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推进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

2022-02-20 03:02王建华
珠江水运 2022年2期
关键词:珠江水系吞吐量

文|王建华

(本文作者系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广州港码头。

近两年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抓细抓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全力落实交通运输部党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做好珠江水运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阻断疫情水路运输传播渠道,坚决打赢珠江水运疫情防控攻坚战,不断推进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完成了一份珠江水运生产、防疫双丰收的完美“答卷”。

一、保持定力、慎始慎终,全力以赴做好珠江水运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一)积极部署水路运输疫情防控工作。

自疫情发生以来,珠江水运各级交通港航管理部门、海事管理机构、港航企业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港口及其一线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和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相关要求,坚持疫情防控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的原则,以最坚决、最果断、最严厉的措施,深入查找问题隐患,堵塞防疫漏洞、规范作业程序,筑牢筑实珠江水运港航一线疫情防线。

(二)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要求。

珠江水运各级交通港航管理部门、海事管理机构及时向港航企业转发了疫情防控相关文件通知,按照水路运输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对一线港航企业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加强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相关知识宣传,组织指导港航企业在港区码头、客运船舶一线采取张贴海报、悬挂横幅、LED屏滚动播放、视频播放等方式开展疫情防控主题宣传,积极发动港航企业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行业内做好依法防疫、依规防疫。

(三)组织港航从业人员“应接尽接”新冠疫苗。

珠江水运各级交通港航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新冠疫苗接种部署和各地的具体要求,高度重视新冠疫苗在行业内的接种工作,组织各管理部门和港航企业陆续完成从业人员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各地已基本完成第一、第二针疫苗的“应接尽接”工作,并在行业内陆续推进第三针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工作,接种规模超过20万剂次。其中,港航业中高风险作业人员实现了100%的全程疫苗接种。

(四)不断细化防疫工作指引筑牢防线。

2021年5月境外疫情经外贸口岸输入本土,一度出现了小范围的本土“5.21”疫情事件。珠江水系各港口码头、船舶立即进一步规范航运、引航、修造船作业疫情防控管理,细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强化“人物环境同防”,落实闭环管理、集中居住、高频次核酸检测、全程疫苗接种等更加严格的口岸防疫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应急机制,通过优化疫情防控流程管控,筑牢港航疫情防线:一是实施分级管理,落实每日报告;二是加强督导检查,规范作业流程;三是强化清洁消杀,加强环境监测;四是严防严管严控,提高核酸检测频次;五是充实防疫物资储备,有效保障疫情防控需求。

二、久久为功、咬定青山,全心全意做好珠江水系高质量港航生产工作

(一)全力做好水运复工复产工作。

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珠江水系港航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2020年一季度市场总体需求大幅减少,客货运量同比出现下降。珠江水运各级交通港航管理部门、海事管理机构以“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的要求和“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赢”的干劲,全心全意组织港航企业复工复产。自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积极成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统筹推进,珠江水系水路货运恢复较快,受外贸复苏和湾区建设影响,水路货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全面恢复的基础上,均出现大幅反弹性增长;但以云贵库区游、桂林山水游、广州柳州夜游、港澳客运为代表的水路旅客运输长期处于低谷状态,珠江水系客运量一直处于低位,受疫情反复影响,暂未能实现全面恢复。

(二)港航生产情况。

2020年,珠江水系水路货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在一季度因疫情冲击同比分别下降14.6%,1.1%,水路货运量二季度同比降幅收窄、三季度后同比增速转正,港口货物吞吐量自二季度同比增速转正,并保持同比增长直至年末,全年珠江水系四省(自治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3.8亿吨、货物周转量26368亿吨公里,较上年分别减少3.0%和增加0.1%,34个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8.2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4.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534万TEU,较上年分别增长7.1%、3.4%、-0.4%。主要货种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恢复较快,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和水泥吞吐量快速增长;由于国际油价下跌,石油进口需求旺盛,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增长;受进口煤管控和疫情影响,珠江水系煤炭运输需求减弱,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同比有所下降。

2021年,珠江水系四省(自治区)全年预计完成水路货运量14.43亿吨、货物周转量26384亿吨公里,较上年分别增长4.3%、0.1%,34个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8.59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5.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843万TEU,较上年分别增长2.2%、8.7%、4.7%。其中广州港、深圳港自2021年5月底出现疫情以来,局部港区货物吞吐量虽然有所回落,但水系内全年港口吞吐量数据依然保持正增长。2019年1月以来珠江水系水路货运量变化情况详见图1,港口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变化情况详见图2、图3和图4。

图1 2019年1月-2021年12月珠江水系水路货运量趋势图(万吨)

图2 2019年1月-2021年12月珠江水系港口吞吐量趋势图(万吨)

图3 2019年1月-2021年12月珠江水系外贸货物吞吐量趋势图(万吨)

图4 2019年1月-2021年12月珠江水系集装箱吞吐量趋势图(万TEU)

(三)旅客运输情况。

2020 年,珠江水系四省(自治区)完成水路客运量320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1722万人公里,较上年分别下降53.1%、55.8%。水路出行在下半年一度出现了反弹小高峰,但水路客运总量仍远未升至疫情发生前的正常水平。

2021年,珠江水系四省(自治区)预计完成水路客运量291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0708万人公里,同比分别下降9.1%、20.7%。与2020年下半年旅客运输小高峰相比,2021年5月底后受疫情反复影响,水路旅客运输再次进入低迷期。2019年1月以来珠江水系水运客运量变化情况详见图5。

图5 2019年1月-2021年12月珠江水系水路客运量趋势图(万人次)

三、新冠疫情对水系内产业物流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对港航物流业影响。

自2020年1月发生疫情以来,港航物流业一度受到重大影响,2020年一季度后,随着国内复工复产取得重要成效,港航物流业迅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还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珠江水系港口吞吐量全年较上年增长7.1%。2021年深圳港盐田港区“5·21”疫情发生后,对广州港、深圳港等地的相关外贸货物占比高的港区影响较大。深圳港盐田港区在6月份单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2万标箱,同比下滑了47%。疫情期间,盐田港区大概有20万的重柜出口受到影响,盐田港区拥堵导致的分流集装箱也主要由华南区域的广州港南沙港区、深圳港南山港区等码头消化,也一定程度改善了华南区域港口的竞争格局,促进了整个港口群的融合发展。总体上珠江水系港航生产保持了正增长,预计2021年珠江水系3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较上年增长2.2%。

(二)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021年1月以来,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呈稳步增长态势,5月受盐田港区疫情影响,叠加传统的贸易淡季,进出口总额有所回落,但回落的并不明显,广东进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仅减少0.6%,但同时广西北部湾区域进出口额稳步增长,短期海运营运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珠江水系进出口贸易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有限。长期来看,我们还需要防范通胀、原材料成本增加、经济增速下行等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外界环境的变化,化解风险,抓住机遇,进一步优化港航营商环境,提高珠江水系的进出口贸易额,促进流域内各地宏观经济良性发展,推动沿江两岸、上下游区域协调发展。

(三)对制造业和产业布局的影响。

过去的一年,疫情影响、港口拥堵、海运价格飙升是全球性的问题,由于我们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的比国外更好,部分制造业也回流国内,对珠江水系的制造业和产业布局有一定的正反馈。但是长期来看,过严防疫政策势必造成整体物流运输效率下降和成本上升,与长江流域相比,原本以“物美价廉”著称的珠江流域将会失去优势和口碑,也会导致大型制造企业以及船公司将重新思考工厂以及航线的布局,小微企业则可能由于资金压力面临关停,这无疑会对珠江沿岸制造业及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

疫情期间,全幅“武装”的引航员准备登临国际航行船舶作业。

相关部门对船舶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四、珠江水系港航生产中疫情防控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一)高风险岗位人员管理难度大。

引航员、登临国际航行船舶作业人员、进口冷链货物直接接触装卸人员等港口高风险岗位人员按照要求工作期间需集中住宿,部分人员较长时间居住在条件简陋的集中居住点,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懈怠情绪,对闭环管理工作配合度下降;高风险人员轮休、换岗需先落实“14+7+7”健康管理措施,并经核酸检测阴性才可恢复正常生活,造成高风险人员“休息难”、企业“用工难”。

(二)沿海港口外来船舶管理难度大。

珠三角沿海港口东莞靠泊的外轮多,作业频繁,持续带来较大的防控压力。如过去的一年,东莞港共靠泊外轮1600余艘,平均每天4-5艘,在船船员共计3万多人次;“长恬”轮于2021年9月11日在日本靠泊时检测出16名船员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该船于8月31日曾在广州南沙港区靠泊,期间存在船员出舱管理不严、作业人员登轮防护不足、消杀不彻底等问题;深圳港、珠海港、惠州港、江门港等沿海港口靠港外轮也很多,船员到港多达数十万人次。

(三)相关人员防疫思想放松。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许多港口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以及普通船员、客船游客容易放松警惕,逐渐产生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防控网络有所疏漏;参与省际运输的内河船员在广东和广西之间来回穿梭,近期因干线处于枯水期原因,船舶待闸时间长,船员上岸可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四)疫情防控降低了港口作业效率。

港口内防疫点24小时值守、增加安全监管对象及区域,以及对船员换岗、船员上岸、梯口管理、登轮作业人员及消杀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部分港口因人员不足影响了部分运转效率;另外一方面,港口货物装卸等作业环节增加了疫情防控必须的作业程序,也进一步降低了港口运转效率,直接影响部分港口业务量。

五、对港航生产疫情防控和港航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建议

(一)对各地港航生产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建议。

各地在后续疫情防控中,对靠港船舶和在港作业人员要按照风险等级实行分级分类管控,结合各港口具体情况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对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1.加强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

实施高风险人员专人专岗,落实轮岗工作制,严格执行高风险岗位人员“单独居住”“两点一线”封闭管理,离职、换岗或离岗轮休时,实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加强集中居住点管理,努力改善高风险人员居住条件,确保满足防疫、防台和消防、结构安全等规范要求;积极改善食宿条件,做好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工资待遇。

2.加强沿海港口外来船舶管理。

严格落实上级关于防控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杜绝疫情经过港口码头传播,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深挖防控漏洞,及时予以封堵;按防疫指引落实个人防疫“四件套”(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勤洗手)和人员卫生防护,继续推进行业重点人群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做到应接尽接;严格闸口梯口管理,加强作业场所的消杀工作,加强外来人员登记核查管理;针对不同场景开展应急演练,强化物资人员储备,确保出现疫情时,各港口主要货类和集装箱作业不停工、不停运。

3.持续的加强防疫宣传引导。

严格落实上级管理部门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不断提升从业人员防范意识,严防传播,减少人群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口流动、减少人员接触;加强旅游客船管理,做好游客旅行疫情防控工作;加强过闸船舶船员管理,按上级管理部门要求定期申报船舶船员动态,全力把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

4.加强港口疫情防控精准化管理。

在从严从紧从细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作业流程,规范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港口疫情防控精准化管理,将疫情防控影响降低至最小。

(二)对疫情防控和港航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建议。

1.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

从长远考虑,建议由港航主管部门研究统一制定发布更加精准的防疫措施,对港口人员、船员分类分级管控提出原则性指导意见,并研究港航企业纾困政策。特别是自2021年“5·21”疫情以来,国内外疫情均有所反弹,防疫工作大部分由港口企业承担,成本支出压力较大,而疫情防控实质上港口企业代为履行公共管理责任,可考虑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出台相关纾困政策,特别是将港口日常检测纳入当地应检尽检的免费检测范围。

2.加大力度推进智慧港航建设。

港航部门按要求做好各项防疫防控工作。

近期,疫情防控已上升至与港航正常生产经营同样重要的位置,政府部门可以从政策激励、财税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快推进智慧化港口、智慧航运建设,为加速疫情防控与智慧港航建设融合发展。一是推动港口作业智能化,应用自动化岸桥、无人跨运车、无人集卡或AGV等设备,提升码头自动化水平,此举不仅可提高作业效率,还能减少港口人员与外轮的接触,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二是进一步促进智慧航运建设,推进作业无纸化,实现货主、码头、船代、货代、拖车公司等各方业务全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

3.进一步加强港航业市场监管。

按照目前运价监管模式,虽然船公司已在上海航交所备案运价,但在2021年“5·21”疫情出现后,由于供需关系极度不平衡,舱位被竞价抢夺,持续炒高。有货代公司反映,运价虽有备案,但真正的价格在装货前3-4天才被船公司告知,并没有完全透明公开,货主和货代公司处于被动状态。此外,港口也反映,复工后滞留的船舶和货物亟需疏港,但由于船公司采取“价高先走”的竞价策略,阻碍了港口的疏通节奏和效率。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船公司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监管,规范运价报备及运价发布行为,使其维持合理的涨幅和区间。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珠江水运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有关工作安排,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党组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工作部署,奋力推动交通运输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始终绷紧疫情防控“外防输入”这根弦,千方百计阻断疫情通过水路运输传播,攻坚克难,继续推进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珠江水系吞吐量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梦牵珠江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珠江新城夜璀璨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漫”游珠江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珠江·紫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