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冬奥会的常见问题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宣传报道策略

2022-02-21 00:56陈岐岳王国松焦晨曦刘秋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宣传报道解说员新闻媒体

陈岐岳 王国松 焦晨曦 刘秋宏

摘    要:運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和概括了中国新闻媒体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宣传报道中的常见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策略:1)北京冬奥组委要统筹协调面向新闻媒体记者的服务工作;制定应对突发负面新闻舆情事件的宣传工作预案;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国形象。2)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的记者要掌握一定的冰雪运动技能知识,扎实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灵活运用采访技巧,全面了解北京冬奥会设置的冰雪运动项目,采写的新闻作品要及时甚至即时发布;电视台记者在现场与新闻直播间连线对话时要增强镜头意识,要善于研究和改进摄录设备。3)北京冬奥会赛事解说员要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北京冬奥会赛事的相关信息;要对冬奥会项目比赛规则与裁判常用判罚术语的英文字母代码及其含义了如指掌;解说与评论宜客观与公正;不要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词汇和敏感性词汇。4)中国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的内容中不宜对比赛结果作经验性判断,要传播人文关怀;中国新闻媒体既要平衡国内运动员和国外运动员的新闻报道量,又要平衡赛场内新闻和赛场外新闻的宣传报道量。

关键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组委会;记者; 解说员;新闻宣传;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 80-056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combs and summarize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Chinese news media in the publicity and reporting of Vancouver 2010, Sochi 2014 and Pyeongchang 2018 Winter Olympics,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he publicity and reporting strategies of the Beijing 2022 Olympic and Paralympic Winter Gam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Beijing 2022): 1) The Beijing 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2022 Olympic and Paralympic Winter Games should coordinate the service work for news media reporters; to formulate a plan for publicity work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negative news and public opinion events; to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and show the image of a great power. 2) Reporters who publicize and report Beijing 2022 should master certain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ice and snow sports, make solid preparations before interviews, flexibly use interview skills, fully understand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events set up in Beijing 2022, and the news works they collect and write should be released in time or even immediately; TV reporters should enhance their camera awareness and be good at studying and improving video recording equipment when they connect with live news. 3) The commentators of Beijing 2022 should fully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Beijing 2022; be familiar with the English letter codes and their meanings of the competition rules of Winter sports and the terms commonly used by referees; interpretation and comment should be objective and fair; there should be no use of offensive words and sensitive words. 4) In the publicity and reporting of Beijing 2022 by the Chinese news media,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make empirical judgments on the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 but to spread humanistic care; Chinese news media should not only balance the amount of news reports of domestic athletes and foreign athletes, but also balance the amount of publicity reports of new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tadium.

Keywords:Beijing 2022 Olympic and Paralympic Winter Games; publicity and reporting; Beijing Organising Committee for the 2022 Olympic and Paralympic Winter Games; reporter; commentator; news publicity; news reports; humanistic care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既是我国重要历史阶段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又是展现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1]。虽然我国于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是在其宣传报道工作中有个别地方还不尽如人意。当前,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我国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宣传报道。笔者认为以往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新闻报道中的常见问题对北京冬奥会的宣传报道工作有参考意义,因此,本文对中国新闻媒体在近3届冬奥会及相关“世界杯”赛事的宣传报道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与概括,进而提出北京冬奥会的宣传报道策略。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和概括了中国新闻媒体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及相关“世界杯”赛事的宣传报道中的常见问题。本文中的“宣传报道”的概念外延大于“新闻报道”,其中既包括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包括赛事主办方关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宣传内容。本文按照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冬奥会的宣传报道主体、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内容的框架展开分析。其中: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北京冬奥组委与中国新闻媒体可能产生的公共关系问题。北京冬奥会的宣传报道主体主要是指北京冬奥会的新闻采写与赛事解说与现场报道的主体,即“谁在写或谁在说”,主要是指中国的新闻媒体记者和中国的电视台解说员。而北京冬奥会的宣传报道内容则指的是关于北京冬奥会的新闻报道内容或解说员解说的内容,即“写什么或说什么”。

1  中国新闻媒体在近3届冬奥会宣传报道中的常见问题

1.1  突发事件导致赛事宣传报道工作的被动

近3届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导致了赛事直播和新闻宣传工作的被动。例如:2014年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就出现了突发事件,“奥运五环”图迟迟没有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四环”图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索契冬奥会组委会不得不“幽默纠错”[2]。2015年7月,东京奥组委公布2020年东京奥运会会徽图案不久,比利时的一位设计师指控2020年东京奥运会会徽侵犯了此前他创作的标志图案的著作权。在距离会徽公布不到40天时,东京奥组委宣布放弃使用已选定的会徽,并重新启动了会徽征集工作[3]。该事件也被很多新闻媒体所报道,并有新闻媒体报道称“抄袭嫌疑使东京奥组委蒙羞”[4]。每一届冬奥会的举办,其组委会都要做大量的工作,而沟通协调工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能体现出举办城市政府多个部门的协调能力,如果沟通协调和调度的相关预案不完善,就会出现问题。例如: 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幕式当天晚上,因平昌冬奥组委对车辆的调度失误及交通疏导不到位,大巴班车上车地点出现车辆拥堵,致使大量新闻媒体记者滞留在车站[5]。这不仅影响了新闻媒体记者的行程,也会成为新闻媒体记者的新闻素材,难免被作为负面新闻进行报道。

1.2  记者采访时提出的问题有效性不足

记者采访时提出的问题有效性不足也是近3届冬奥会宣传报道中常见的问题。例如: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 m比赛中,王濛“一骑绝尘”夺得冠军。在赛后的采访中,某记者问王濛:“夺冠后高兴不高兴?”王濛直接回答道:“你没有看到我跪地磕头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句“王濛,把你的金牌展示一下好么……把金牌亮出来看看吧!”王濛却说:“今天不发金牌”。因为颁奖典礼在第2天才举行,王濛确实还没有领到这枚金牌,着实也无法展示[6],那么,对记者而言,这便是不成功的采访。还有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3 000 m接力中,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第一个冲过终点线,但是却被裁判判罚犯规且取消冠军名次。之后,记者采访道:“这个判罚可能大家还不是特别理解,但是教练说坦然接受了,你觉得当时是一个什么状况?打2圈的战术之前练得多么?”被采访对象没有直接回答这些问题,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实际上这个战术是新增的,属于保密范畴。而该记者在采访李琰时问道“是否会继续执教”,李琰回答“暂时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该记者接着又问道“如果继续执教有什么目标”,李琰非常生硬地答道:“我还没考虑这个问题,你就问我目标?”由此可见,记者采访时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能使被采访对象主动地将有效信息传达出来,而不是令人感到无话可说[7]。再例如:2018年平昌冬奥会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项目比赛时,中国选手孔凡影在旗门处摔倒而未能完成比赛,某记者向该运动员问道“为什么不站起来继续比赛”。这个问题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在高山滑雪大回转比赛中,运动员出发时是很急促的,较容易发生碰撞旗门摔倒的事故。而该记者对孔凡影采访时提出的问题的有效性不足,使得该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沉默寡言[8]。

1.3  记者采访时对参赛运动员缺乏人文关怀

记者采访时对运动员缺乏人文关怀,不仅会对被采访对象造成心理伤害,也会引起观众的不良情绪。例如:韩晓鹏作为2006年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冠军,却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资格赛中第2跳失误而无缘决赛。某记者在资格赛比赛现场对韩晓鹏的采访使很多观众难以接受。记者采访韩晓鹏时问道:“面对自己的雪具,以后有什么打算?”这一提问使得韩晓鹏潸然泪下[9]。该记者或许是想通过煽情营造悲情气氛,但是却在观众中引起了批评和质疑。再例如: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时,中国选手徐梦桃挑战高难度动作失败而無缘冠军领奖台。赛后,采访她的中国记者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由于赛前徐梦桃表示过不夺冠就退役,该记者不断地追问徐梦桃,徐梦桃最终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不仅没有正式宣布其要退役,而且还告诉了记者一件令自己伤心的事,即马上进行手术,4年后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否能继续拼搏还要看这次手术的情况[10]。该记者在徐梦桃未夺冠的情况下,在采访时提出退役这方面的问题就是缺少人文关怀的表现。

1.4  播报赛事及运动员的基本信息时出现口误

解说员关于比赛或运动员的相关信息解说有误也是常见问题。例如:在2021年11月举行的短道速滑世界杯匈牙利站比赛中,央视某解说员出现了基本信息解说错误。在男女混合接力2 000 m决赛中,运动员出场时字幕显示的姓名是张雨婷,但是解说员在比赛过程中却一直称其为曲春雨,而曲春雨在这次比赛中根本不在场上[11],但是从该运动员的头盔号和身形特点能辨认出来,可该解说员还是将其辨认错了。这说明解说员在赛事转播前对该赛事参赛运动员的相关信息不了解。再例如: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倒计时1 000天活动中,某主持人在口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时间时将2022年误说为2002年[12]。还有就是在2021—2022赛季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美国站比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总分184.25分夺得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冠军。央视新闻直播间在谷爱凌夺冠后于北京时间15:00报道了这条消息,主播在播报该消息时接连不当停顿,将“比赛中,谷爱凌成功完成两周空翻转体1 440°的动作,创造了历史,成为女子选手当中的唯一一人”播报成了“两周空翻转——以及——,两周空翻转体144——144°的这样一个成绩,1 440°的动作”[13]。

1.5  对冬奥会项目比赛规则中常用判罚术语的英文字母代码及其含义不了解

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比赛中,裁判判罚会使用一些英文字母代码,而从近3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转播中发现,中国电视台的解说员对裁判判罚术语的英文字母代码不了解。例如: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 500 m预赛中,第2组出场的韩天宇受到干扰摔出比赛赛道。裁判给出字母“A”的判罚之后,兩位解说员静默而没有解说,未对判罚时使用的英文字母代码的含义作出解说。第3组的武大靖同样受到犯规的比赛选手的干扰,第4个冲过终点线。解说员对此解释为:“武大靖有‘优先豁免权’,有优先进入下一轮的希望”。事实上,短道速滑比赛中并不存在“优先豁免权”这一概念,解说员提出的是一个“有利身位”的同义概念[14]。同样,在2021年短道速滑世界杯匈牙利站比赛中,解说员对赛场出现的意外情况解说不够充分,并且对裁判判罚也不太理解。例如:在男子短道速滑1 000 m半决赛中,安凯的排名本可以晋级A组决赛,但是成绩公布时却被判罚为“DNF”(未完成比赛)。而实际情况是,安凯在冲过终点线时为了争取更好的名次改变了路线,却被匈牙利选手合理阻挡,失去滑道有利位置的情况下靠近内道滑行而到达终点时没有滑过终点线[11]。解说员对裁判关于安凯的判罚表现得很诧异,但是又未能作出解释。

1.6  电视台现场记者的播音基本功不够扎实、古汉语底蕴不够深厚

从播音主持专业的角度而言,有些电视直播现场的记者存在普通话不够标准、口腔开度不够的情况。例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于2018年2月10日现场直播平昌冬奥会“首金”颁奖典礼时,该频道某记者在平昌冬奥会现场连线央视新闻直播间期间,在平昌冬奥会现场进行了出镜报道,对韩国歌手在平昌冬奥会驻场演出的现场氛围进行了点评,但是语速比较慢、“an”音口腔偏扁、开口度不够。这可能是由当时韩国平昌天气比较寒冷所致,该记者现场报道时也介绍了室外温度为-12° C ①。尽管可能是天气寒冷所致,但也从侧面体现出该记者的播音基本功不够扎实。再例如:在一次对中国运动员于冬奥会举办地过春节的活动的采访中,记者说出了:“独乐乐(lè lè)不如众乐乐(lè lè)”[15]。而该句的正确读音是“独乐(yuè)乐( lè)不如众乐(yuè )乐( l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这样的口误,说明该记者的古汉语底蕴不够深厚。

1.7  对赛事结果的预测性报道过于乐观

预测性报道是依据已经发生的事实,对新闻事件、某一重大问题或某一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的分析报道。在体育赛事领域,预测性报道是指根据当前的比赛进展,以及即将决赛的双方的竞技实力对比赛结果作出预测分析[16],但是在竞技体育赛事中比赛结果瞬息万变,经常会有“黑马”出现,平昌冬奥会时有新闻媒体曾在赛前预测中国队会夺取6枚金牌,但是中国队在这届冬奥会中实际上并没有夺得6枚金牌,而只是获得了1枚金牌,可见,该新闻媒体预测的“夺金”成绩与最终奖牌排名结果差距太大[17],可以说,该新闻媒体的预测性报道过于乐观。

1.8  对国外运动员与国内运动员、中国优势冬奥会比赛项目与非优势冬奥会比赛项目的新闻报道量失衡

通过分析中国新闻媒体关于近3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新闻报道发现,中国新闻媒体对中国优势冬奥会比赛项目或者是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冬奥会比赛项目宣传报道较多。例如:对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冰壶等运动项目进行的新闻报道较多,其中在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运动员有武大靖、王濛、范可新、申雪、赵宏博、隋文静、韩聪、李妮娜、谷爱凌。而对大多数没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冬奥会比赛项目进行的宣传报道较少,例如:对北欧两项、跳台滑雪进行宣传报道的次数较少、纸媒新闻的篇幅较小。总之,在近3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宣传报道中,中国新闻媒体关于国外运动员与国内运动员、中国优势冬奥会比赛项目与非优势冬奥会比赛项目的新闻报道量有些失衡。

1.9  对中国运动员赛场内外新闻的宣传报道量失衡

中国新闻媒体对近3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宣传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赛场上的运动员及其比赛表现,而对运动员在近3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场外的训练情况等相关新闻报道较少,对中国运动员在近3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场内外的训练与比赛表现等新闻存在宣传报道量失衡的情况。从某个角度来说,赛场内外新闻的宣传报道量平衡,更能使观众全面地了解一名运动员,甚至能使观众对某一个冬奥会比赛项目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而中国新闻媒体对近3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宣传报道的内容主要为赛事过程,对中国的冠军运动员在训练与参赛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挖掘不够,中国各类新闻媒体关于近3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宣传报道没有形成差异化的角度。

1.10  新媒体的消息报道时效性不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价值的一个要素就是时效性[18]。新闻只有及时甚至是即时发布与播报才有价值。“新浪体育”在2018年2月13日发布过一篇题为《平昌冬奥会中国参赛热情不减反增,这4大项目金牌,志在必得》的消息报道。该消息报道中写道:平昌冬奥会冰壶项目新添了男女混合双人项目,中国选手巴德鑫与王芮的组合在冬奥会上夺金牌的概率非常大[19]。但是, 在“新浪体育”发布这篇消息报道时,平昌冬奥会冰壶项目男女混双项目比赛已经进入最后决赛,中国运动员已于2月11日惜败挪威运动员而未能进入“四强”。

2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宣传报道策略

针对我国新闻媒体在近3届冬奥会宣传报道中的以上常见问题,笔者从北京冬奥组委、记者、解说员、北京冬奥会报道内容4个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2.1  关于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工作的策略

2.1.1  要统筹协调面向新闻媒体记者的服务工作

当前,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北京冬奥会将定向组织观众现场观赛[20],那么各类新闻媒体便会成为很多境内外观众了解或观看北京冬奥会赛事的重要途径,由此,北京冬奥组委要统筹做好两类服务工作。

一是确保新闻媒体所用设备与场地的服务工作到位。北京冬奥会不仅是运动员“争金夺银”的竞赛场,也是各类新闻媒体竞争的“赛场”。北京冬奥组委在国家会议中心设立了主媒体中心,这既是各国平面新闻媒体记者采写与传输新闻稿的“新闻编辑部”,也是各国电视转播或直播北京冬奥会盛况的信号传输中心。该主媒体中心为了便于记者采写和发布新闻稿[21],将为各国记者提供计算机。此外,在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上,还将设置新闻媒体专用包厢,并且已有覆盖全车的无线网络,记者完全可以在列车上编写新闻然后即时传输稿件[22]。这些为新闻媒体提供的设备与场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后都要确保服务到位。

二是做实北京冬奥会公共交通调度服务工作。北京冬奥会设立了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新闻媒体记者难免会在3个赛区之间往返,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京张高铁就非常便于新闻媒体记者在3个赛区之间转换。这为新闻媒体记者创造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但是,北京冬奥组委与铁路相关部门要根据北京冬奥会赛程提前规划与安排好列车班次、停靠站等,以免出现新闻媒体记者在车站滞留的情况。此外,要管控进入冬奥场馆中心区的家庭轿车数量,以避免进出冬奥场馆的道路出现交通拥堵。同时,为新闻媒体记者提供的大巴班车等公路交通工具也要提前规划并制定突发交通事件应对预案,备足备用车辆,以应对交通突发事件。

2.1.2  制定应对突发负面新闻舆情事件的新闻宣传工作预案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举行时气温相对比较低,对其导演、演员、嘉宾、入场运动员、志愿者等在服装保暖方面有特别要求。其中会有一些潜在的突发负面新闻舆情风险点,应着重提前评估和制定防范預案。北京冬奥组委应发挥信息发布与搜索平台的作用,汇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开幕式举行之前充分征集社会各界的创见。基于此,结合北京冬奥会的具体实际,制定突发负面新闻舆情事件的宣传工作应急预案,在北京冬奥会开幕至闭幕期间,若出现突发负面新闻舆情事件,应立即启动新闻宣传工作应急预案,调动与协调各方资源,及时地、有序地、高效地开展补救工作,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协调会进一步消除不良影响,促使负面新闻舆论关注点转移,最大程度消除公众因负面新闻产生的不良情绪。

2.1.3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国形象

北京冬奥组委要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展现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讲好北京冬奥会赛事组织的故事、赛场内外的故事,还要讲好北京故事和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故事,通过社会变迁、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向世界展现一个现代化的东方文明大国形象[23]。北京冬奥组委要在北京冬奥会严防疫情蔓延的形势下,将北京冬奥会相关新闻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出去,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第一时间将北京冬奥盛会向各国观众传播出去。北京冬奥组委要通过调动各类新闻媒体的积极性,以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进一步增强中国冰雪运动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2.2  关于中国新闻媒体记者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的策略

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不同新闻媒体的记者要以差异化角度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平面新闻媒体记者要着力于提高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的文字质量和图片质量,要增强冰雪运动项目宣传报道的深度和可读性。广播电台记者可在冰雪运动类节目的音效和现场感上创新,并要抓住播音员的声音特点选择适宜北京冬奥会的宣传报道角度,以增强其对听众的听觉吸引力。电视台的记者要在节目内容设计和现场出镜报道上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对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现场的场景感染力和视觉吸引力。有以下建议供参考。

2.2.1  掌握一定的冰雪运动技能知识

不论是新闻采写记者,还是摄影记者,在参与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工作时,都要掌握一定的冰雪运动技能知识。北京冬奥会的越野滑雪、冬季两项等多个雪上项目主要在张家口赛区进行比赛,参与北京冬奥会转播或直播的记者和平面新闻媒体记者要掌握一定的冰雪运动技能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在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中找准采访切入点以及提出更贴切的采访问题。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电视台记者要通过现场采访进一步增强冰雪运动类节目的现场感和特写镜头的感染力。

2.2.2  扎实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必修课”,更是新闻报道内容的核心思想外化的重要过程[24]。在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时,记者要在对所报道的冰雪运动项目运动员采访前,深入了解该冰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冬奥会赛程、北京冬奥会参赛运动员的相关信息,尤其要将近些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冠军运动员的相关信息和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夺冠的核心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熟记于心,并且在赛事结束后的即时采访中切记不可说错。采访前作准备是记者采访工作中必须要经过的一个环节,通过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掌握被采访对象的个人相关经历和信息,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提出恰当的问题。这在北京冬奥会赛事新闻报道方面更加必要。

2.2.3  灵活运用采访技巧

在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时,记者要灵活运用采访技巧,采访前要通过沟通与表达情感,与被采访对象拉近距离,建立良好的采访氛围,而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25]。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通常要察言观色,并要巧妙地提问,在北京冬奥会相关新闻节目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在采访比较沉默的运动员时,可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间接获知被采访对象的真实想法;在采访刚结束比赛的运动员时,要根据运动员比赛成绩提出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问题。记者在采访时既不能使提出的问题引起运动员的反感情绪,也不能使自己尴尬。在采访中要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特别是电视台记者,不要在运动员比赛刚结束气喘吁吁时急着提问,也不要在运动员比赛成绩不理想而心情低落甚至痛哭时将其直播到观众眼前。要创作“有温度”的北京冬奥会新闻作品,这样才能感动受众,形成良好的宣传效果。

2.2.4  电视台记者在现场与新闻直播间连线对话时要增强镜头意识

体育赛事电视直播对现场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包括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特别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电视直播时,现场报道的记者要增强镜头意识。一方面,与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连线对话时,现场记者在连线过程中当通讯信号延时产生新闻直播间与采访现场画面不同步而听不到新闻直播间主持人的声音时,要微笑地面对摄像机镜头等待接通连线;另一方面,现场记者在连线新闻直播间进行对话后,不宜立即躲开摄像机镜头,要面对摄像机镜头至少30 s以上,面部表情要保持微笑,等待耳机导播或摄像师提示后再撤离摄像机镜头。现场采访时,记者既要做到肢体语言得体、情感真实与自然流露,也要做一个捕捉被采访对象交谈细节的敏锐觉察者和宣传报道内容的深度解读者。

2.2.5  全面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设置的冰雪运动项目

在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赛事时,记者掌握的体育知识要全面,但是精通多个运动项目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如果精通一个运动项目,并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再在长期的宣传报道中形成自身的见解,记者就可以成为某个运动项目的专家。在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记者不仅要掌握必备的新闻采写知识和了解信息传输设备,而且要熟悉所要报道的冰雪运动项目的情况,要提前熟悉和掌握相关冰雪运动项目的规则、近几届冬奥会冠军运动员的相关竞赛情况、比赛场地等信息,并要将其熟记于心,要做到不仅能看懂冰雪运动竞赛,而且能在瞬息万变的冬奥会赛场上快速捕捉相关信息和加工信息,并能快速形成有价值的新闻。

2.2.6  记者采写的新闻作品要及时甚至即时发布

新闻尤其是体育新闻的时效性要求很高。北京冬奥会现场比赛成绩一经赛事组委会公布,各持权转播商会立即播出,而新闻通讯社也会立即发出消息报道,观众或读者就会知道关于冬奥会比赛的一条消息。如果记者所写的关于冬奥会的某一运动员或某一事件的消息报道发布时间滞后,那么无论消息报道的内容多么吸引人,有许多观众或读者也不会再观看或阅读,这篇消息报道的新闻价值就不会再体现。当今,中国的记者已经将照相机、录音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持通讯设备终端广泛应用于新闻采写工作中,加之我国5G网络已覆盖多个城市,记者在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时要充分运用好这些硬件,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软件”,以良好的“脚力”“脑力”“笔力”“眼力”及时甚至即时地向读者或观众作出精彩的北京冬奥会的新闻报道。

2.2.7  电视台记者要善于研究和改进摄录设备

北京冬奥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举办,那么就难以避免赛场通道区域交通有所管制以及记者无法快速转换赛场展开现场报道。在这一情形下,电视台记者要善于从身边事和身边人寻找新闻线索,可将自身参加北京冬奥会的体验或经历作为新闻报道内容,这样的报道方式不仅可以缓解转换赛场过程中缺乏现场报道对象的燃眉之急,还能极大地丰富镜头语言。根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电视台记者在进行面对面采访时,要与被采访对象至少保持2 m距离,但是,这个距离在采访中是一个较远的距离,如果冬奥会赛场中声音比较嘈杂,那么记者无疑会提高提问的声音分贝,同时可能也会无法清晰地听到被采访对象的声音。这对递进式追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记者张宏达和其搭档摄像师使用了“双话筒+双耳机”的技术解决方案,即记者提问和运动员回答分别各用一支话筒,并分别传输到不同声道,摄像机监听系统一分为二,摄像师听技术指标,记者听运动员回答问题的内容[26]。这一对摄像机的技术处理,对记者的采访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协助作用。

2.3  关于解说员对北京冬奥会的解说策略

2.3.1  要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的相关信息

体育解说员是在体育赛事节目中对运动项目、运动员和赛事进行讲解、介绍、分析和评论的人。其作用就是在观众观看比赛时进行讲解以使观众更好地了解运动项目比赛规则和比赛现场的相关信息,所以,电视转播或直播北京冬奥会赛事时,解说员的每一句话都至关重要。解说员可能直接影响观众对比赛过程的理解和对比赛相关信息的判断,但是运动员是北京冬奥会赛场的主体,因此,解说员要掌握运动员的相关信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解说员解说北京冬奥会相关赛事时,不仅要掌握所要解说的赛事的参赛运动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国籍等;还要重点掌握这些运动员近些年的参赛记录和历史成绩、肢体语言及其教练员,甚至能根据运动员的体貌特征辨认出是谁。这些信息对于解说员来说,是必要且重要的。

2.3.2  对冬奥会比赛规则与裁判常用判罰术语的英文字母代码及其含义要了如指掌

电视转播或直播北京冬奥会赛事时,解说员不仅要关注赛场中的运动员,而且还应关注裁判员。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会对运动员违反比赛规则与否作出判断,并会使用相应判罚术语。这也与解说员要解说的内容息息相关,因此,解说员不仅要记住所要解说的冰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而且要弄懂裁判员判罚时使用的一些判罚术语的英文字母代码的含义,并且要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只有这样,解说员才能在裁判员对运动员作出判罚时知道其使用的一些判罚英文字母代码的含义,进而为观众作出正确的解说。如果解说员熟练掌握了冬奥会比赛中裁判判罚术语的英文字母代码的含义,那么就有利于解说得更详细。尤其要掌握冬奥会赛事中比较常见的裁判判罚术语的英文字母代码及其含义,例如: ADV(判进下一轮)、PEN(犯规)、Q(晋级)、q(最好成绩晋级)、DNF(未完成比赛)、DNS(未出发)、NT(没成绩,但有名次)、YC(黄牌)、WR(破世界纪录)、WJR(破世界青年记录)、OR(破奥运会纪录)。

2.3.3  解说评论宜客观与公正

情感倾向性是体育解说与评论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在近3届冬奥会赛事转播中,解说员解说时较易出现情感倾向性主要是在有中国选手参加的體育比赛中,或者是在有解说员本人特别喜欢的选手参加的比赛中。对于前者来说,解说员表现出适当的情感倾向性,观众能够接受;但是对于后者而言,解说员完全是出于自身喜好和立场而表现出倾向性,是一种情绪倾向性。而解说内容的倾向性则是由于解说员的个人知识素养、运动经历等原因造成的。在近3届冬奥会比赛项目的解说与评论中有一个聚焦点——短道速滑比赛。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与韩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近3届冬奥会中的竞争异常激烈,但是两国电视台转播赛事时,解说员在解说与评论中随着各自国家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争先恐后滑行的场景,各自在解说中的情感倾向性非常明显。而体育解说与评论应客观与公正,情感表达要把握“度”。因此,在北京冬奥会的赛事解说中要注意以下3点:一是要处理好客观比赛情况与解说激情的关系;二是要把握好情感表达的分寸;三是要平衡解说对象的比例。

2.3.4  不要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词汇和敏感性词汇

在体育赛事直播或转播中,解说是伴随赛事进程而进行的即时口头评论与解释部分,解说员的评论或解说一旦说出口就无法收回,即使纠正也已经被观众听到并留下了印象,所以解说员在进行北京冬奥会赛事解说时,一是解说时要特别注意一些敏感性词汇的使用,例如:不要使用“复仇”“报仇”等带有强烈仇恨色彩的词汇;不要使用“黑种人”等敏感性词汇。二是解说时不要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词汇,例如:在近3届冬奥会中,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与韩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新闻媒体就将中国短道速滑队与韩国短道速滑队的比赛现场描述成战场,对中国短道速滑队带有攻击性,这样的用词就有欠妥当。因此,在北京冬奥会的赛事解说中,不要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词汇和敏感性词汇。

2.4  关于中国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的内容策略

2.4.1  不宜对比赛结果作经验性判断

在北京冬奥会的某个运动项目比赛没有结束且未向新闻媒体公布比赛成绩前,电视台记者对该运动项目的所有消息报道要做到2点:一是不简单罗列比赛成绩的数据,要报道可供观众作出判断的实质性内容;二是不随便下结论,最佳方式是呈现可信的比赛成绩统计与分析数据和比赛过程的细节,由观众得出结论,并且不要作经验性判断,发布提前撰写好的预测的比赛结果,如果比赛结果有变化,那么已经向观众直播的比赛结果就难以再更改。

2.4.2  要传播人文关怀

在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尤其是冬残奥会时,要对残障运动员给予特别的关照。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赛事宣传报道不仅要关注比赛成绩,还应关注残障运动员比赛前后的训练与竞赛故事。体育赛事报道要回归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在竞技体育成绩之外,关注残障运动员的精神世界,使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宣传报道带有“温度”。当前,有越来越多的新闻作品体现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关怀[27]。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宣传报道内容中要多一些人文关怀,以“有温度”的视角记录奥运会赛场和残障运动员比赛的精彩瞬间。

2.4.3  要平衡国内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的新闻报道量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对我国新闻媒体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展现我国新闻媒体实力的一次契机。在宣传报道北京冬奥会时,中国新闻媒体不能只将新闻报道内容集中在中国运动员身上,要基于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形成宣传报道内容的大格局,以全球视野来统筹策划北京冬奥会的新闻报道内容,平衡国内运动员和国外运动员的新闻报道量。

2.4.4  要平衡冬奥会赛场内外新闻的宣传报道量

要加大对北京冬奥会赛场外相关新闻的宣传报道力度,以挖掘中国冬奥会运动员特殊经历为例,可以从训练到生活、从思想到行动、从已参加过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到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从多层面和多角度展现一名中国冬奥会运动员的成长历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使观众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冬奥会运动员。对北京冬奥会的宣传报道既要以北京冬奥会赛事和参赛运动员为主,也要适当宣传报道赛事服务、外国游客、文化、经济、志愿者、科技等多方面内容,同时,还可以从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北京冬奥会安保状况、北京冬奥会赛区公共交通状况、奥运村、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情况等方面挖掘宣传报道素材。

3   结束语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圆了 “百年奥运梦”。2022年,中国即将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由此,北京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从2008年到2022年,13年后的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也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如何面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故事、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故事,更好地展现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这不仅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导演组考虑的问题,也应是中国新闻媒体关注的问题。2008年,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如今,已经过去十几年,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如何在世界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值得深思。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有相当多的内容在展现华夏五千多年文明传承的故事,而这次的北京冬奥会有两个宣传重点,一个是“一起向未来”,另一个是“更团结”②,那么随着人工智能和5G等科技手段应用于北京冬奥会,我国新闻媒体要在北京冬奥会的宣传报道中加大力度呈现一次无与伦比的体育科技盛会,与此同时,要从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的内容加以改进和创新,中国新闻媒体记者和电视台赛事解说员要把握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观看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直播的央视记者现场报道的平昌冬奥会“首金”颁奖典礼。

② 资料来源于手机APP“学习强国”中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张艺谋:用冬奥开幕式讲述中国故事》一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立足提高治理能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着眼精彩非凡卓越筹办好北京冬奥会[N]. 人民日报,2017-02-25(1).

[2]  全运会开幕式现重大失误:主创鞠躬致歉,但观众反应出乎意料![N/OL]. (2017-08-27)[2021-12-12]. https://www.sohu.com/a/167687718_595678.

[3]  比利时设计师指控东京奥运会会徽侵权[N/OL]. (2015-08-02) [2021-12-12]. 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8/02c_128083360.htm.

[4]  东京奥运会“会徽抄袭门”设计师在母校“被死亡”[N/OL]. (2016-11-18)[2021-12-12].  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16/11-18/8067031.shtml.

[5]  冬奥大量记者滞留开幕式场外,组委会调度失误所致[N/OL].(2018-02-11)[2021-12-12]. https://new.qq.com/cmsn/20180210/20180210013771.html?pc.

[6]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王濛夺冠赛后采访[N/OL].(2010-02-17)[2021-12-1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W411E7qQ/.

[7]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避免哪些提问方式?[N/OL].(2014-02-21)[2021-12-1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16029/answer/22687329.

[8]  2018年平昌冬奥会高山滑雪女子回转项目比赛赛后采访[N/OL].(2018-02-16)[2021-12-12]. http://2018.cctv.com/2018/02/16/VIDEclHfwOum9YuuCQOTilpi180216.shtml.

[9]  今天冬奥会采访韩晓鹏的记者太没有素质了![N/OL]. (2010-02-23)[2021-12-12]. http://bbs.tianya.cn/post-sport-170357-1.shtml.

[10]  中国冬奥痛失首金!第一王牌含泪宣布伤心事,记者提问却引争议[N/OL]. (2018-02-16)[2021-12-1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2562727302118087&wfr=spider&for=pc.

[11]  2021—2022賽季短道速滑世界杯比赛匈牙利站电视直播[N/OL].(2021-12-21)[2021-12-12]. https://search.cctv.com/search.php?qtext=2021-2022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比赛匈牙利站&type=video.

[12]  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 000天活动,佟丽娅口误说错年份尴尬[N/OL].(2019-05-11)[2021-12-1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ESV1S120529UKLI.html.

[13]  胡蝶直播接连卡壳,这一段真的很难播报?[N/OL].(2021-12-07)[2021-12-12]. www.byzc.com/news/search/胡蝶直播接连卡壳,这一段真的很难播报.html.

[14]  东道主首金!冬奥短道速滑碰撞不断,这些英文专业术语你必须知道[N/OL].(2018-02-10)[2021-12-1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2017535866038015&wfr=spider&for=pc.

[15]  为什么央视冬奥会的现场采访记者的提问这么雷人[N/OL].(2010-02-18)[2021-12-12].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1835854-1.shtml.

[16]  陈岐岳. 冬季奥运项目报道手册[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1.

[17]  著名数据公司预测冬奥会中国金牌创历史,现实不利因素或打败虚拟[N/OL].(2018-02-11)[2021-12-12]. https://www.sohu.com/a/222141926_550129.

[18]  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5.

[19]  平昌冬奥会中国参赛热情不减反增,这4大项目金牌,志在必得[N/OL]. (2018-02-12) [2021-12-1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2204806715319037&wfr=spider&for=pc.

[20]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观众政策确定[EB/OL].(2022-01-17) [2022-01-18]. https://www.beijing2022.cn/wog.htm?cmsid=EYS2022011700629300.

[21]  探访北京冬奥会第二“赛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媒体中心[N/OL]. (2021-11-19)[2021-12-1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6834609825438570&wfr=spider&for=pc.

[22]  京张高铁全车将覆盖Wi-Fi[N/OL]. (2017-10-10) [2021-12-12].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0/10/c_1121777086.htm.

[23]  以冬奥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N/OL]. (2021-06-11)[2021-12-12]. https://www.sohu.com/a/471628484_120150650.

[24]  王国超. 做好采访前的功课[J]. 新闻窗,2010(6):127.

[25]  胡革辉. 全媒体时代前方记者如何做好奥运报道[J]. 新闻前哨,2021(10):66.

[26]  张宏达. 亲历新冠疫情防控状态下的奥运报道[J]. 中国记者,2021(9):53.

[27]  陈岐岳. 我国体育解说语言表达特征及其成因探析[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解说员新闻媒体
雪中放牧新风景
小小解说员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水果总动员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新闻与历史的互动
浅析如何提高企业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再接再厉给力老区宣传报道