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康复训练联合三步针法对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

2022-02-19 04:05马昀欣仝燕苟平平任天鹏
贵州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延髓假性康复训练

马昀欣 仝燕 苟平平 任天鹏△

(1.宝鸡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陕西 宝鸡 721000;2.宝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陕西 宝鸡 721008)

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多表现为吞咽障碍、饮水咳呛、构音障碍等,其中吞咽障碍是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1],目前临床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康复疗法、电刺激、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2],其中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吞咽康复训练联合三步针法对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纳入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符合《神经病学》[4]中对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楚楚;吞咽障碍病程处于发病1 d至6个月;洼田饮水试验测试为3~5级。已排除食道疾病、咽喉局部病变等其他原因所致吞咽困难者;意识不清者;咽喉部、颈部严重感染者;局部皮肤破损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中男44例,女31例;年龄(65.21±5.26)岁;病程(3.11±0.87)个月。对照组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66.81±5.10)岁;病程(3.20±0.7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三步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先采用头针治疗,采用0.3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取患者百会、神庭和运动区下2/5,常规消毒后,运动区下2/5从上往下平刺25~30 mm,自百会向患者左右太阳穴透刺25~30 mm,神庭平刺25~30 mm,捻转提针后留针1 h,留针期间每隔10 min进行小幅度捻转提针1min左右;再采用项针治疗,采用0.3 mm×75 mm或0.3 mm×3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取穴风池、吞咽、廉泉、翳风、咽后壁,常规消毒穴位,风池、翳风向喉结方向刺入25~40 mm,吞咽直刺刺入10 mm,廉泉向舌根方向刺入30~50 mm,咽后壁向咽后方向快速点刺10次,每周5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最后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保持躯干与地面呈30°的仰卧位的进食体位,以降低患者反流和误吸风险;同时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程度,选择食物质地,如半固体、流质、半流质等,应选择容易变形、密度均匀的食物,遵循由少至多、速度不宜过快的进食速度,进食完成后应注意口腔卫生清洁。指导患者进行声门上吞咽、咀嚼口香糖训练、空吞咽、咽喉部或口腔冷刺激、按摩面部等,每次30 min,1次/d,每周5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指标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观察患者吞咽60 mL水所需时间,中间有无发生咳嗽等,量表总分为18~46分,得分越高提示吞咽功能越差;运用经口摄食吞咽功能评价量表(FOI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经口进食能力,主要分为7级,级别越高则经口进食能力越好;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共11个维度,得分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好;采用X线透视遥控西永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进行评分,根据检查记过评估患者误咽情况,<2分为重度异常,中度异常为2~6分,轻度异常为7~9分,正常为10分。根据干预前后的SSA评分变化情况评定吞咽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吞咽疗效 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31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30例、无效21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χ2=7.224,P<0.05)。

2.2SSA、FOIS评分 两组经过干预后SS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减低,FOI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观察组干预后7、14、28 d的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819、7.472、8.842,P均<0.05),FO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7.052、9.789、4.878,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SA、FOIS评分的比较分]

2.3SWAL-QOL评分 两组经过干预后SWAL-QOL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观察组干预后14、28 d的SWAL-Q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396、2.964,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WAL-QOL评分的比较分]

2.4VFSS评分 两组经过干预后VFS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观察组干预后7、14、28 d的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294、7.201、13.525,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VFSS评分的比较分]

3 讨 论

临床对于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并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多采用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神经肌肉电刺激等[5],研究[6]证实,吞咽康复训练可帮助吞咽障碍患者的神经网络组成和侧支形成,通过持续性地向大脑输入刺激信号,进而修复和健康脑细胞功能和反馈通路,同时有助于促进神经肌肉的协调控制能力,预防咽喉肌出现废用性萎缩。近年来亦有研究[7]提出,相较于单纯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将吞咽康复训练与中医外治疗法联合应用更有助于提高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

祖国医学将该病纳入“中风”、“喉痹”、“暗痱”等范畴,病因为本虚标实,病机为风、火、痰、瘀等因素造成的脏腑功能紊乱,蒙蔽脑窍,使得脉络闭阻,神不导气,则咽喉部开闭失司,出现吞咽障碍,因此其治疗宜注重醒脑开窍、疏通经络等。《灵枢》中记载:“十二经脉者,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头面而行空窍也。”。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属于督脉,是治疗脑部疾病的要穴。神庭属督脉具有醒脑开窍、调神安神的功效[8]。运动区下2/5段是头面部运动区,对应人体面、舌、咽、口腔等部位的随意运动,在此处进行小幅度持续性捻转提插的手法进针,能够通过深感觉传入神经通道进而在相应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作用,以激活脑神经细胞,有助于扩张脑部血管,改善局部供血供氧情况,有助于受损病灶区域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神经功能[9]。颈项部是多数经脉循行经过之处,也是大脑与躯体功能与结构联系的重要中介,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采用项针疗法有助于改善大脑皮质对皮质脑干束的调节作用,有助于重建损伤的神经反射弧,通过对咽喉肌产生一定的促进进而提高咽喉肌的协调能力,改善患者吞咽能力,同时该疗法对改善脑部血功能和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显著效果[10]。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OIS评分评分、SWA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吞咽康复训练联合三步针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效果良好,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摄食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延髓假性康复训练
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及脾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及文献复习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如何分辨真假宫缩?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延髓星形细胞瘤多模影像配融改进算法临床研究
家兔延髓迷走神经连合核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