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情绪,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朗读的方式将学生们带入情境,引导学生们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让学生们感受到“我”的心理变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场景,再说出那时自己的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以境育情

情境的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特别是在一节课的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对该导入环节进行合理化设置,使其具有明显的趣味性。这样可以博取学生的关注,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自然的过渡,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情境,调动起学生的表现热情,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除了运用语言来创造氛围以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来对相关的氛围进行烘托,并再现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处于情境中可以有效的进入到文本构造的世界,并对作者构造的世界进行感受,同时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学到正确的处世态度并树立正确观念。例如在讲解《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可以用写作背景导入新课,同时播放紫藤萝的相关视频,营造情境,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此基础上,把紫藤萝十年前的悲惨遭遇和现在的繁盛壮观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内心历程以及文章在总体上呈现的感情基调,理解藤萝花和人生命运的相似点,进而对作者的感慨之情进行全面掌握。

3.以情育情

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多多鼓励学生。一节生动的课堂,一份高质量的作业,都应该得到教师的表扬,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情怀的,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从新课程规定中可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密切的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利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并耐心与学生进行交流,甚至需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耐性倾听。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使其可以放下心防,来对自身的真实想法或感受进行勇敢表达。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分享每个人对皇帝、百姓和骗子的不同看法,同学之间也要相互进行分享;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区分每个角色的不同感觉,借此来突出童话与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这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

4.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情感教育点

在新课程标准中,现代化教育观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不仅会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想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通过启发式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领悟作者的情感。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百草园内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的记叙,来表达文章的中心。教师在指导学生品析百草园的乐园生活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百草园春夏秋的美景和冬天雪地捕鸟的乐事,让学生从字里行间领悟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对于作者回忆的三味书屋读书生活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概括回忆的内容,把这些内容与百草园的快乐生活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私塾教育的陈腐无趣,也才能珍惜今天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更加热爱学习、感恩党和国家政府对青少年的关怀。

5.在教学方法上渗透情感教育

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已经逐渐进入初中语文的课堂,这种方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性。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别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的乐趣。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可以将声音、图片等内容集合为一体,进而创造出一种视听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也就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表达。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将真实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晴可爱,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这样也就能够真实的感受到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进而也就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如此这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6.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想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就必须要在教学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多的自主探究,只有这样,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逐渐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中心主旨。因为情感教育的独特性,所以每个人对于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多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行组织学生们谈谈对于父爱的感受,以及父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讨论。可能有些单亲家庭学生会说,没有感受到明显父爱,没有办法切身地感受到作品想要表达的父爱。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父亲转换成其他的爱你的人,例如母亲、爷爷奶奶等等,这时的思维并不需要局限在某一个层面上。这样,学生们就可以理解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进而也能够培养学生们孝敬父母、珍惜亲情的情感。

7.从教师的角度开展情感教育

虽然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下,情感教育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但是情感教育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事实上每种情感教育的方式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需要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来进行具体地分析。其实相比较于其他的教学内容,情感教育最重要的支撑点还在于教师本身。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谨记自己的榜样力量,做一个情感丰富、内心莹润、兼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富有的人。

8.通过合理布置练习题来进行情感教学

当教师对学生内心中的情感进行有效唤醒时,学生参与实际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有效调动。因此,在对练习题进行布置时,教师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对与情感相关的习题进行布置,使得实际任务和情感教育之间能够构建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可以对相关知识或内容进行全面掌握。例如:在学习《最后一片叶子》时,教师可以适当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阅读。如当乔安西知道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所画,其会作何感想?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带入到文章人物身上,当两者之间产生共鸣时就可以使该问题得到解决。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彼此观点的碰撞,来丰富彼此的想象力和思维逻辑。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可以对自身和作者或人物之间产生共鸣,这样可以对文章内容或情感进行全面理解和感受。当相关情感得到有效渗透时,可以使情感教学任务得到有效实现。

9.在写作训练中渗透情感教育

为了使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对写作训练的方式进行应用。这使得学生可以利用文字的形式来对自身的情感进行有效记录,从而使其情绪感受力以及文笔等都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写作这种文字记录的形式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情感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要经过长期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并进行有效的记录,从而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形成。为了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大自然中进行春游,使学生参与积极性得到提升的同时,还可以对真实的自然风光进行欣赏和感受。同时学生通过对真实生活进行体验,使其可以产生相对应的感受,这样可以为其写作提供感受和素材。例如:在对《春》这篇散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感受,之后以春天为题来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把在大自然中的感受真实运用于写作之中,这样不仅使作文更加的真实,还使得学生情感感悟能力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可以使学生的真实情感得到表达,使其可以自身情感运用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使情感教育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进而使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在新课改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情感教育已经被得到高度重视,所以教师不能忽视情感教育,相反还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上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期可以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马瑞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浅谈[J].学周刊,2020(19):143-144.

[2]陈生桂.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青海教育,2020(4):32.

[3]张俊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4):40.

[4]李红燕.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5]常小霞.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4):28-29.

[6]高明礼.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1):83.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情感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情感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台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